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車敬上 蔡新華
幽默效應指人對幽默材料的記憶好于非幽默材料。這種效應目前得到廣泛的應用。在教學和演講中,資深的講師和演講者都建議在演講或教學過程中使用幽默,以加深觀眾對演講或者課程內(nèi)容的記憶;在廣告行業(yè),廣告商通過幽默的廣告來增加消費者對產(chǎn)品的印象;在娛樂界,演員通過幽默的表達形式增加觀眾對節(jié)目的喜愛程度。
那么,幽默效應的心理機制是怎樣的?幽默效應對教育有何啟示?文章將綜合分析已有實證研究的結果,從記憶編碼和記憶提取兩個方面闡述幽默如何影響記憶,最后對教師如何運用幽默提升教學效果給出建議。
1. 幽默提高喚醒狀態(tài)
人在體驗幽默時必然伴隨情緒喚醒和生理喚醒,適當?shù)膯拘芽梢蕴嵘说哪芰?。例如幽默時心率和呼吸率會增加,會使更多的氧氣進入血液,使我們更有活力。幽默能促進內(nèi)酚酞的釋放,這種化學遞質能讓人體驗到愉快的感覺,也會刺激腦的額葉,增加注意力和注意時間。腦成像研究也表明幽默激活了中腦腹側被蓋區(qū),腹側紋狀體,以及與情緒和獎勵加工相聯(lián)系的腦區(qū),這些腦區(qū)都是與記憶加工相關聯(lián)的。
2. 幽默吸引注意力
不協(xié)調理論將不協(xié)調定義為我們對某事的感官知覺與我們的抽象知識或者概念存在不匹配或者沖突。我們解決了這種不匹配或者沖突就體驗到幽默。根據(jù)這個理論,幽默材料中不協(xié)調項目所引起的新奇性會引起指向反應,使得幽默材料在認知過程中受到額外的注意,從而增加了對單個項目信息的存儲。這個過程是自動化的,不需要運用有意策略,不占用其他認知加工資源。
3. 幽默促進對材料的深加工
在記憶獲得時,對記憶材料加工越深,記憶效果越好。已有研究表明幽默材料會受到更深的加工。對比幽默材料與非幽默材料,幽默材料需要更多長時記憶中語義知識的激活,也就是說,要想理解幽默材料,就要在長時記憶中進行更多地搜索,這使幽默材料得到了更多的復述。此外,理解幽默材料本身就是一個問題解決過程,會得到精細加工或者優(yōu)先存儲,從而使得幽默材料具有記憶上的優(yōu)勢,這種優(yōu)勢是以減少對其它材料認知資源的分配為代價的。
基于提取的解釋將記憶的提取看成是在眾多存儲的信息中進行檢索的過程。它假設如果被檢索集合中的所有項目共享一個特征,那么項目就很難被辨別出來,在記憶提取上也就不具有優(yōu)勢。相反,如果項目獨享某個特征,那么在檢索時就容易被辨別出來,在記憶提取上就占據(jù)優(yōu)勢。根據(jù)這個假設,幽默材料中的不協(xié)調項目具有新奇性、獨享性,所以記憶提取時較容易被辨別。
在課堂上使用幽默可以調節(jié)課堂氣氛,讓大家感覺輕松,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學生的注意力得到提升,發(fā)散思維也會被促進。把幽默作為教學工具,還可以引導并維持學生的興趣。研究已經(jīng)證明幽默的老師所指導的學生傾向于學習更多內(nèi)容。學生對授課風格幽默的教師所講授的內(nèi)容興趣更大。在課堂上使用幽默吧,一個笑話就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來。
記憶的幽默效應顯示,人們對幽默信息記憶較好,是以損害對非幽默信息的記憶為代價的。在課堂上我們按照以下步驟使用幽默,會更有效地促進教學。首先,按照常規(guī)程序講解一個概念;然后,用幽默來舉例說明這個概念;最后,等學生的笑聲平息后教師再解釋一下材料。按照這個步驟使用幽默,可以提升學生的注意和動機,也加強對概念材料的記憶。
使用幽默時要注意學生的特點和環(huán)境因素。對于低年級的學生,抽象思維發(fā)展還不是很好,他們對于幽默中所使用的諷刺、夸張或者扭曲可能造成混淆,可能會無意地學了不正確或者不準確的信息。而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使用與課堂內(nèi)容相關的幽默會更有幫助。不能針對學生的無知、學生不恰當?shù)男袨榛蛘卟荒茴I會講課內(nèi)容等制造幽默,這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恐懼、焦慮甚至是敵意。課堂上使用幽默不可過多,一次課三到四個幽默就可以發(fā)揮良好的效果。
綜上所述,幽默會影響記憶的編碼和提取,幽默的材料會讓人記憶更加深刻。在教學過程中將幽默與課程內(nèi)容結合起來會帶來潛在的好處,如釋放壓力、激發(fā)學習動機、促進思考、提升記憶等,但是在教育環(huán)境下使用幽默需謹慎,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和條件。
[1]Schmidt,S. R. (2002). “The humour effect:Differential processing and privileged retrieval.”Memory,10,127-138.
[2] Strick,M.,Holland,R. W.,Van Baaren,R.,and Van Knippenberg,A. (2010). “Humor in the eye tracker:attention capture and distraction from context cues.”J Gen Psychol,137 (1),37-48.
[3] Summerfelt,H.,Lippman,L.,and Hyman,I. E.,Jr.(2010). “The effect of humor on memory:constrained by the pun.”J Gen Psychol,137 (4),37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