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強誠信、創(chuàng)新前進的企業(yè)精神,展現(xiàn)著一代代同車人的風采,詮釋著責任與擔當,更書寫著“中國創(chuàng)造”的品牌驕傲
年后的山西大同,凜冽的寒風,零下十幾度的干冷天氣,讓記者這個在南方生活的人感到有點不適。然而,在大同市的西南方,一家國有大型裝備制造企業(yè)的總組裝車間里,卻是另外一番景象。
總共三排,每排兩百多米長的生產流水線上,一臺臺藍白相間的“鋼鐵金剛”被一字排開,旁邊分類整齊地擺放著各種工具材料,腳下的水磨石地板則纖塵不染。環(huán)顧四周,佩戴黃色安全帽、著裝整潔的工人師傅們,正在聚精會神地工作。他們分工協(xié)作,將一個個零部件穩(wěn)穩(wěn)地吊裝到“鋼鐵金剛”中,再仔細安裝調試。每一個作業(yè)崗位的旁邊,都醒目地豎立著規(guī)范化作業(yè)程序標準板,整個現(xiàn)場有條不紊,讓人感到協(xié)調和諧。
隨著生產線的延伸,越靠后,“鋼鐵金剛”的完工程度越高,直到最后讓記者認出了它。來到這里,記者才知道,萬里鐵道線上奔馳的“和諧型”電力機車竟然是這樣制造出來的。而在眾多組裝的機車中,一臺天藍色的電力機車與眾不同又格外引人注目,再過一段時間等它完工后就將遠赴歐洲市場。
這就是中國北車集團大同電力機車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同車公司),我國重要的電力機車研發(fā)生產制造基地之一。
剛剛過去的2014年,正值同車公司建企60周年。這個由新中國自己設計、自己建設的第一座大型鐵路機車制造企業(yè),經歷了從蒸汽機車、內燃機車、電力機車直至現(xiàn)在的“和諧型”大功率電力機車的全部種類車型生產。從1954年建廠至今,同車公司已累計向共和國鐵路提供了將近1萬臺大馬力干線機車,這份殊榮同時也折射出新中國鐵路裝備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
在這個地處塞外古都的企業(yè)里,有著六千人的在職員工。如果再加上退休人員和員工家屬,差不多有四萬人居住在它附近的社區(qū)里,企業(yè)墻里墻外可謂形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小社會。這里很多員工的家庭都是三代工作和生活于此,直到現(xiàn)在,仍有很多員工子女在外讀完大學,依然首選回到這里開啟自己的職業(yè)生涯。與此同時,這家企業(yè)每年都吸引全國各地高校近百名的莘莘學子,放棄一線城市來到這里求職,選擇在黃土高原上安家落戶。
是什么讓它擁有如此的魅力?記者找到同車公司的企業(yè)高管,試圖得到答案。但他們說,更希望記者多采訪一下企業(yè)的勞動模范和先進標兵?!耙驗樗麄兪峭嚬镜募沽海瑳]有他們的默默無聞、任勞任怨,就不會有企業(yè)的今天。”他們介紹說,“當你真正融入一線員工中,就能感受到我們同車人的善良、真誠、勤奮、實干,也只有這樣才能把握住同車公司特有的‘前進’(歷史產品機車型號)精神,而這些都是鼓舞我們永遠前進的驅動力?!?/p>
在隨后的四天采訪中,記者參觀了同車公司落成不久的“廠史館”,拜訪了退休員工代表,更走入技術管理部門,下到生產一線班組,在崗位上采訪了多位同車公司的員工。他們中有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技術能手、全國優(yōu)秀共青團員……隨著采訪的深入,同車公司不平凡的發(fā)展歷程漸漸清晰,而這個企業(yè)的“前進”精神也一次又一次地震撼著記者。
