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到一篇帖子提問說:追求女生時,我們應該聊些什么?下面是這樣回答的。
“聊她新買的妝餅,聊她昨天的糗事,聊那只誤入宿舍的貓,聊她昨日的新裝。聊她娘炮的同學,聊她多舛的閨蜜,聊她暗戀的那個人,聊她深藏已久的悲傷?!?/p>
關上網(wǎng)頁的時候我忽然涌起很多感慨,在一個我離青春漸行漸遠的殘冬上午,回想起我們也曾有著那時青澀勇敢、單純而溫暖的時光,在不計較物質(zhì)和金錢的純真年代放肆地生活,活在詩歌和清流般悠揚的鴿哨聲中,飛鳥遁入云端,青春篤行于潺泉。那段美好的歲月,總能讓我一個業(yè)已邁入成人社會的旅人,心生懷想。
然后一瞬間就想起2014年歲末的一支電影——《匆匆那年》,似乎承載的情感彼此相當,我們當然毋庸置疑她的驚艷票房,票房成績很好地說明了人心底自留而私密的地方,對于年少情愫的懷戀與不舍。
這一切要歸功于原著、歸功于改編、歸功于導演,當然,也要歸功于背后拍攝下青澀而美好的攝影師。
緣起于一次談話,我在一次采訪中結識了本片的攝影指導李炳強先生,我們在一間沒有暖氣、穿堂寒風陣陣的廳堂中敘談了兩個多小時,不僅是個人對電影藝術的重新感知,也是一次對純真年代的忘情回眸。
如果有來生,
要做一棵樹,
站成永恒,
沒有悲歡的姿勢。
一半在塵土里安詳,
一半在風里飛揚。
——三毛《說給自己聽》
李炳強,1999年畢業(yè)于北京電景鄉(xiāng)學院攝影系,同年掌機拍攝了人生中第一部電影《陳默和美婷》,多年來,已經(jīng)拍攝了六百多部廣告片、MV和宣傳片,人們所熟悉的《中國國家形象片·距離篇》還有2014年上映的《一生一世》《匆匆那年》都是他的作品,圈里人親切地喊他阿丙。
阿丙有一個可愛的十歲女兒,不工作、能呆在家的日子里,他最大的樂趣就是陪女兒畫畫,他的微信頭像就是女兒的繪畫作品,朋友圈里每天發(fā)布得最多的,也是分享他女兒的“大作”。你很難想象一個在外打拼多年,身處全中國最復雜的人際交往圈子“電影圈”中心地帶的人能夠如此地抱元守一、內(nèi)心踏實。用他的話說:“我覺得自己一直是28歲年輕人的心態(tài),剛脫離大學生活不久,內(nèi)心還保留著單純善良。每當感覺自己狀態(tài)不對的時候,就放下手中的工作出去散心,調(diào)整回28歲?!?/p>
于我的感覺,阿丙在采訪中一直保持著謙遜的姿勢,不激進、話語問不帶鋒刃,我問他為什么多年來很少拍電影卻拍下了那么多膾炙人口的廣告作品,他說,感覺自己的能力不夠、不能駕馭好電影,希望通過拍廣告積累足夠的經(jīng)驗、汲取新技術的營養(yǎng)。而實際上,他所拍攝的電影《陳默和美婷》在2001年奪得了柏林電影節(jié)兩個重要獎項,《好大一對羊》獲得了加拿大維多利亞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故事片金獎,并參展了戛納電影節(jié)的“中國電影之夜”,《老那》在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jié)也獲得了兩個大獎。
采訪結束時,搭阿丙的車回家,聊天時他無意說到,上學時家里窮,為了交學費欠下不少外債,畢業(yè)以前,他已經(jīng)在中央電視臺軍事頻道實習很久,領導器重他,承諾道畢業(yè)后過來工作,參軍入伍,授上尉連長銜。體制內(nèi)雖穩(wěn)定,但收入太低。背負著幾年來欠下的債,他最終決定放棄體制內(nèi)工作,跟隨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系主任王競老師起拍攝廣告,也走上了“北漂”的道路,一直到今天,阿丙仍然沒有任何公職,作為自由攝影師在北京也是安家落戶,求學時負下的債務靠他勤奮而踏實的工作僅用一年就還清了,如今,掛在他身上的頭銜有兩個,一是魯迅美術學院的特聘教師,另一個是中國電影攝影師學會會員。兩個頭銜并沒有給他帶來的并沒有金錢,而是多名能力出眾的膝下桃李,和同行從業(yè)們的肯定。
