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誠
隨處可見的電梯、自動扶梯,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可數(shù)量眾多的電梯致人傷害(尤其“喜歡”對小孩子下手)事故而使電梯成了令人色變的“殺手”,如何避免電梯事故,從而安全乘電梯呢?
誰的錯?錯哪兒了?
“電梯殺手”真的有那么恐怖嗎?先來看幾個真實的案例吧。
北京劉女士帶兒子在一家商城坐自動扶梯時,孩子腳上的一只洞洞鞋被自動扶梯“咬”掉了一半,孩子未受傷,卻被嚇得不輕。
上海一名9歲男孩不小心被夾到超市自動扶梯扶手與旁邊墻壁的縫隙中,被電梯拖行2米多,所幸發(fā)現(xiàn)及時,工作人員緊急制動,孩子頭面部受傷,無生命危險。
另一個3歲小男孩就沒這么幸運了。他在一家百貨商場的下行自動扶梯上摔倒,手指旋即被卷入自動扶梯與地面的縫隙中,人被救出,但除拇指外的4根手指均被夾斷。
現(xiàn)在差不多各個公共場所有自動扶梯的地方都貼有“禁止攀爬!”“小心!危險!”的警示牌,很多電梯門上也貼有安全乘梯的提示,可危險和事故卻屢屢發(fā)生,根源在哪兒呢?
單從上面幾個案例看,孩子們好像都很無辜,他們或許是好奇心強、頑皮了一點,或許是出電梯的關(guān)鍵時刻注意力沒集中,意外摔倒時反應(yīng)也沒成人快,再想想,即使是成人也有踏入電梯空門墜落電梯井或者自動扶梯高墜傷亡的事故發(fā)生,嚴格地說,這些都不是孩子們的錯,那是誰的錯?
每回電梯傷亡事故發(fā)生后,媒體總會刨根式地追問電梯的保養(yǎng)情況,鳳凰網(wǎng)就曾報道過,八成電梯事故因維修保養(yǎng)不到位造成事故頻發(fā)。隨著電梯保有量的增加,日常管理保養(yǎng)維護若沒有及時跟上,電扶梯逆行、電梯門空墜這樣的慘劇也就不可避免了。
據(jù)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13年年底,我國的電梯保有量已超過300萬臺,并且每年電梯的生產(chǎn)量都在以50萬臺以上的量遞增。
人與電梯和諧共處
雖說排除了乘坐者的責(zé)任,但電梯事故頻發(fā),除了電梯須及時得到維護之外,大乘客小乘客文明乘梯同樣很重要。
不文明的乘梯行為有:1.頑皮的孩子在箱式電梯里蹦跳打鬧,胡亂按按鈕;2.人多時爭先恐后搶著上電梯;3.為趕時間,用手或身體阻擋電梯門4.孩子在自動扶梯上逆行;5.孩子在自動扶梯上玩,旁邊無人看護6.學(xué)電影特技或極限運動,把自動扶梯的扶手當(dāng)滑滑梯。
“快點!快點!”“來不及了!來不及了!”這種潛意識里的想法時常左右我們的行為,上面這些不文明的現(xiàn)象,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我們的視野中,甚至有時我們也不由自主地這么做,比如,因沒趕上電梯而用手或身體阻擋電梯門,或者好心幫別人擋門,一個再平常不過的舉動,孩子們一學(xué)就會,時間長了也會下意識地這么做。電梯技師告訴我們,其實這么做非常危險,一旦電梯故障,誤認門已關(guān)上開始啟動,這種動作非死即傷!