“我們心中都有一個堅定的信念,一定要造出咱中國人自己的機車”
記者拜訪了曾經負責多本鐵路行業(yè)志書編撰工作的同車公司退休員工秦明山,拜讀了他主編的《同車老年》。言談中,仿佛時光倒流,一幅幅刻滿歲月痕跡的畫面,讓記者回到了那個激情似火的年代。
今年79歲高齡的秦明山,從建廠初期就來到這里,算得上是第一代同車人,對企業(yè)更有著特別的情感。
據他介紹,新中國剛成立時,鐵路系統(tǒng)面對的是一窮二白的爛攤子,自己根本不具備成規(guī)模制造機車車輛的能力。當時全國可統(tǒng)計的4069臺機車分別出自9個國家的30多家工廠,型號更多達198種,各種零件既匱乏也互不相通。也因此,中國被稱為“萬國機車博物館”。
“那個時候,我們就是講奉獻,祖國哪里需要我們就去哪里,哪里最艱苦我們就選哪里,就是希望能在新中國的建設中,貢獻自己的力量?!鼻孛魃秸f。當時他剛剛從大連機車制造學校畢業(yè),分配到山西大同,參加同車公司前身大同機車廠的建設。秦老回憶,當時坐著火車來大同,也不知道是哪國進口的老舊蒸汽機車和鐵皮車廂拉著他們西行,最快的時速也就是30多公里,火車走走停停了好幾天,遭的那份罪讓他至今難忘。
“但我們的心情又是無比激動的,能夠參與新中國第一個大型機車制造廠的興建,這份殊榮是我一輩子的驕傲?!?/p>
1954年8月16日,當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拉開帷幕之時,《人民日報》在頭版刊載了大同機車廠破土動工的消息,向世人正式宣告新中國加快鐵路裝備工業(yè)建設的決心。隨后,在古城大同的七峰山下、十里河畔,創(chuàng)業(yè)者們擠在殘垣斷壁的古廟里,在老鄉(xiāng)騰出的土炕上,從事繁忙的設計工作;轉業(yè)而來的戰(zhàn)士們,散去身上的硝煙,在他們曾經流血的地方開始了嶄新的建設工作;從其它鐵路工廠調來的能工巧匠們,懷著為建設新廠貢獻聰明才智的愿望,不舍晝夜地忘我勞動。
1959年12月26日,大同機車廠生產的第一臺和平型蒸汽機車試制成功。從此,新中國的機車裝備制造事業(yè)翻開了嶄新的一頁。在新機車下線的那一天,嘹亮的汽笛聲響徹長空,在場的同車人相擁而泣,這是幸福的淚水,是歡騰的淚水,中國人造出了屬于自己的機車!
“越是在困難面前,越是能激發(fā)我們前進的動力”
讓我們把時光再推回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期,建廠已三十多年的大同機車廠為祖國生產了5571臺大馬力干線蒸汽機車,配置在12個鐵路局的116個機務段,承擔了當時全國鐵路貨運量70%左右的運輸任務,成為世界上制造數量最多的蒸汽機車制造廠,被譽為“中國蒸汽機車的故鄉(xiāng)”。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宋述國,就是在這個時間進廠的。當年風華正茂的他,剛剛高中畢業(yè),算得上是第二代同車人,從父輩手中接過焊把,成為一名一線電焊工。他是幸運的。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一批油田和電廠的建設,使我國能源結構發(fā)生了革命性的變化,蒸汽機車逐步被更加先進的國產內燃、電力機車替代,陸續(xù)退出了歷史舞臺。這既為宋述國這一代同車人提供了夢寐以求的舞臺,同時也對他們提出了嚴峻的挑戰(zhàn)。
宋述國舉了一個非常好的例子?!罢羝麢C車可以說是‘粗、大、笨’,車體鋼板又硬又厚,焊工活兒講究的是結實耐用。內燃、電力機車則是‘高、尖、精’,車體鋼板僅有幾毫米,不但要把它焊好焊結實,更要焊得平順、漂亮!”