2011年,中影集團聘請來自好萊塢最優(yōu)秀的3D技術講師,同時邀請全國最優(yōu)秀的四十名攝影師從各地奔赴中影影視基地,接受為期一周的3D電影拍攝知識培訓學習,這其中有活躍在中國電影一線的諸多優(yōu)秀攝影師、各大電影廠掌機,李炳強也應邀在列。一周里,他推掉了所有事務,吃住在中影集團,課程排得滿滿當當,從早上到晚,重新作為學生,上完了全部課程,完成二次充電。這是一次非常關鍵的技術補充,不僅是3D技術,連帶特技攝影的新知識,為他在今后從影道路上開拓了全新的視野。
廣告和宣傳片拍攝中需要運用大量特技,正是通過不斷的新知識積累和再學習,讓李炳強能走在電影拍攝技術的最前沿,很多廣告片中,他一個人身兼掌機、視覺導演、特技攝影等多個職務,也正是多年來廣告結合特技拍攝的充沛經(jīng)驗,讓他在《一生一世》《匆匆那年》和4D電影《家園》中面對大量的特技鏡頭總能駕輕就熟。
我問阿丙:“你都拍過什么類型的特技攝影?”他說:“你能想到的我都拍過?!睙o論是天上地下,早已通通拍遍,航拍中的固定翼、動力傘、滑翔翼、直升機,水下潛水攝影,特技威亞拍攝、合成拍攝、3D拍攝,幾乎電影拍攝的每一個門類,他都有觸及。
愿我在這個寧靜的早晨隨你而去,
忘卻昕有的詩歌。
我會在中心安寧地居住,就像你一樣,
把他的斧子越磨越亮,吃,勞動,舞蹈,
沉浸于_人陽的光明。
——海子《春天》
這個下午,我們大談道格瑪95和新浪潮電影,大談法國電影與好萊塢電影的巨大差別,電毫無保留地袒露出對歐洲電影的熱愛之情。阿丙告訴我,年輕的時候,他崇尚道格瑪95電影思潮的理論,強烈厭惡好萊塢電影中千篇一律的正反打鏡頭將人物景別卡得很緊,無限虛化背景導致觀眾看不到人物背后的環(huán)境,“環(huán)境也是能講故事的?!卑⒈鞔_地告訴我。
在他早期所拍攝的電影里,我們能看到很多自然地、未經(jīng)加工地生活化痕跡。《陳默和美婷》中有大量固定機位長鏡頭交待人物對話和心里活動的畫面,這些不經(jīng)過正反打處理的鏡頭可以連貫地表達人物情緒狀態(tài),片中也有著大量的手持鏡頭和非處理過的全自然光拍攝,這種逐漸回歸電影本源的拍攝方式也符合“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的由一到全,由全歸一的思想。
遙想上學時系主任對我說,文學創(chuàng)作的三個層次:樸實地講故事,華麗地堆砌辭藻,樸實地講故事。而這前后兩個“樸實”卻有著質(zhì)的差別,私認為拍電影也應該是這樣的吧。
我就很好奇,為什么這么多年來,李炳強只拍了這么幾部電影?他解釋到:《陳默和美婷》描述的是邊緣小人物的生活狀態(tài),《好大一對羊》反映了農(nóng)村生活,《圣殿》描寫了當年剛剛在中國興起的網(wǎng)絡游戲的虛擬世界和虛幻的愛情,《一個人的奧林匹克》屬于年代劇,也講述了一個勵志的體育故事,《老那》關注了老年人的生活,《一生一世》和《匆匆那年》都是帶有深沉懷舊情感的愛情故事。多年來,李炳強接拍的幾部電影各不相同,他認為,拍攝同一題材的電影很難在短期內(nèi)有所突破,希望廣泛涉足各種題材的影片,以求不斷開拓視野。
這種不斷勇于嘗試新題材的精神讓人很欽佩,作為一位在業(yè)內(nèi)廣有知名度的攝影師,不局限于相同題材,不被同一種類型片所桎梏,也和他經(jīng)常保持年輕的心態(tài)有關。
中國國家形象片這種需要中央審查的影片,他只拍了一遍就通過了,用平凡百姓的生活瞬間揭示中國高速發(fā)展中人民安居樂業(yè)的狀態(tài),這需要攝影師具備相當?shù)募夹g功底。李炳強的攝影美學我總結起來是三個字——“不打擾”。從不打擾演員表演,隨時應變鏡頭調(diào)度,于無聲處捕捉演員瞬時狀態(tài)、舒服地完成表演,獲得了所有與他共事過的名導、名角的贊揚。不打擾,就是他的溫柔。