愛物惜物,才能使“物”更好地為人們服務(wù),電梯更是如此,因此,請多多愛護電梯。
貼心提醒:人太多時等一等
人多容易擁擠,擁擠就容易出事。搭乘自動扶梯時,看見人多擁擠,一定不要硬往上擠,尤其帶孩子一起時,最好耐心等一等,并與上下臺階的其他乘客保持一到兩個臺階的距離。
電梯安全從小事做起
孩子在公共場所通常會比在家里“放肆”,在這種情況下,育兒有道的爸媽不會大聲地去喝止,而是以身作則示范給孩子看正確的做法,抓住每一次良機,告訴孩子一些保護自身安全的知識。
出門前或者在家中游戲時,不妨做類似的情景游戲,到外面大空間時,就好比是游戲的放大和延續(xù)。
范本:小紳士與小淑女坐電梯
第一步:檢查儀容和儀表
對紳士和淑女們來說,穿什么、怎么穿,對于安全而言太重要了!
鑒于材質(zhì)偏軟的劣質(zhì)洞洞鞋常會被自動扶梯卷入并“咬住”,而且卷入后自動扶梯的安全裝置可能無法及時啟動,專家建議孩子出門尤其是需要乘坐自動扶梯時,盡量別穿洞洞鞋。
淑女戴的圍巾也要當(dāng)心,圍巾太長如果拖到接近地面,很容易被帶入自動扶梯,2012年湖北一5歲女孩就是因此造成窒息差點當(dāng)場送命。
第二步:攜手同行更安心
我們出發(fā)咯!
且慢,孩子不可單獨搭乘電梯,要和爸爸媽媽一起,有看護人在旁邊示范,行為也會更規(guī)范。
在搭乘自動扶梯時,爸爸媽媽最好讓孩子站在自己的身體前方,緊緊拉住孩子,這樣更安全。在北京4號線地鐵扶梯事故中,來自武漢的吳先生就非常紳士,他牽著女兒的手站在扶梯上,在發(fā)現(xiàn)逆行意外后,趕緊將孩子高高舉起避開了危險。
第三步:專注不分心,留神腳下
除了穿著表現(xiàn)得紳士淑女之外,行為也要有所體現(xiàn)。
1.等候電梯時要耐心靜候,電梯門打開了,先不著急進,看準腳下再踏入。
2.在電梯里不跑不跳,不東張西望。
3.商場裝點得或許很漂亮,但是在搭乘自動扶梯時,切記不要將頭、四肢伸出扶手裝置以外,還有小紳士小淑女搭乘電梯要站有站相,不可以坐下來,更不可將手放入梯級縫隙內(nèi),攀爬、爭先恐后那就更不行了!
4.乘坐電梯時不看手機、不拍照、不刷屏玩游戲,在踏上、離開電梯時要更多留意腳下。
發(fā)生意外怎么辦?
防范危險是人的本能,比如不擁擠著上電梯,不上超載的電梯、車、船等,都是趨利避害的做法??扇f一遭遇意外,那時該如何處置?
教孩子學(xué)幾招吧——
第一招:第一時間呼救
在每臺箱式電梯內(nèi)都有緊急呼叫電話,每一臺自動扶梯的上部、下部都各有一個緊急制動按鈕。一旦電梯或扶梯發(fā)生意外,呼救和自救是第一反應(yīng),靠近按鈕的乘客應(yīng)第一時間按下按鈕。
第二招:保持冷靜
遇到扶梯逆行時,保持冷靜,迅速壓低身姿保持穩(wěn)定,并和周圍人大聲溝通,慌亂很容易造成擁擠踩踏事故。
第三招:求自保
萬一箱式電梯在運行過程中迅速下降,馬上靠邊蹲下并雙手抱頭。搭乘自動扶梯遇到擁擠傷害事件時,最重要的是保護好自己的頭部和頸椎,雙手抱住后腦勺和脖頸,身體屈曲,就地保護。
孩子們畢竟年齡小,他們的反應(yīng)沒那么快,但告訴孩子危急時刻如何做,總比到時候什么都不知道要強。講意外說防范,目的還是希望出入平安,讓我們的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 ? ? ? ? ? ? ? ? ? ? ? ? ? ?(摘自《為了孩子·3~7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