他還給記者講了這樣一個故事。那時候,工友們都喜歡帶著飯來上班,為的就是下班后不回家能在班組里再練一會兒技術。有一次,他和工友們下班一起練習一個難度較高的焊接手法,反復練習就是拿不下來,不知不覺折騰到了半夜,這讓大家很是沮喪。后來一工友說,這樣不行,不如去技術處問問技術員,聽說他們晚上也有人,碰碰運氣。就這樣,他們抱著試試看的想法跑到了工廠技術處??梢贿M門,卻讓他們吃了一驚。只見辦公室里僅有的兩臺計算機前也圍滿了技術人員,辦公桌邊上還打著地鋪。一問才知道,技術人員為了弄懂圖紙上的關鍵工序,輪流守著幾臺計算機進行模擬計算,用最大的效率學習,常常整宿不歸。
宋述國說,不止是他們電焊工,很多干蒸汽機車時拿慣扳手的鉗工、鉚工,為了轉產需要,轉行干起電工和接線工。下班后,大家都自覺去夜大學習電器組裝知識,為了牢記機車電氣線路圖,他們就用鐵絲勾畫出走線草圖,一遍遍模仿布線?!澳菚r候,碰見個工友,一攤開手,有老繭的是鉚工、焊工,有道道血口子的,一定是電工和接線工?!?/p>
正是有了這股子拼勁兒,從1992年起,大同機車工廠自主研制的韶山7型系列電力機車被陸續(xù)開發(fā)出來,工廠一躍成為我國第二大電力機車專業(yè)研發(fā)制造基地。
傾注工廠全體員工心血的0058號韶山7D型電力機車,首次亮相鐵道部新造機車質量展示會。“大同機車廠,第一名!”當部領導宣布成績后,在場的同車人再也忍不住了,大家相擁一起,歡呼鼓掌!“當消息傳回來時,我們家家都像過年一樣,奔走相告?!彼问鰢两襁€清楚地記得那一天。
正是對高品質的追求,“大同機車”被選為我國鐵路第五次、第六次大提速主型機車,最終成就國內直流電力機車領域40%的市場份額。歷經轉型的陣痛,“大同機車”又重新登上我國鐵路牽引裝備的頂峰。
“我們造出了世界最牛的機車”
2003年3月12日,大同機車廠改制為中國北車集團大同電力機車有限責任公司。
全國勞動模范王宏之前從沒有想到,他會和來自法國的專家一起共事,更沒有想到,要在他的手里打造出集多個世界之最的電力機車產品。
2005年起,同車公司開始引進法國阿爾斯通技術,肩負起引進國際一流技術,生產世界一流機車的重任。擁有嫻熟鉚工技術的王宏,被公司確定為機車底架試制的技術工人,一同參與試制的還有一名法方派來的技術指導人員,叫阿赫芒。他倆之間有一個較真的故事,至今傳為佳話。
開工第一天,王宏就給阿赫芒出了一個小難題。原來,與過去的產品不同,新型機車排障器安裝孔的數量是與之配套螺栓的一倍,那么多出來的孔是干什么用的?是圖紙有問題,還是原本的設計就如此?王宏拿著圖紙找到了阿赫芒,希望能從他那里得到答案。阿赫芒看看圖,又看看工件,隨后聳聳肩,兩手一攤表示自己也不清楚,并善意地提醒王宏,“這是設計師的事,操作人員只要把自己的活兒干好就行?!?/p>
外方那里沒收獲,但王宏的鉆勁兒上來了。下班后,他跑到下工序,仔細研究起排障器的安裝原理。通過測量、研究和比對分析,王宏明白了,“孔比螺栓多,看似無用,但實際上卻降低了排障器的組對難度,提高了組對效率,這樣的設計思路確實是高?!彼绔@至寶,當晚就將此法融匯在自己設計的幾套工裝里,多個難點問題迎刃而解。第二天,看著王宏一邊改工裝一邊解釋“多孔原理”,阿赫芒豎起了大拇指,“王先生,你是一個較真兒的朋友,我佩服你!”
