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格香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1-0069-02 語文是一門情感性很強的學科?!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考和情感活動中,加強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所以,新課標下的語文閱讀教學如何培養(yǎng)學生體驗感悟?qū)W習的能力,引領學生進入學習新境界,有效提高閱讀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如何指導學生加強體驗感悟,有效進行閱讀呢?
一、美讀熏陶法
朗讀,是語文教學的一種重要手段,《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收到情感的熏陶?!庇嘤吵毕壬f過“課堂上的朗讀,小而言之,是培養(yǎng)語感、積累語言的極為重要的標志,是培養(yǎng)文明的高素質(zhì)人才不可或缺的教學手段。”“讀”是學生進入文本與文本對話的重要途徑,是貫穿教學始終的學習手段。課堂上,讓學生通過朗讀、默讀、吟誦、詠唱,分角色讀、分組讀、串讀、賽讀、品讀、賞讀燈多種美讀形式,讓學生充分感知語言材料,促進知識的內(nèi)化,陶冶情感。通過讀讓學生自己讀出自己的“生活”,讀出屬于自己的那份情調(diào)、韻味、意趣,讓學生在“讀”中,以聲傳情,以情帶聲,聲情并茂,聲醉情癡。所以,教師每教一篇文章,都要拿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讀”課文走進文本,立足生本,精心指導朗讀,及時進行反饋,提高朗讀訓練的有效性,激發(fā)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促使學生逐步掌握朗讀的技能,讓我們的閱讀教學實至名歸。
二、聯(lián)想共鳴法
聯(lián)想法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過程。聯(lián)想在閱讀過程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古希臘哲學家阿波羅尼斯說過:“摹仿只會仿制它所見到的事物,而想象連它所沒有見過的事物也能創(chuàng)造。”。聯(lián)想,主要是進行忠于生活的還原式思考?!痹陂喿x過程中,閱讀者并不只滿足于“讀懂”“紙面上的話”,其主要目的在于讀到書上所沒有的東西。這就要求閱讀者對所讀的知識不能僅僅停留在理解上,而且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探索的聯(lián)想,從而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創(chuàng)新。好的作品往往會給讀者留有廣闊的思考空間和遐想天地,在閱讀文本時結合聯(lián)想法,學生富有創(chuàng)造性和個性化的解讀,,能與作者產(chǎn)生心靈的共鳴。如朱自清的《春》,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就可引導學生運用聯(lián)想法充分感悟春的新、力、美,如沐春風,如感春雨,融入春景。
三、領會感悟法
課堂教學中,面對文本,教師應重在引導學生主動地、冷靜地品味、感悟、思考。通過設置喚起學生生活經(jīng)驗的教學情境或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去感悟語言、感悟生活、感悟作品的內(nèi)涵。一般來說,要達到“感”并且“悟”的境界,必須通過整體的感知、感受、把握、體會、體味、揣摩、領會。引導學生靜靜地讀,投入地讀,在讀中走進文本,在讀中主動探求新知,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收到情感的熏陶,從而領略文本意蘊。讓學生的體驗從文本飛向更為寬廣的大干世界、萬向人間、自我心靈、社會人生等,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悟性,激活學生的靈性,讓學生知有所獲,情有所感,理有所悟。
四、讀寫結合法
葉圣陶先生指出:“讀和寫是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兩個因素,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薄白x寫是兩種能力、兩種活動,相輔相成?!弊x是理解吸收,寫是理解表達。有理解的吸收,才有理解的表達。加強讀寫基本功訓練,讀寫結合是提高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課堂上我們可以運用以下方法:1.點仿式快速讀寫法。局部模仿,內(nèi)容較多,范文較廣,它是訓練學生作文基本功的一種有效方法。主要包括句式表達、段落構成、開頭結尾、過渡照應、抒情聯(lián)想、描寫議論等。但應指出的是,不是課文中的每一個片段都可以作為仿寫訓練的材料,而是需要精心選擇那些具有明顯特征的片斷,進行仿寫練習。換句話說,要精心指導學生學習、分析范文,找準和把握仿寫之“點”。2.抓住實物的特征來仿寫。如: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課文都是一些文質(zhì)兼美的寫景散文,作家們善于觀察,抓住四季勁舞的特點,寫出了春、夏、秋、冬中的景物的美。學習朱自清的散文《春》-文中寫春草這部分時,教師可讓學生抓住秋天的草的特點來寫,他們信手拈來。因為現(xiàn)在正值秋天,學生課間常在學校的草地上玩耍,對草的觀察也很仔細,又品讀了作家寫春草段落。他們仿寫起來就非常容易了。3.抓重點詞語擴寫。抓重點詞擴寫,就是訓練學生寫作要具體。習作泛泛而寫,不具體是現(xiàn)在學生作文的通病。訓練學生抓住重點詞擴寫研究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在學習《白兔和月亮》這一寓言故事時,教師可讓學生抓重點詞“無憂無慮”想象:夜晚,小白兔怎樣無憂無慮地玩耍,抓住“心曠神怡”一詞想象白兔是怎樣心曠神怡地賞月。
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的潛力,針對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問題,根據(jù)教材特點,精心選擇讀寫結合點,給學生提供有效借鑒的對象和創(chuàng)造的依據(jù),及尋找讀寫結合的切合點,設計形式多樣的小練筆,有效地進行模仿和創(chuàng)造。
生活即語文。語文學習應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充分調(diào)動自己已有的感知經(jīng)驗,激發(fā)自己的情感和想象,通過朗讀、聯(lián)想、體味、領悟、模仿等方法有效提高閱讀能力,進一步提高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