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古代有三個老人碰到一起,有人問他們有多大年紀。其中一人回答說:“每當海水變成桑田的時候,我就存入一根籌碼,以此計算我的年齡。自那以后,我的籌碼已經(jīng)放滿了十間屋子?!焙髞懋嫾覀儽阋源藗髡f為題作畫:畫海中一神山仙島,上有樓臺殿閣,白鶴祥云,下有碧波萬頃的海水,題為“海屋添壽”,以此祝賀老人的長生不老。
古人對廣闊無垠、波濤洶涌的大海既向往,又畏懼,還幻想出各種海神加以頂禮膜拜。如《莊子·逍遙游》中的北海之神叫海若。秦漢以后,海神又被人格化了。歷代統(tǒng)治者在民間信仰的基礎(chǔ)上,對海神進行加封。據(jù)《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卷二八載,唐玄宗于天寶十年(715年)詔封海神為王:封東海為廣德王,南海為廣利王,西海為廣潤王,北海為廣澤王。宋元以后,隨著海運和海上漁業(yè)的發(fā)展,對海神的祭祀活動日趨活躍。而在清代的官服上,常繡有海浪模樣的花紋,上面還繡有各類寶物,以此來表現(xiàn)四海升平、江山萬代的景象。
“?!弊肿钤缫娪诮鹞模渥筮叺牟渴诪樗南笮巫?,引申為“江河”。右邊的部首為“每”字?!懊俊弊直玖x是指戴有頭飾的婦女,即為母親。因此,有的人便將“海”字理解為“水的母親”。小篆的“海”保持了金文的結(jié)構(gòu)?!墩f文解字·水部》對“?!笔沁@樣解釋的:“海,天池也,以納百川者。從水,每聲?!彼^納百川,是指由許多河流匯集而成,即為“水的母親”。由于“?!蹦堋凹{百川”,所以才能引申出“極大”“極多”之意。如“學?!薄扒!薄案韬!薄叭撕!薄霸坪!薄稗o?!薄胞満!钡?。
但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边€可以用來表示“從國外引進來”的意思。與此相應,“海內(nèi)”便指中國之內(nèi),“海外”指中國境外,“海關(guān)”則是設(shè)在國境上的國家行政監(jiān)督機關(guān)。顯然,“海”的這種用法表明人們似乎已把“?!笨闯闪酥袊c外國的分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