與王宏相鄰車間的全國勞模南利軍,也是這樣的一線工人。他負責的是數控激光切割設備的操作。技術引進時,同車公司同步引進了一臺瑞士數控激光切割機。南利軍被選調到這臺設備上擔任第一操作者。比起過去的傳統(tǒng)火焰切割,這臺設備既先進又復雜。而且他還面臨一個尷尬的難題——設備說明書上所有的內容均是英文,而且跑遍各大書店,也沒有找到與激光切割相關的培訓教材。
“當時一看說明書,我的頭都發(fā)懵,不知道從哪里下手?!蹦侠娬f,“不過,車間領導不斷地鼓勵我,還專門為我聯(lián)系了公司這方面的技術專家一起攻關,這讓我信心大增?!睘榱藦氐渍鞣@臺機器,南利軍一邊虛心向廠家服務人員請教,一邊利用業(yè)余時間報考大專,自學英文。在設備安裝過程中,他主動幫助外方人員進行設備組裝,在設備調試中,他又查閱了大量英文參考書,將每一個參數都整得清清楚楚,并記錄在學習筆記本中。
激光組后來又陸續(xù)進口了瑞士、德國等不同國家的5臺激光切割機,都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數控切割設備。
現(xiàn)在,不管是哪國產的機器,操作起來多么復雜,只要在南利軍手里,他都能夠隨心所欲地指揮它們在鋼板上“跳舞”。不僅如此,激光組18名成員,全部都是南利軍帶出來的,現(xiàn)在都成為車間里的技術“大拿”和生產骨干,大家笑稱自己是南利軍的“徒子徒孫”,師出名門。
就像南利軍帶徒弟一樣,近幾年來,同車公司先后選送370名員工走出國門進行交流,回國后再通過接力培訓,整體培育出一支站在行業(yè)前端、具有廣闊視野的人才隊伍?!肮具€通過圍繞關鍵工序創(chuàng)建“金藍領”創(chuàng)新工作室,每周我都要專門安排時間過去,攻難關、帶徒弟也是我工作中的重要內容?!?014年,以南利軍命名的創(chuàng)新工作室成立,南利軍成為同車公司眾多“金藍領”創(chuàng)新工作室中的一名負責人。
2007年,由同車公司生產的和諧2型大功率交流傳動電力機車,作為主力車型加盟我國重載鐵路干線——大秦鐵路,隨后助力大秦鐵路年運量六破世界紀錄,世人驚嘆。而同車公司研制生產的和諧2B型、和諧2C型大功率交流傳動電力機車陸續(xù)成為我國京滬、京廣、隴海等鐵路干線貨運的絕對牽引主力,中國鐵路牽引機車的技術水平真正實現(xiàn)了與國際接軌。
“只有掌握了核心技術,才是真正掌握了行業(yè)話語權”
就在記者采訪的同時,一個好消息傳了過來,讓記者也激動不已。由同車公司承擔的自主研發(fā)我國最大軸重貨運電力機車項目取得重大突破,2臺同車公司最新研制生產的和諧2F型30噸軸重大功率電力機車在我國30噸軸重鐵路綜合試驗中發(fā)揮了決定性作用,全部試驗項目圓滿成功,該車也順利通過鐵路部門的評審。
當看到《新聞聯(lián)播》報道這一消息時,記者立即聯(lián)系到了同車公司這一車型主要設計師之一的青年設計師謝曲波。采訪那天,一見面讓記者頗感意外。坐在對面的小謝雖然年紀不大,卻是一名多個榮譽璀璨加身的先進典型。他不僅是同車公司的特等勞動模范,同時也是火車頭獎章獲得者。
1980年出生的謝曲波,算起來是第三代同車人,他的身上有著80后敢想、敢拼和不服輸的勁頭兒。
據小謝介紹,我國地大物博,機車運行線路長,期間要經過不同的氣候條件帶,西部多風沙、東部多雨雪,南北溫差變化大,國外機車罕有此方面的經驗。他在設計初期,不拘于現(xiàn)有行業(yè)技術,積極更新設計思路,同時還分赴各機務段,實地了解機車線路運用情況,將我國鐵路路情路況綜合分析,融入設計中,使新型機車能夠完全滿足不同環(huán)境的長大距離運用。
牽引系統(tǒng)和網絡控制系統(tǒng)是電力機車的“心臟”和“大腦”,也是核心技術中的核心,過去一直依賴進口。中國北車作出了由同車公司牽頭,聯(lián)合中國北車其它幾家企業(yè)共同展開攻關,自主研發(fā)國產機車牽引系統(tǒng)和網絡控制系統(tǒng),即“北車心”的戰(zhàn)略決策。
