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
摘要:分析目前國內高校實驗室存在的工作效率低、信息無法共享等管理問題,提出以信息化技術建設管理實驗室。并以浙江農林大學信息技術實驗教學中心信息化建設為例,從管理平臺信息化、儀器設備管理信息化、中心文檔管理信息化、實驗室開放信息化系統(tǒng)建設四個方面介紹實驗室信息化建設的過程。
關鍵詞:實驗室管理;信息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5)11-0108-02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Undergraduate Experimental Teaching Center
CHEN Fa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Zhejiang A&F Uniersity, Linan 311300, China )
Abstract: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Chinese college laboratory has low working efficiency, can not shar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roblems, put forward to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laboratory. With th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xperimental teaching center of ZAFU as an example, To introduce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from the laboratory management platform information, equipment management, documen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center of 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in four aspects.
Key words: the laboratory management;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領域運用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信息技術,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形式和學習方式,促進教育現(xiàn)代化的過程。實驗教學是教育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而高校實驗室是進行實驗教學的重要場所,是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基地,因此,實驗室信息化將是決定教育信息化程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1 實驗室信息化現(xiàn)狀分析
信息化建設隨著互聯(lián)網的普及而興起。初期,國內大多數(shù)實驗室對數(shù)據的處理都采用手工方式進行多次且重復的錄入。這種傳統(tǒng)的管理方式,導致工作效率低、信息不共享、不環(huán)保等許多缺點。雖然采取了一系列改進措施,但由于缺乏相關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的支撐,始終無法實現(xiàn)實驗室的信息化管理。對實驗室的運行狀態(tài)、實驗數(shù)據統(tǒng)計等環(huán)節(jié)缺乏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法,對各種統(tǒng)計表格采集的數(shù)據也會不全面且不夠準確。
國外于20世紀60年代末開始使用實驗室管理信息系統(tǒng)(LIMS),目前已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但由于大多沒有被很好的漢化,成功使用的案例并不多[8]。國內的LIMS使用比較成功的主要是醫(yī)學診斷方面,他們通常都和醫(yī)院信息管理系統(tǒng)相連,能夠實現(xiàn)把對病人的病情檢驗結果經過初步分析,在最短的時間內將結果通過系統(tǒng)直接傳輸?shù)结t(yī)生工作站[9]。
近幾年,國內很多高校實驗室采取自主開發(fā)或引進專業(yè)的實驗室管理信息系統(tǒng),在實驗室信息化管理方面進行有效的嘗試。例如,福建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采用B/S 模式,后臺管理采用ORACLE數(shù)據庫,開發(fā)了一套全方面管理型實驗室系統(tǒng)軟件LIMS2009,可以滿足目前大多數(shù)主流平臺的運行需要;并且增加了VPN遠程辦公支持,遠程用戶可以訪問LRP系統(tǒng),隨時掌握實驗室信息,解決了異地管理的問題[3]。運行結果表明,該系統(tǒng)能夠合理的調配實驗室資源,實現(xiàn)資源的有效共享。目前,有越來越多的實驗人員與開發(fā)技術人員一起研究和合作開發(fā)適合自身實驗室條件的實驗室管理信息系統(tǒng)。
2 本校實驗室信息化建設內容與實施
以浙江農林大學信息技術實驗教學中心為例,信息化建設具體內容包括:實驗室管理平臺建設、儀器設備管理系統(tǒng)、中心網站建設、實驗室開放管理系統(tǒng)。
2.1 實驗室管理平臺建設
管理平臺是數(shù)據交互和管理網絡資源的基層場所,建立一個安全、穩(wěn)定、信息流量大、高效的信息化管理平臺是信息化建設的基礎。中心的管理平臺主要分為硬件和軟件兩項建設內容。
1) 硬件基礎。中心建有10個標準化計算機實驗室,共計700余臺計算機,還配備投影儀等多媒體教學設施。所有實驗室網絡環(huán)境都是百兆通到桌面,每個實驗室與網絡交換中心之間都采用千兆光纖相連,使用 CISCO WS-C2960-24TT-L系列交換機。中心的計算機以實驗室為單位組成局域網,每臺計算機以中心網站為主頁并與校園網和Internet互聯(lián)。通過互聯(lián)網,可實現(xiàn)中心與外部的教育資源緊密相連。為加強網絡平臺安全管理,中心計算機一是安裝防火墻, 二是通過服務器每天對殺毒軟件進行升級。
