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善永
兒童腫瘤的惡性程度高、轉移率高,因此做到早發(fā)現、早治療非常重要。由于臨床癥狀和一些常見病非常相似,兒童腫瘤很容易被誤診。此時,家長就要承擔起“監(jiān)護人”的重責。兒童患腫瘤后,可在皮膚、淋巴結、五官及神經等方面有相應的癥狀出現。父母平時要多注意觀察兒童的異常癥狀,爭取做到兒童腫瘤早發(fā)現、早診斷、早治療。一旦發(fā)現有可疑癥狀,應立即帶孩子到醫(yī)院就醫(yī)。
“補”不好的貧血或出血:孩子不明原因的面色蒼白,常伴有倦怠、乏力、食欲不振,或出現不明原因的出血,包括牙齦出血、鼻出血,皮膚有出血點或瘀斑時,應及時化驗檢查以排除白血病等疾病。腫瘤性貧血與營養(yǎng)障礙性貧血不同,后者在適當補充造血所需原材料(如鐵劑、維生素和蛋白質)后,貧血就能基本得到改善。而前者不經過正規(guī)化療,即使服用再多的營養(yǎng)保健品,也是“石沉大?!?,徒勞無功。
持續(xù)低熱:一般感冒、肺炎發(fā)熱,幾天就會好。但是,倘若不明原因發(fā)熱持續(xù)1周以上還不見好,特別是經抗病毒、抗生素治療無效的,就不能再一味地在家吃藥對付了,應及早就醫(yī)。因為這很可能是惡性腫瘤的臨床表現。惡性腫瘤的發(fā)熱多呈反復的不規(guī)則性低熱,病人的體溫通常在38℃以下波動。在此提醒大家,當出現反復不規(guī)則發(fā)熱時,最好不要隨意使用退熱藥,以免掩蓋病情。及時就醫(yī),查出病因,方為上策。
淋巴結腫大:因各種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局部或全身的淋巴結腫大,患兒會有壓痛感或其他不適。如果淋巴結長期腫大,且無壓痛感,應詳細檢查,警惕腫瘤可能。
不明原因的腫塊:在兒童的頸部、腋下、腹股溝、腹部、后腰部等一旦發(fā)現腫塊,必須查明原因。白血病的淋巴結腫大一般不會引起疼痛,但越是這種看似良性的“無痛性腫塊”,越要引起警惕。建議家長在孩子睡覺后撫摸其全身,一旦摸到疙瘩或硬塊,應警惕腫瘤可能。
四肢、軀干異常腫大:一些骨癌或橫紋肌肉瘤都是以四肢或軀干腫大為征兆,莫把其草率地視為外傷。
不明原因的疼痛:較長時間的持續(xù)性或間歇性的疼痛,如頭痛、腹痛、關節(jié)酸痛等,同時常伴有一些神經癥狀,如嘔吐、走路不穩(wěn)等。骨痛以隱痛和脹痛為主,多發(fā)生在胸骨和四肢骨;關節(jié)痛多呈游走性,時隱時現,易被誤診為急性風濕性關節(jié)炎。
腹脹、嘔吐:腸道腫瘤可能引起腸道梗阻,出現腹脹、嘔吐等消化道癥狀。此外,孩子嚷著肚子痛,或者肚子脹得鼓鼓的時,別輕易不當回事兒。平時換衣服、洗澡時,不妨多觀察孩子的肚子,用手按按,看看是否有異常。
眼睛異?;虿贿m:幼兒的眼球對光線產生不正常反射光,眼眸深邃,可見有白色物體,或出現眼球前凸、眼睛痛等眼部不適癥狀時,應迅速到眼科檢查。
和成人腫瘤一樣,早期發(fā)現兒童患病線索對治愈疾病至關重要,這樣才能爭取治療時間,確保療效。因此,父母應堅持以下三個檢查措施。
一看,注意觀察孩子活動能力的變化,比如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
二摸,平時給孩子洗澡,多摸一摸孩子身上是否有腫塊,特別是腹部、觀察孩子體形是否有變化,有無不正常的腫塊出現。
三聽,重視孩子的主訴,不會說話的幼兒因為病變會哭得特別厲害,或者特別沒有精神;會說話的兒童會告訴家長哪里不舒服,而家長對孩子說的頭疼、肚子痛等不適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一旦發(fā)現有上述異常情況,既不能草木皆兵,也不可掉以輕心。應及時去醫(yī)院就診,并進行必要的檢查,以免貽誤病情,造成終生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