謝曲波成為這個團隊中的一員。作為主機企業(yè)設計師,在機車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中,他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上深入研究,提出電氣控制原理,和兄弟企業(yè)設計人員一起對機車牽引控制技術反復論證、修改和試驗。在機車試制中,他一頭扎進試制現(xiàn)場,將機車調試臺位當成了現(xiàn)場辦公室,和工人師傅們一起全程參與試制?!澳莻€時候我們都知道,找小謝不用來辦公室,直接去現(xiàn)場,他肯定在那里?!蓖聜冞@樣說。
正是憑借強有力的責任心,以謝曲波為代表的同車公司技術人員們拿下了核心技術的一個又一個高地,不斷地收獲豐碩成果。2012年底,由同車公司牽頭組織實施,裝配“北車心”系統(tǒng)的自主化新型和諧2型電力機車宣告誕生,一舉打破國外核心技術的壟斷。謝曲波來不及慶功,又全身心投入到機車赴段試驗中,一走就是5個多月,以至于在次年的公司勞模表彰大會上,只好由部門領導替他上臺領獎。
“小謝正在機務段工作,他感謝公司對他的厚愛,但他說試驗現(xiàn)場更需要他?!碑敳块T領導解釋后,全場先是沉寂了兩秒鐘,隨后,又爆發(fā)出雷鳴般的掌聲,經久不息,全體與會人員用這種方式,表達對最可愛的人的深深敬意。
2013年,裝載“北車心”系統(tǒng)的同車公司新型和諧2型電力機車試驗取得圓滿成功,隨即投入大批量生產和投用。在一年的時間里,該型機車迅速入主中原鐵路、西部鐵路以及進京大通道的豐沙鐵路,成為我國鐵路貨運牽引的生力軍。2014年,由同車公司作為主機企業(yè)牽頭負責的“和諧2型系列電力機車平臺關鍵技術開發(fā)及應用”科研項目,問鼎中國鐵道行業(yè)最高獎。在今年春運期間,同車公司自主研制的新型和諧2型電力機車,實現(xiàn)在7個運輸最繁忙的一線城市機務段“零”機破運用(“機破”為檢驗機車故障數據的專業(yè)詞),全面收獲客戶好評。至此,同車公司和諧2型系列電力機車,憑借先進的技術、穩(wěn)定的性能和在機車運用成本方面的絕對優(yōu)勢,光榮綻放市場,叫響“大同機車”的品牌。
記者還想再和謝曲波好好聊一聊,卻發(fā)現(xiàn)他一直在看表,原來正是文章開頭所提到的那臺正在組裝中的天藍色電力機車讓他牽掛不已?!皩嵲诓缓靡馑?,那臺機車是我們出口歐洲的電力機車,意義重大。”小謝介紹說,2011年,正是憑借技術上的優(yōu)勢,同車公司成功獲得了白俄羅斯鐵路12臺大功率電力機車訂單,首開我國大功率電力機車出口歐洲市場的先河。兩年來,這批機車表現(xiàn)非常出色,歐洲客戶在大加贊賞的同時又向同車公司追訂了18臺機車訂單。那臺天藍色的機車正是這第二單中的首臺車,他必須到現(xiàn)場,隨時提供技術服務,確保合同按期兌現(xiàn)。
聽到這里,記者趕緊結束了采訪?!拔移鋵嵕褪且幻胀ǖ募夹g員,老師您可以多采訪采訪我們的一線員工,他們的故事比我要精彩?!毙≈x不好意思地連著道歉,一邊小跑著一邊和記者揮手告別。
四天的采訪中,記者結識了同車公司十多位優(yōu)秀的員工代表,如全國技術能手、機車調試工藝員成鵬飛;全國“五一”巾幗標兵、焊接技術工藝員呂純潔;全國青年崗位能手、數控加工中心操作工鄧立強;全國優(yōu)秀共青團員、女電焊工楊華;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數控焊接機器人操作工祁衛(wèi)東等等。
面對記者的采訪,他們有的憨厚一笑,有的不善言談。他們可能有很多的故事,但沒有覺得自己有多么了不起,認為自己僅僅是做了應該做的事而已。但就是這樣普普通通的人,心系中國的鐵路裝備制造業(yè),用自己的默默無聞和兢兢業(yè)業(yè),為祖國的建設奉獻著青春,流淌著汗水。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貢獻,用自強誠信、創(chuàng)新前進的企業(yè)精神,展現(xiàn)著一代代同車人的風采,詮釋著責任與擔當,更書寫著“中國創(chuàng)造”的品牌驕傲!
采訪結束后,記者乘車返京。車過河北陽原,不遠處并行的大秦鐵路上,一列長達2千米的萬噸鋼鐵巨龍正在行進?!褒堫^”被記者一眼認出,正是同車公司的“火車頭”。靚麗的身姿、疾馳的身影,讓記者再一次想起那濃縮在企業(yè)發(fā)展的畫卷中,一段段發(fā)生在勞模和標兵身上的故事,它們將會在記者的記憶中深存,歷久而彌新。
責任編輯 陳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