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昊
(重慶市長壽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科401220)
重慶市某區(qū)2003~2014年艾滋病疫情分析
張 昊
(重慶市長壽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科401220)
目的分析重慶市某區(qū)2003~2014年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狀況及流行特征,以便為重慶市某區(qū)制定防治艾滋病相關策略提供科學依據(jù)。方法利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tǒng)艾滋病綜合防治信息系統(tǒng)(新)收集相關信息資料,對重慶市某區(qū)2003~2014年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結果2003~2014年重慶市某區(qū)艾滋病疫情逐漸上升,共計報告718例,HIV感染者443例(61.70%),艾滋病患者275例(38.30%)。718例HIV/艾滋病患者中男585例(81.48%),女133例(18.52%);以40~<50歲[34.12%(245/718)]、家務及待業(yè)[27.86%(200/718)]、初中文化程度[52.37%(376/718)]為主,傳播途徑主要以異性性傳播[57.66%(414/718)]、注射毒品傳播[20.89%(150/718)]、同性性傳播[15.60%(112/718)]為主。結論重慶市某區(qū)為艾滋病疫情一類縣區(qū),性傳播及注射吸毒為最主要傳播途徑,高危人群普遍缺乏預防艾滋病相關知識,男男性接觸人群、老年感染者逐年上升,已成為當前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點。
HIV感染/流行病學;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流行病學;HIV感染/預防和控制;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預防和控制;疾病暴發(fā)流行;重慶
重慶市某區(qū)地處重慶市中部,轄區(qū)南北長56.5公里,東西距57.5公里,總面積1 423.62平方公里,下轄4個街道辦事處和14個鎮(zhèn)。重慶市某區(qū)自2003年發(fā)現(xiàn)第1例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以來,HIV/艾滋病累計發(fā)現(xiàn)例數(shù)已呈逐年增長趨勢。為更好地了解重慶市某區(qū)HIV/艾滋病疫情情況,為相關部門制定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參考,作者將重慶市某區(qū)2003~2014年報告的HIV/艾滋病疫情資料進行了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資料來源 數(shù)據(jù)來源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tǒng)艾滋病綜合防治信息系統(tǒng)(新),選擇200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報告的病例(按現(xiàn)住地址統(tǒng)計)。人口資料來源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tǒng)基本信息系統(tǒng)。
1.2 方法 資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學統(tǒng)計方法進行分析,利用WPS表格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
2.1 疫情概況 自2003年發(fā)現(xiàn)首例HIV感染者以來,截止2014年12月31日,重慶市某區(qū)現(xiàn)住址HIV/艾滋病報告病例718例,感染率為89.08/10萬,HIV感染者443例(61.70%),艾滋病患者275例(38.30%)。至2014年底死亡113例,其中58例為HIV感染者,55例為艾滋病患者,HIV/艾滋病病死率為15.74%,見表1。
2.2 地區(qū)分布 重慶市某區(qū)內18個街道及鄉(xiāng)鎮(zhèn)均有HIV/艾滋病病例報告,其中病例報告居前3位者依次為鳳城街道、晏家街道、長壽湖鎮(zhèn)。渡舟街道轄區(qū)內有重慶市某監(jiān)獄專為HIV/艾滋病羈押人員設立的艾滋病監(jiān)管區(qū),至2014年年底已登記收押HIV/艾滋病患者194例[27.02%(194/718)]。除HIV/艾滋病羈押人員外,共報告病例524例,其中城區(qū)4個街道共報告病例237例[33.01%(237/718)],見表2。
2.3 人群分布
2.3.1 性別比例 718例HIV/艾滋病患者中男585例(81.48%),HIV感染者362例,艾滋病患者223例;女133例(18.52%),HIV感染者81例,艾滋病患者52例。男女比例為4.40∶1,見表1。
2.3.2 年齡分布 718例HIV/艾滋病患者年齡主要分布于20~<60歲,共647例(90.11%),尤其以20~<50歲年齡段為主,40~<50歲年齡組最多[34.12%(245/718)]。死亡患者年齡主要集中于30~<70歲,共97例,40~<50歲年齡組最多[35.40%(40/113)],見表3。
表1 HIV/艾滋病病例報告情況(n)
表2 各街道及鄉(xiāng)鎮(zhèn)HIV/艾滋病病例報告情況(n)
2.3.3 文化程度及職業(yè)分布 718例HIV/艾滋病患者中居前3位的職業(yè)依次為家務及待業(yè)200例(27.86%)、農(nóng)民127例(17.69%)、其他109例(15.18%),共436例(60.72%)。散居兒童及學生9例(1.25%),職業(yè)不詳93例(12.95%)。718例HIV/艾滋病患者中初中文化程度者最多[52.37%(376/718)]例,其次為小學151例(21.03%)、高中及中專120例(16.71%),大專及以上占6.55%,文盲占2.92%,不詳占0.42%,見表4。
