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建
(習水縣人民醫(yī)院麻醉科,貴州遵義564600)
高齡患者髖關節(jié)置換術不同麻醉方式比較研究
劉興建
(習水縣人民醫(yī)院麻醉科,貴州遵義564600)
目的對高齡髖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采取2種麻醉方式進行比較,探討不同麻醉方式對患者的影響。方法選擇該院骨科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美國麻醉醫(yī)師協會(ASA)分級Ⅰ~Ⅲ級的高齡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接受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隨機分為腰麻聯合硬膜外麻醉組(A組)和氣管插管全身麻醉組(B組),每組30例。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包括收縮壓(SBP)、舒張壓(DBP)、中心靜脈壓(CVP)和心率(HR),觀察患者術后24、72 h,7 d是否發(fā)生術后認知功能障礙(POCD),統計肺栓塞、骨水泥反應、術中失血量、術后嘔吐及疼痛等圍術期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兩組患者麻醉后5、15 min,手術開始和結束時,麻醉結束時的SBP、DBP和CVP出現明顯變化,且B組患者CVP明顯更高,HR明顯更低;術后24 h,A、B組分別有5、12例患者出現明顯POCD,術后72 h,B組仍有4例患者出現明顯POCD;B組患者術后疼痛發(fā)生率顯著高于A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2種麻醉方式對老年患者髖關節(jié)置換術都是安全、有效的,全身麻醉血流動力學更加穩(wěn)定,腰麻聯合硬膜外麻醉術后疼痛低于全身麻醉,且費用較低。高齡患者髓關節(jié)置換術應根據患者不同病理生理改變選擇不同的麻醉方法和用藥。
關節(jié)成形術,置換,髖;老年人;麻醉,硬膜外;麻醉,全身
高齡患者對麻醉和手術耐受力較低[1-2],因此,選擇科學、合理的麻醉方式顯得尤為重要。本研究分析了腰麻聯合硬膜外麻醉和氣管插管全身麻醉2種方式對高齡髖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的影響,比較了2種麻醉方式的優(yōu)劣,現報道如下。
1.1 資料
1.1.1 入選標準 美國麻醉醫(yī)師協會(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ASA)分級Ⅰ~Ⅲ級,年齡大于65歲,無糖尿病史,未用過激素類藥物,擇期行髖關節(jié)置換術。
1.1.2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骨科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5例,女35例;年齡65~95歲;手術時間80~130 min。隨機分為A、B組,每組30例。兩組患者年齡、體質量、性別、受教育年限、ASA分級、術中出血量、麻醉時間、手術時間等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2 方法
1.2.1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麻醉前禁飲4 h,禁食10 h,不注射術前針,入室后建立靜脈通道,靜脈滴注乳酸林格鈉液,采用邁瑞T8多功能監(jiān)護儀進行常規(guī)監(jiān)測,記錄麻醉前收縮壓(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張壓(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中心靜脈壓(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和心率(heart rate,HR)等指標作為對照值。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s)
組別n ASA分級(級)術中出血量(mL)麻醉時間(min)手術時間(min)A組B組30 30 79.32±6.89 78.34±5.36年齡(歲) 性別(n)男女13 12體質量(kg) 受教育年限(年)4.56±2.43 5.32±2.87 63.56±8.93 61.32±6.48 17 18 1.67±0.32 1.57±0.27 412.32±321.43 473.32±345.78 126.43±54.54 130.42±57.32 104.53±57.42 107.42±55.63
1.2.1.1 A組 采用腰麻聯合硬膜外麻醉,具體方法:患者取側臥位,于L2~3或L3~4椎間隙進行穿刺,穿刺成功后于蛛網膜下腔注入0.75%布比卡因(丁哌卡因,蕪湖康奇制藥有限公司,批號:131113)8~11 mg(0.75%布比卡因1.5mL加10%葡萄糖注射液1.5 mL配制而成),然后向頭側置入3~4 cm硬膜外導管,采用針刺法測定腰麻阻滯平面,若腰麻平面不足或時間不夠則從硬膜外導管注入3~5 mL 2%利多卡因(西南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批號:13010731),平面固定后進行面罩給氧。
1.2.1.2 B組 采用全身麻醉,具體方法:患者扣面罩去氮供氧,靜脈推注維庫溴銨(浙江仙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號:1303012)0.1 mg/kg、芬太尼(湖北宜昌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批號:2120704)2 μg/kg、丙泊酚(四川國瑞藥業(yè)有限公司,批號:1307205)2~3 mg/kg進行全身麻醉誘導,3~5 min后氣管插管,接麻醉機進行機械通氣。術中采用丙泊酚、雷米芬太尼(湖北宜昌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批號:6121025)、維庫溴銨、1%~3%七氟醚(上海恒瑞醫(yī)藥有限公司,批號:11071032)維持麻醉,且根據具體情況及時調整藥物濃度和給藥速率,維持血壓在基礎值±20%范圍內。手術結束前10 min停用丙泊酚、雷米芬太尼、維庫溴銨和1%~3%七氟醚,達到拔管指征時即可拔出氣管插管。
1.2.2 觀察指標
1.2.2.1 生命指征 記錄兩組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5 min(T1)、麻醉后15 min(T2)、手術開始時(T3)、手術結束時(T4)、麻醉結束時(T5)SBP、DBP、CVP、HR變化情況。
1.2.2.2 認知功能 由同1名麻醉醫(yī)師按照簡易智能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測定患者術前1 d晚上,術后24、72 h,7 d的認知功能。