我問他:“你所掌機拍攝電影的導演幾乎都是你們電影學院的,是因為你更喜歡學院派的行事風格嗎?”他笑著說:“哪兒啊,是因為我認識的人太少,只認識電影學院里幫熟悉的朋友?!?/p>
阿丙并不擅長交往,這么多年來自己只有一個并不算大的朋友圈子,在電影圈這個風月場混了這么久,去過KTV和酒吧這類場所的次數(shù)一只手就能數(shù)得過來。他跟我說:“每次從涯吧出來耳朵都轟隆隆的,恨不得趕緊回家躲著?!遍e暇放松時,除了陪家人,他還喜歡去家門前的森林公園跑步。他說,跑步有助于思考問題、在安靜平和的狀態(tài)下梳理生活。
我想畫下早晨,
畫下露水,
所能看見的微笑,
畫下所有最年輕的,
沒有痛苦的愛情。
她沒有見過陰云,
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顏色,
她永遠看著我,
永遠,看著,
絕不會忽然掉過頭去。
——顧城《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
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任性的孩子,他們?nèi)涡缘貓猿郑珗?zhí)地敢愛敢恨,直面世人的嘲諷,對心中所堅定的信念,從幼年到成年從未改變的信念大聲說“我相信”、“我愿意相信”、“我還相信”。
而這份任性地堅持,對于很多人來講,就是矢志不渝的愛情。
采訪前我撰寫了一段冗長問題,是這樣問的:2074年你拍攝7兩部電影,《一生一世》和《匆匆那年》,這兩部電影都是極盡“文藝清新”概念的影片,但有所不同的是《一生一世》的關注點在于成年人的世界和現(xiàn)代愛情故事?!洞掖夷悄辍繁憩F(xiàn)的卻是青澀懵懂的學生時代和濃濃的懷舊情緒,作為攝影指導,您如何區(qū)別這兩種不同的“清新”呢?
但真正話到嘴邊的時候,我猶豫了,畢竟我們大家都成年這么久,純真而純粹的愛情越來越遠。于是,我改問了一個更加幼稚的問題:你還相信愛情嗎?
沒想到我得到的是一個快速而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相信。
那一瞬間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個回答出自一位在貴圈浸染多年,年逾不惑的男人之口。
這個下午的后半程,我們分享了太多彼此年輕時的青澀時光:和交好的異性同學騎行至田野看翻涌的麥浪,伙伴們登上遠山尋找斑斕的山花,不論出身與家庭整日耳鬢廝磨在
起,一起抄作業(yè)、一起罰站、一起大聲歌唱、一起在操場上圈又一圈發(fā)足狂奔、擊節(jié)而歌,討論明天逃課的目的地,八卦電視里的那個明星,幻想著有一天也要像他們一樣星光熠熠,才發(fā)覺該寫的作業(yè)還一個字都沒有寫。
阿丙說,這些不都是純真愛情的萌芽嗎?
是的,她們蔓生于內(nèi)心深處的谷底,早在十幾二十年前就悄然生根發(fā)芽,縱使時光奔騰不復,愛,或者不愛都成為過去了,原始而純粹的愛情,早應該在我們心里拔節(jié),杳然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
叫我怎么不相信愛情?
干凈的日子里,你安靜的最好。
車流和路人不驚擾,空轉的木馬不喧囂。
枝頭搖曳沙沙響,你聽不到,我卻能聽到。
是我背后老爺爺蓋上茶碗,是遠方奔流鋼輪撞擊軌道,是路上低頭拾穗的清潔工,是曠野里重獲自由的白貓
都不是,那是我靜坐如許的想象。
你睫毛上汗水在反光,模糊你的視線,我頭頂麻雀唰啦啦飛過去了。
今天天氣真好,這樣的午后如果表白,怎么放心陽光拂過你側臉。
打擾你的午覺。 責編/周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