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翻譯不單單只是把英語轉(zhuǎn)化成對應(yīng)的漢語,還要考慮英語的歷史文化背景。在進行翻譯的教學(xué)過程中保持譯意與原文所表達的意思基本一致,是進行教學(xué)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可是往往也是最難做到的,這就需要我們進行跨文化視角下的英語翻譯技巧研究,本文將對英語翻譯技巧進行探討。
【關(guān)鍵詞】文化視角 英語翻譯 技巧 研究
一、產(chǎn)生文化差異的原因
1.地理環(huán)境產(chǎn)生的文化差異。不同的民族生活在不同的地方,正所謂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的人,因所處的地理環(huán)境不同往往會形成不同的文化,所以對于同一個事物不同的民族可能或產(chǎn)生不同的看法。英國和中國身處不同的大洲,兩個國家之間的地理環(huán)境不相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特色,兩個國家之間的語言都帶有本國的民族特色,例如在中國農(nóng)民的眼中,牛是他們最好的朋友,幫助農(nóng)民耕地卻沒有一句怨言,所以多少年來牛一直被人們認(rèn)為是吃苦耐勞的人的象征。但是英國的農(nóng)民把馬當(dāng)作是他們最好的朋友,因為他們是用馬在進行耕地,在了解了這地理環(huán)境產(chǎn)生的文化差異以后我們在對英語“as strong as a horse”進行翻譯的時候就不會翻譯成如馬一樣強壯,而應(yīng)該翻譯成力大如牛。
2.不同歷史不同信仰產(chǎn)生的文化差異。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歷史,歷史的不同對語言也就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中國和英國的歷史顯然是不相同的,中國有著五千的文化歷史,在這歷史的長河中積淀了豐厚的文化底蘊,英國的歷史沒有中國歷史古老,因此兩個國家之間必然存在著文化差異。比如在中國用刻舟求劍來比喻做事死板不知道變通,但是翻譯成英語卻是“making his mark”,如果不了解兩國歷史,對中國的典故不熟悉,在對這句英語進行翻譯的時候就有可能翻譯成做記號,所以在做翻譯的時候要了解歷史文化背景,這樣才能事半功倍。同時兩國之間的有著不同的宗教信仰,由于信仰的不同在很多方面產(chǎn)生了文化差異,在進行翻譯的過程中要充分尊重不同民族之間的宗教信仰。
3.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不同帶來的文化差異。不同的國家和不同的民族有著不通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因此他們在交流的時候也不相同。中國人喜歡客套,見面以后都喜歡客氣一下,往往會問問對方吃沒吃飯,吃的什么,這在中國人的眼里很正常,可是西方人卻不會這樣,如果你這樣問他們,他們往往會向其他方面去想,猜想你是不是要請他吃飯。西方人的思維和東方人的思維習(xí)慣完全不一樣,西方人的思維一般比較直,采用主謂語來統(tǒng)籌其他的語句,一般會在文章的開頭就指出所要表達的思想,然后進行深入解析,而中國的思維習(xí)慣是先做鋪墊,往往是舉了大量的例子以后才會引出中心思想,英漢兩個民族之間的不同思維方式?jīng)Q定了在翻譯的過程中要注重翻譯技巧,要對句子和詞語進行調(diào)換,最大限度的做到符合各民族的思維習(xí)慣方式。例如:permission was granted and a police accompanied him to a pay phone.Only when he was that the was actually telephoning the police did he realize that they had all been the victims of a hoax.翻譯成警察同意了,陪他來到一個需要投幣的電話前。當(dāng)他看到這個人是真的要給警察打電話,才突然明白,他們都成了一場騙局的受害者。這樣翻譯才符合中國人的思維方式。
二、翻譯技巧
1.直接翻譯的方法。英語的詞匯不能一一對應(yīng)的包含漢語中所有的詞匯,它也是在不斷的吸收外來詞匯,漢語中有些詞匯在英語中是找不到的,那么我們只能直接將其翻譯出來。比如一些人的名字、地方的名字,李明這個名字在英語中我們就直接譯成“LI Ming”,河北省我們就直接譯成“He Bei province”,當(dāng)然了有些詞匯和簡單的句子在翻譯以后還要加以解釋,以免產(chǎn)生誤解。
