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周邦彥
燎沈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xiāng)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清真集》)
【解讀】
周邦彥是北宋著名詞人,精通音樂。宋徽宗時,他主管國家最高音樂機構大晟府。宋詞是文字與音樂緊密結合的文學,周邦彥憑借自己的音樂才能,創(chuàng)制了較多新詞調。他的詞作格律謹嚴,語句優(yōu)美,整體風格典雅婉約,開啟了南宋格律派的詞風。因為他對于詞調、詞律的貢獻很大,詞論家們尊稱他為“詞中老杜”,也就是說他在詞壇上的地位猶如杜甫在詩壇。周邦彥字美成,號清真居士,因此他的詞集名為《清真居士集》,也稱《清真集》。
這首詞寫于夏日清晨。臥室之內裊裊的沉香,應該是熏燃了一夜,沉靜的香氛令人格外放松安寧,似乎暑氣也隨之消退。唧唧啾啾的鳥語聲,逗引著詞人的視線,由室內轉向屋檐下?!案Q檐語”,寫出了鳥兒的活潑情態(tài),人抬眼看鳥兒,而鳥兒在檐下探頭探腦,似乎也正窺視人的動靜。詞人的視線再投向室外,正看到池塘水面,晨曦照在荷葉上,葉面上的雨滴已經蒸發(fā)。一柄一柄圓圓的荷葉,挺出水面,卻又隨風輕輕搖曳,清新可人。這幾句描寫荷葉極為傳神,屬于膾炙人口的佳句。
眼前的荷塘,令詞人想起了吳地的故鄉(xiāng)。夏歷五月的天氣,正適宜劃一葉輕舟,直入藕花深處。相憶的“漁郎”是誰呢?是留在故鄉(xiāng)的親朋好友,還是詩人自己曾經劃小船,就像湖上的漁郎?眼前的景致和回憶中故鄉(xiāng)的景致,在詞人的恍惚中融合了。
為求功名,千里迢迢來到京城,即使獲得了功名,也無以安慰思鄉(xiāng)之情??上ВK究是一場羈絆,思故鄉(xiāng)卻不知何時歸去,淡淡的悵惘和無奈籠罩著全篇。(呂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