表3 各年齡段HIV/艾滋病病例報告情況(n)
表4 不同職業(yè)及文化程度HIV/艾滋病病例報告情況
2.4 傳播途徑 718例HIV/艾滋病患者的主要傳播途徑為性傳播及注射毒品傳播,共691例(含注射毒品及性傳播類型),占96.24%,其中經(jīng)性傳播526例(73.26%),異性性傳播 414例(57.66%),同性性傳播 112例(15.60%);經(jīng)注射毒品傳播150例(20.89%),注射毒品及性傳播15例(2.09%)。母嬰傳播6例(0.84%),血液及血制品傳播3例(0.42%),不詳及其他18例(2.51%),見圖1。
圖1 718例HIV/艾滋病患者的主要傳播途徑
重慶市某區(qū)HIV/艾滋病患者自2003年首次發(fā)現(xiàn)以來,艾滋病疫情持續(xù)上升,感染者數(shù)量逐漸增多,與重慶市的流行趨勢一致[1],自2013年開始趨于穩(wěn)定,但仍然呈穩(wěn)中上升趨勢。截至2014年12月31日,報告HIV/艾滋病患者718例,現(xiàn)存活患者605例,其中社會人員451例,監(jiān)管場所羈押人員154例;累計死亡113例,HIV感染者58例,艾滋病患者55例。長壽轄區(qū)內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均有病例報告,主要集中在長壽城區(qū)4個街道及主要的中心場鎮(zhèn),顯示出病例多來自于工、商業(yè)及生活水平較好的城區(qū),與城區(qū)及中心場鎮(zhèn)經(jīng)濟較農(nóng)村發(fā)達、人口流動性較大、轄區(qū)內及周邊娛樂服務場所較多、人群通過各種途徑被感染的機會較其他鄉(xiāng)鎮(zhèn)多有關[2]。本次調查結果顯示,男女比例為4.40∶1,與我國及重慶市艾滋病疫情男性多于女性是一致的[3]。疫情集中在社會閑散人員中,高發(fā)于20~<60歲,以初中、小學、高中及中專文化程度,家務及待業(yè)、農(nóng)民、其他職業(yè)等為主,這是由于該部分人群處于性活躍期,而又普遍文化程度偏低,缺乏預防艾滋病相關知識,安全套使用率低,較容易發(fā)生不安全性行為,以致感染[4]。
近年來,艾滋病逐漸呈現(xiàn)從一般人群向特殊人群擴散的趨勢[5],老年人群中的流行呈上升趨勢,可能與老年人群在發(fā)生離異、喪偶或離退休等情況后晚年空虛、孤獨,肆意與低檔暗娼或臨時性伴發(fā)生不安全性行為有關。目前,重慶市某區(qū)HIV的傳播途徑主要為性傳播和注射毒品傳播,其中非婚異性性接觸為傳播的主要方式,與性活躍期人群性生活頻繁,發(fā)生不安全非婚異性性行為概率增加有關。同時重慶市某區(qū)擁有國家級、市級、區(qū)級等重工、化工企業(yè),企業(yè)男女員工比例嚴重失調,人群性需求量大,催生了暗娼的發(fā)展,流動人口多,也為重慶市某區(qū)艾滋病防治工作帶來很大挑戰(zhàn),與熊燃等[6]報道一致。值得注意的是,男男性接觸人群(men who havesex with men,MSM)中HIV感染者逐年增加,自2006年明顯上升,MSM占15.60%(112/718),與MSM性生活頻繁、臨時性伴侶多、無保護肛交性行為普遍存在等有關,MSM性傳播效率高于異性性行為,且我國MSM多有配偶,這也起到了家庭內傳播的“橋梁人群”的作用,目前,逐漸成為我國HIV感染流行的重要途徑之一[7]。注射毒品傳播所致的HIV感染自2010年逐年趨于平穩(wěn),與美沙酮藥物維持治療工作的推進和國家相關的大力整治工作具有一定聯(lián)系。
按照中疾控辦發(fā)〔2013〕148號文件要求,重慶市某區(qū)已確定為艾滋病一類疫情區(qū)[8],故而在艾滋病防治策略的制定方面顯得尤為謹慎,因此,結合中國遏制與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動計劃和重慶市遏制與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動計劃要求,重慶市某區(qū)仍然需為艾滋病防治工作繼續(xù)努力并采取有效措施:(1)進一步推動重慶市某區(qū)艾滋病高危監(jiān)測,擴大監(jiān)測范圍,將性病門診確診者納入監(jiān)測中,在縣級及以上醫(yī)療機構建立更多有資質的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門診點,提高監(jiān)測力度,最大限度地盡早發(fā)現(xiàn)HIV/艾滋患者[9]。(2)做好感染者的診斷、報告、流行病學調查、隨訪、管理及治療等一系列工作,學習并優(yōu)化抗病毒治療方案,提高醫(yī)護人員防控及診治HIV/艾滋病的能力,確實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落實好“四免一關懷”政策。(3)有針對性地進行高危干預工作和專題調查,做到目標性強,效果質量評估良好。建立有需要的哨點監(jiān)測,如暗娼、MSM、性病就診者等。及時對重慶市某區(qū)艾滋病疫情流行情況進行評估,不斷制定和調整針對性強的HIV高危人群干預防控綜合措施。(4)加強對各類高危人群的宣教工作,倡導健康安全性行為,增強易感人群安全套使用意識,結合艾滋病流行趨勢,與相關部門聯(lián)合推進宣教工作,提高學生、老年人、流動人口等人群的預防艾滋病相關知識,將預防艾滋病相關知識推進校園、社區(qū)和農(nóng)村。(5)積極動員社會力量,充分發(fā)揮社會組織的力量,建立多元化志愿者隊伍,提高志愿者參與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能力,利用社會組織和志愿者提高艾滋病防控工作質量[3]。(6)預防艾滋病在人群中的傳播仍然是重慶市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點,強化政府職責,由政府宏觀調控,落實多部門合作機制,建立由衛(wèi)生、公安、工商等多部門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機制。
[1]丁賢彬,鄺富國,凌華,等.重慶市艾滋病流行現(xiàn)狀及防制策略[J].疾病控制雜志,2005,9(4):340-341.
[2]劉霞,朱玉秀,甘凈,等.2008-2011年雙流縣艾滋病疫情分析[J].職業(yè)衛(wèi)生與傷病,2012,27(6):371-373.
[3]譚學筠,李大興,肖倫,等.1997-2012年重慶市九龍坡區(qū)艾滋病疫情分析[J].海南醫(yī)學,2014,25(4):599-601.