1.2.2.3 圍術期不良反應 觀察患者圍術期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包括肺栓塞、骨水泥反應、術中失血量、術后疼痛及嘔吐情況等。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2 兩組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變化情況比較
2.1 兩組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變化情況比較 與T0時比較,兩組患者T1、T2、T3、T4、T5時SBP、DBP和CVP均出現明顯變化;與A組比較,B組 T1、T2、T3、T4、T5時CVP明顯增高,HR明顯降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兩組患者術后認知功能障礙 (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發(fā)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術后24hMMSE評分較術前1 d明顯降低,B組評分明顯低于A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24 h,A、B組分別有5、12例患者出現明顯POCD,術后72 h,B組仍有4例患者出現明顯POCD,術后7 d所有患者認知功能均正常,見表3、4。
表3 兩組患者圍術期MMSE評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患者圍術期MMSE評分比較(±s,分)
注:與同組術前1 d比較,aP<0.05;與A組同時間點比較,bP<0.05。
組別A組B組n 術前1 d 術后24 h 術后72 h 術后7 d 30 30 24.34±3.65 24.83±2.54 22.54±2.58a21.67±3.86ab24.78±3.95 24.46±3.24 24.65±3.46 24.48±2.94
2.3 兩組患者圍術期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肺栓塞、骨水泥反應、術中失血量和術后嘔吐發(fā)生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B組患者術后疼痛發(fā)生率顯著高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4 兩組患者COPD發(fā)生情況比較[n(%)]
表5 兩組患者圍術期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椎管內麻醉和全身麻醉在高齡患者髖關節(jié)置換術中均獲得了滿意麻醉效果。老年人由于病理或生理改變,不能有效代償循環(huán)血容量銳減[3-4],椎管內麻醉對患者血流動力學影響較全身麻醉大,幾乎所有患者均有明顯的血壓和心率下降,這是麻醉管理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5-6]。本研究結果顯示,B組患者血流動力學變化更加平緩,可控性更高,表現在麻醉后CVP和HR平穩(wěn)及手術結束時SBP和DBP迅速恢復,與A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B組患者術后72 h COPD發(fā)生率顯著高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相關因素中除年齡和術前合并疾病外,與全身麻醉藥物的使用也密切相關[7-9]。B組患者術后疼痛發(fā)生率也顯著高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全髓關節(jié)置換術創(chuàng)傷大,腰麻聯合硬膜外麻醉后給予術后硬膜外鎮(zhèn)痛可以阻斷疼痛的傳導[10],術后鎮(zhèn)痛效果完善,明顯優(yōu)于全身麻醉后采用的靜脈麻醉藥物鎮(zhèn)痛。
高齡患者髓關節(jié)置換術采用全身麻醉或腰麻聯合硬膜外麻醉均安全、有效,均能獲得滿意的麻醉效果,無嚴重不良反應的發(fā)生,應根據患者不同病理生理改變選擇不同麻醉方法和用藥。
[1]黃仲堅.腰硬聯合麻醉在老年全髖置換術患者的麻醉效果觀察[J].中外醫(yī)療,2013,32(12):17.
[2]齊愛玲,張喜林.腰-硬聯合麻醉在老年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中的臨床應用[J].中外醫(yī)療,2013,32(36):61-62.
[3]朱明剛.不同麻醉方式在老年髖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中的應用比較[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5,13(6):110-111.
[4]葉曉明,葉軍青,徐海濤,等.不同麻醉方法與深度對老年髖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術后早期認知功能的影響[J].臨床軍醫(yī)雜志,2013,41(3):250-251.
[5]阮祥才,余守章,許立新,等.三種椎管內麻醉在70歲以上患者人工關節(jié)置換術中應用的比較[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05,24(10):749-752.
[6]谷思漢.高齡高危髖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的兩種麻醉方式比較研究[J].中外醫(yī)療,2013,32(7):54-56.
[7]孫明哲.麻醉方式對老年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J].寧夏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36(6):685-687.
[8]黃志蓮,李軍,連慶泉,等.老年患者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早期認知功能障礙的因素分析[J].中華麻醉學,2008,28(3):201-204.
[9]游弋.全麻與聯合腰麻對老年髖關節(jié)置換術患者早期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研究[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4,11(26):153-154.
[10]毛輝.不同麻醉方式用于髖關節(jié)置換術中的效果比較[J].當代醫(yī)學,2014,20(25):68-69.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7.028
B
1009-5519(2015)17-2639-03
2015-05-03)
劉興建(1975-),男,貴州遵義人,副主任醫(yī)師,主要從事臨床麻醉工作;E-mail:10517677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