張靜芳
【摘要】本文以中國知網(CNKI)1993-2014年外語類核心期刊中關于語料庫翻譯研究的學術論文為樣本,對論文主題進行歸類和分析,在樣本分析的基礎上,對國內語料庫翻譯研究20多年的發(fā)展做一個梳理,總結語料庫翻譯學的主要研究內容以及存在的問題,以求對語料庫翻譯學做一個概括性的介紹。
【關鍵詞】語料庫翻譯學 翻譯共性 譯者風格
從1993年Mona Baker 發(fā)表《語料庫語言學與翻譯研究:啟示和應用》,到2014年,語料庫翻譯學已經走過了22個年頭。國內語料庫翻譯研究,幾乎和國外同時起步,始于1993年楊惠中教授發(fā)表的《語料庫語言學與機器翻譯》。近些年關于語料庫翻譯學的專著和論文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國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對該領域的研究也進行了傾斜,除此之外,大量的學術會議也以此為主題召開。鑒于語料庫翻譯學如此快速的發(fā)展,對其發(fā)展脈絡進行梳理和分析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本文統(tǒng)計了22年來(1993-2014)中國知網收錄的外語核心期刊中以“語料庫+翻譯學”為主題的共143篇論文,并對論文主題進行了歸類整理。
一、翻譯共性研究
翻譯共性,又稱翻譯普遍性或翻譯普遍性特征,是指翻譯語言,相對于原創(chuàng)語言而言,在整體上表現(xiàn)出來的一些規(guī)律性語言特征。近些年來,對翻譯共性的討論主要有簡化、顯化、隱化、范化、集中化、整齊化、非典型搭配等。
基于語料庫的翻譯共性的相關研究大多集中于對顯化、隱化、簡化和范化等翻譯共性的實證研究上,尤其是顯化研究。胡開寶、朱一凡對莎士比亞戲劇《哈姆雷特》梁實秋譯本和朱生毫譯本中的顯化進行了定量分析。王克非和胡顯耀對漢語翻譯文學語料和漢語原創(chuàng)文學語料進行對比分析,探討漢語翻譯文學作品在人稱代詞使用方面是否存在顯化優(yōu)勢。
二、翻譯語言的詞匯、句法特征研究
詞匯應用的總體特征可以通過類符/形符比、詞匯密度和高頻詞的相關數據來分析。如王克非、胡顯耀基于北京外國語大學通用漢英對應語料庫,從類符/形符比、詞匯密度和高頻詞的使用等角度對譯自英語的翻譯漢語和原創(chuàng)漢語的詞匯使用特征進行比較分析。
翻譯語言的句法特征可以從句法總體特征和典型語句結構的應用特征兩個層面來理解。句法的總體特征包括翻譯文本的平均句長、平均句段長、結構容量、簡單句和復雜句的使用頻率等。如秦洪武基于英漢多譯本翻譯語料庫,重點分析了“介詞…方位詞”和“指示代詞…名詞”的結構容量。典型語句結構是指目的語言所特有或受原語語言影響而頻繁應用的目的語語句結構。胡顯耀、曾佳利用漢語翻譯小說語料庫,分析了漢語翻譯小說中“被”字句的使用頻率和結構。
三、譯者風格研究
根據Baker的觀點,譯者風格是指“留在文本中的一系列語言及非語言的個性特征”。近年來,國內學者也開始將視線投向基于語料庫的譯者風格研究,并如火如荼地進行研究。王青、劉莉通過對比蕭乾與金隄的《尤利西斯》漢譯本,結合蕭乾的漢語原創(chuàng)作品,對《尤利西斯》漢譯本體現(xiàn)的譯者詞匯型式化風格進行研究,旨在探索把譯者風格從原作者風格和所謂的“翻譯腔”中有效識別出來的語料庫途徑。
四、翻譯教學研究
語料庫在翻譯教學中的應用主要表現(xiàn)在兩方面:一是利用語料庫加強翻譯課堂互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建立基于語料庫的翻譯教學模式;二是利用雙語語料庫編寫翻譯教材,實現(xiàn)翻譯教材編寫理念和方法的創(chuàng)新。在國內,基于語料庫的翻譯教學模式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進展。余軍、王朝暉討論了教學型語料庫的構建及其在翻譯教學中的應用,認為應結合翻譯課程具體的教學法以及相應的教學步驟,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型語料庫的構建與應用。
五、口譯研究
國內基于語料庫的口譯研究開始于2007年,在這一年,胡開寶、吳勇和陶慶分析了基于語料庫的口譯研究所面臨的困難及其重要性。但學者依然克服種種困難,建設并應用了一些口譯語料庫,開展基于語料庫的口譯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研究主要集中于口譯語言特征研究以及口譯規(guī)范研究。潘峰、胡開寶基于自建的漢英會議口譯語料庫,對漢英會議口譯中some的應用進行了研究。
六、存在的問題
1.語料庫翻譯學在技術層面上存有問題.語料庫建設的高技術要求以及語料的代表性和收錄標準問題,是目前國內建成的用于翻譯研究的平行語料庫數量較少的重要原因所在。雖然語料庫的運用,使翻譯研究顯得十分科學、客觀,但在選擇譯本過程中,很難避免直覺的判斷。
2.研究方法上存在一定的缺陷。語料庫翻譯研究主要采用語料庫方法和定量分析法,可以使研究建立在嚴密的數據分析的基礎之上,使研究結論更具科學性。但目前大多數翻譯領域的定量研究多限于詞頻和平均句長等數據的分析,這種相對初級的定量分析對翻譯規(guī)律的解釋力明顯不足,而且一味強調量化分析。
本文對 1993—2014年間國內語料庫翻譯學的研究成果進行了梳理,清晰呈現(xiàn)了語料庫翻譯學的主要研究內容。國內語料庫翻譯研究在數量上已經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在語料庫翻譯理論和實證研究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還在技術方面、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廣度和深度上存在一定的局限。總體而言,國內語料庫翻譯研究目前還處于發(fā)展的初級階段,今后語料庫翻譯研究者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在現(xiàn)在這個大數據時代,語料庫翻譯學這一全新的研究范式將進一步成為翻譯研究的主流,凸顯其優(yōu)勢。
參考文獻:
[1]胡開寶.語料庫翻譯學:內涵與意義[J].外國語,2012(5).
[2]胡顯耀.語料庫翻譯研究與翻譯普遍性[J].上海翻譯,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