[4]周彩霞,潘志萍,陳正義,等.遵義市1995-2010年艾滋病流行情況分析[J].貴州醫(yī)藥,2011,35(11):1025-1026.
[5]徐鵬,劉康邁,吳尊友,等.日本艾滋病疫情處于低流行狀態(tài)的原因分析和思考[J].中國衛(wèi)生政策研究,2011,4(1):66-70.
[6]熊燃,毛宇嶸.2008年11省艾滋病防治工作綜合技術督導的發(fā)現(xiàn)及問題分析[J].中國艾滋病性病,2010,16(1):36-39.
[7]汪寧.我國艾滋病預防控制的形勢與面臨的挑戰(zhàn)[J].中華預防醫(yī)學雜志,2004,38(5):291-293.
[8]中國疾控預防控制中心.中國疾控中心關于印發(fā)中國艾滋病流行水平分類標準(試行)的通知[S].2013-06-17.
[9]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聯(lián)合國艾滋病規(guī)劃署,世界衛(wèi)生組織.2011年中國艾滋病疫情估計[J].中國艾滋病性病,2012,18(1):1-5.
Analysis on AIDS epidemic situation in Changshou district of Chongqing city from 2003 to 2014
Zhang Hao
(Changshou District of Chongqing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401220,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infection status and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in a district of Chongqing city from 2003 to 2014 so as to provide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Changshou district formulating AIDS related prevention strategies.MethodsThe related information data of HIV infected persons and AIDS patients in Changshou district during 2003-2014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AIDS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n the China Information System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nd analyzed by using the descriptive epidemiology method.ResultsTotally 718 cases of HIV infection/AIDS were reported in Changshou district,including 443 cases(61.70%)of HIV infection and 275 cases(38.30%)of AIDS.In 718 cases of HIV infection/AIDS,585 cases(81.48%)were males and 133 cases(18.52%)were females.The patients were mainly in the age group of 40-<50 years old[34.12%(245/718)],housework and unemployed [27.86%(200/718)],and junior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level[52.37%376/718].The transmission routes mainly included heterosexual transmission[57.66%(414/718)],injecting drug transmission[20.89%(150/718)],homosexual transmission[15.60%(112/718)].ResultsChangshou district of Chongqing city is a the class 1 county as the AIDS epidemic situation,sexual transmission and injection drug use are the main transmission routes and high-risk groups generally lack the AIDS related knowledge. The men sexed with men(MSM)sexual contact crowd and elderly with HIV infection are increased year by year,which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current AI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HIV infections/epidemiology;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epidemiology;HIV Infections/prevention&control;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prevention&control;Disease outbreaks;Chongqing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7.008
A
1009-5519(2015)17-2590-04
2015-04-28)
張昊(1990-),男,重慶沙坪壩人,主要從事性病及艾滋病的預防控制工作;E-mail:30518800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