2) 軟件環(huán)境。中心采用OVS智能桌面虛擬化軟件套件,搭建多臺桌面虛擬化管理服務器,按照每臺管理服務器管理2—3個教室進行規(guī)劃,在所有計算機教室的學生機上統(tǒng)一部署。實現(xiàn)對計算機硬件及軟件環(huán)境的統(tǒng)一管理。具備桌面多系統(tǒng)切換、軟件安裝更新便捷,同步快,維護方便等特點。經過試驗,中心機器故障率大幅度降低,實驗及實訓開出率由過去的98% 上升為 100%,師生用機滿意度提升為 100%。實驗室管理技術人員的管理維護工作量大幅度降低,機房管理數(shù)量已由過去的 1 人負責 1 個實驗室提升為 1 人可同時負責 3-4 個實驗室。
圖 1 OVS智能桌面虛擬化桌面管理界面
2.2儀器設備管理系統(tǒng)
到目前為止實驗中心已擁有1500多萬元的固定資產,包括儀器設備、家具和低值耐用三個類別,其中儀器設備3512套件。隨著學校和學科的快速發(fā)展,固定資產的數(shù)量和設備種類都在不斷增加,如何對這些龐大的固定資產進行全面、統(tǒng)一、詳細、準確、清晰、高效的管理,是中心面臨的問題之一。中心成員借助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將校內儀器設備網絡管理系統(tǒng)結合實驗室人員自主研發(fā)的實驗室儀器設備管理系統(tǒng)實現(xiàn)對固定資產的登記、借用、調拔等步驟的信息化操作,大大提高了固定資產的管理效率。
圖 2 儀器設備網絡管理信息系統(tǒng)界面信息系統(tǒng)界面
2.3實驗中心網站建設
浙江省高等學校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驗收基本條件要求,驗收單位需要建有網絡化信息平臺,要求具有網上輔助教學、網絡化、智能化管理功能,運行正常,內容更新及時。因此,建設一個可以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能夠方便地了解實驗室情況,下載教學資源,并可以和老師交流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學習心得。教師可以通過網站后臺管理功能,輸入各種教學信息,在線答疑,在線指導等工作的實驗中心網站是此項信息化建設工作的重點內容。網站內容主要分為6個模塊:中心概況、中心新聞、實驗課程介紹、教學資源下載、設備管理、教學管理。通過中心網站,既可以為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提供高質量的環(huán)境支持,同時,又可以節(jié)約中心的人力資源,提高教師和實驗室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
2.4實驗室開放管理系統(tǒng)
為了提升實驗室的開放力度,讓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走進實驗室,使用實驗室資源進行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課外創(chuàng)新能力。實驗室組織實驗技術成員在認真學習、仔細研究國內外同行經驗的基礎上,對自主研發(fā)的基于.NET技術的實驗室開放管理信息系統(tǒng)進行改進升級,實行“網上預約,定期使用”的方式,實現(xiàn)了實驗室開放的信息化管理。解決了實驗室開放運行管理過程中對學生使用實驗室資源情況難以掌握的難題。
圖 3 實驗室信息化建設整體框架結構
(下轉第112頁)
(上接第109頁)
3 結束語
結合我校信息工程學院本科實驗室的信息化建設而言,信息化建設的目的在于借助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促進實驗室
各項工作的全面發(fā)展,建設的核心是將實驗室資源采用現(xiàn)代化的手段加以科學管理和有效重組,讓有限的資源發(fā)揮最大的效益。使基于傳統(tǒng)模式概念下的實驗室各項工作在現(xiàn)代信息理念和信息規(guī)范的引導下發(fā)生質的飛躍,實現(xiàn)中心實驗室工作的現(xiàn)代化。
參考文獻:
[1] 肖智能, 龍曉莉, 葉旭. 廣州市計算機實驗教學示范中心[J]. 裝備制造技術, 2011(06):221-224.
[2] 周艷榮, 張玉蓮, 劉松平. 高校實驗室信息化建設的思考與實踐 [J]. 中國電力教育, 2011(32):30-31.
[3] 陳智慧. 高校實驗室信息化管理問題及其優(yōu)化策略[J]. 韶關學院學報, 2012, 33(06):31-34.
[4] 陳祖新, 孫躍, 余曉偉. 淺談高校實驗室信息化管理[J]. 赤峰學院學報, 2012, 28(04):219-221
[5] 鐘一環(huán). 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的信息化建設[J]. 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 2008,18(27):183-184.
[6] 張艷花, 鐘一環(huán), 徐淑華. 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的信息化管理[J]. 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4(26):106-109.
[7] 程文潔. 高校實驗室信息化管理的研究[J]. 硅谷,2010,(01):84.
[8] 徐樂. 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tǒng)現(xiàn)狀綜述[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08,18(3):186-187.
[9] 刑國征. 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tǒng)現(xiàn)狀綜述[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8,15(30):4208-4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