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錦濤
據(jù)《檢察風云》2015年第11期刊載:廣西原發(fā)改委副主任廖小波被南寧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處無期徒刑。對于其犯下的罪行,廖小波做的解釋卻是:給企業(yè)和個人辦事,辦的都是大事,辦的都是好事,我那是“幫忙”,他們都得到巨額利益,而我為此付出了大量復雜細致的工作辛勞,不是白拿錢。于是,就“心安理得”地拿了。
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笨鬃右苍?,君子有成人之美。幫忙,是中國傳統(tǒng)的美德。想不到今非昔比,幫忙,也成為某些貪官受賄后心安理得的“神邏輯”。他們認為,替人民辦好了很多事情,解決了人民的難題,應該得到回報,因為如果公事公辦,有些事是辦不成的,這時,貪官就起了作用,利用職權幫別人做成做不了的事,他們覺得這個錢收得心安理得。
廖小波的“心安理得”,著實雷人。習近平總書記曾告誡各級領導干部:“面對紛繁的物質(zhì)利益,要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官商交往要有道?!?表面上看,官員受益、企業(yè)獲益,“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各有所求、各取所需,皆大歡喜,但親密合作的實質(zhì)是官商勾結,大搞權力尋租、錢權交易,最后給社會、給市場“添亂”。
無獨有偶。前幾天,有一張姓朋友向筆者訴苦說,他本想幫一個朋友的忙,不想忙幫虧了,結果卻朝著預期相反的方向去了,不僅如此,還把自己搭了進去。筆者一問究竟才知道,原來他是個醫(yī)生,他的一個朋友說要辦點私事,需要幫忙弄個假患病證明。
他不假思索,就以醫(yī)院的名義給他辦了,不想朋友涉及一場交通事故,其開證明就是為了擺脫干系。不料天網(wǎng)恢恢,朋友的朋友沒有達到預期目的最后鋃鐺入獄,而朋友卻因為作假證而被處罰。
聽了這兩件事,筆者頗有感觸。上述案例中,朋友張的本意可能是出于幫忙,加上自己確實對朋友的意圖一無所知,所以就開了假證,犯了無心之過,這是無原則、不慎重害的??闪涡〔??廖小波的本意是為了“幫忙”嗎?顯然不是,因為這種“幫忙”途徑不合法,行為不正當,把自己害了不說,為國家“增了禍”,為朋友也“添了亂”。如果不是廖小波這樣官員所謂的“幫忙”,那些違法的當事人也許有誠實勞動、正當經(jīng)營的可能,可惜廖小波們在不知不覺成了朋友幫兇的同時,還害了朋友,害了國家。
眾所周知,“幫忙”這個詞,從字面上講是指替人說好話,行善舉,成人之美。而“添亂”則是在本已尋常進行的事情中故意節(jié)外生枝,惹是生非。正面意義上的“幫忙”,是人的美德,因為誰都離不開“幫忙”,既需要幫助別人,也離不開別人的幫助。可是,任何事情都具有特定條件的,條件把握不好,就會走向反面的?!皫兔Α痹跓o原則、無正確立場的條件下,就似乎塞入另一種內(nèi)涵,超過一定的界限,好事往往就會變成壞事,變成了“添亂”。這在一系列貪官身上得到了印證。貪官們受賄后,無一不是在為需要辦事的人盡心“幫忙”,說盡“好話”,成就“好事”,可是這種“幫忙”的實質(zhì)是“慷國家人民之慨,飽自己私囊”,他們的結果不僅是給國家與人民“添亂”,最后也為自己“添亂”。
其實,對于“幫忙”的內(nèi)涵,是要辯證看待的。筆者以為,任何人,如果有正確的立場、堅定的原則,真正做到為朋友鼎力相助,兩肋插刀,為國家和人民不辭辛勞、盡職盡責,這一定是真正意義上的幫忙,那無疑是值得提倡和歌頌的;相反,如果為自己的私利而去構建自己的“幫忙網(wǎng)”,到頭來必定是越幫越亂,必然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編輯:程新友 jcfycx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