2.正反翻譯法。在把英文翻譯成漢語的過程中,為了保證語句的通順和優(yōu)美,有時候必須采用一定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如果從正面翻譯走不通,或者是翻譯出來的句子更本不通順不能表達原文的意思,那么我們可以嘗試從反面進行翻譯,常常采用這樣的處理手段,翻譯出來的句子才會符合漢語的表達要求。英語當(dāng)中的許多詞匯在翻譯成漢語的過程中都會采取這樣翻譯的方法。但是不同的語言有著不同的搭配習(xí)慣,所以在進行翻譯的過程中要注意采用上述的方法。例如:“He has lost himself”這句英語在翻譯的過程中我們必須翻譯成他已經(jīng)迷失了自己,而不能翻譯成他已經(jīng)丟失了自己,“l(fā)ost oneself”是一個固定的搭配,從正面直接進行翻譯我們是翻譯不通順的,那么就從反面入手翻譯成迷失了自己,從而是譯文更加的通順。在英語中有很多詞匯都需要進行轉(zhuǎn)換來進行翻譯,比如little than等一些詞匯,進行詞語轉(zhuǎn)換后,翻譯工作才能順利進行,句子才能更通順。我們漢語的詞匯量是非常龐大的,有時候同一個英語詞匯在不同的句子中翻譯成漢語的時候必須采用不同的漢語詞匯進行替換,否則翻譯成的句子就會讓人難以理解,不知所措。比如“he has left for Beijing”應(yīng)該翻譯成他已經(jīng)去了北京,而“Yesterday,I left my wallet in the class,but did not find it now”應(yīng)該翻譯成昨天我把我的錢包落在了教室里,今天卻找不到了。這兩句英語中用到的是同一個left,但是在翻譯成漢語的時候卻不能用一個意思來表達,必須采用不同的漢語詞匯來表達它所要表達的意思??偟膩碚f在進行英語翻譯的時候我們要充分考慮英語和漢語詞匯之間搭配的不同,做好翻譯的工作。
3.句式轉(zhuǎn)換法。在對英語進行翻譯的時候我們通常會遇到的都是對大段大段的句子翻譯,但是由于不同國家和不同民族之間說話方式的不同,所以英語中有一些句子是很難進行準(zhǔn)確無誤的翻譯的,比如我們在翻譯過程中經(jīng)常遇到的倒裝的語句和省略句等句型,在遇到這些句型翻譯的過程中我們就要學(xué)會使用句式轉(zhuǎn)換法進行翻譯。
4.通讀全文合理選詞法。英語中同一個單詞在不同的語境當(dāng)中可能表達的含義是不一樣的,在進行翻譯的時候不能只靠理解單詞的意思就去翻譯整個句子,這樣進行翻譯可能會出現(xiàn)翻譯錯誤,必須通讀全文,理解全句,這樣翻譯的結(jié)果才符合原文的含義。比如“Have a book“和“Have a try”這兩句話中雖然都有“Have”但是確是表達的不同的含義,第一句話應(yīng)該翻譯成有一本書,第二句話應(yīng)該翻譯成嘗試一下,如果都按單詞本身的意思有來進行翻譯,則翻譯出來的句子就已經(jīng)改變了句子的含義。
5.詞類轉(zhuǎn)化法。要是給翻譯進行定義的話,可以認(rèn)為所謂的翻譯就是把一種語言轉(zhuǎn)化成另一種語言,英語和漢語由于身處不同的國家和不同的環(huán)境當(dāng)中,存在著很多的不同點。漢語當(dāng)中一個詞語一般只有詞性,而英語當(dāng)中一個詞語可能存在著多種的詞性。所以在進行英漢互譯的時候我們要注意這個特點,在必要的時候可以進行詞性的轉(zhuǎn)化,保證翻譯的順利進行。
經(jīng)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對于英語的翻譯我們不能只是簡單的把它想成是語言死板的轉(zhuǎn)換。進行英語翻譯必須要保證符合原有的意思,同時還要合漢語的表達習(xí)慣,不同地域不同國家的語言之間的使用是有差距的,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在翻譯的過程中要進行全面的考慮,學(xué)會利用多種翻譯技巧進行英語翻譯,保證翻譯出來的句子既通順又不失原有的韻味。同時還要加強英語翻譯的學(xué)習(xí),多向其他人請教,相信在不懈的努力下,我國的翻譯水平會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柯平.英漢于漢英翻譯教程[M].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1999.
作者簡介:鄭娟(1980-)女,河南焦作人,講師,本科,研究方向:英語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