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麗芬
【摘 要】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影響了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必須采取相應的對策解決這些問題,才能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小這語文教學 ? ?有效性 ? ?對策
近幾年來,通過實施新課程改革,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得到了不斷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如教學目標不切實際、學生學習興趣不濃、教學方法落后低效、師生之間缺乏互動、課堂時間效能不高等,影響了教學有效性的提高。針對這些問題,必須采取相應的解決對策,進一步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一、切合學生實際,制定有效的教學目標
理論和實踐都證明:有效的教學必先具備有效的教學目標。有效的教學目標必須完全切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要依據(jù)新課程標準,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深入調查、研究,從小學生的實際和需求出發(fā),精心創(chuàng)設、科學制定實效、高效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既要重視學生對語文知識的適度掌握,更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教學目標還要有一定的層次,即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結構、學習水平、學習動機等差異,制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如在設計《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課程教學目標時,可以這樣定位:①通過各種方式的朗讀訓練,使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大自然的奧秘和情趣;②把課文中已掌握辨別方向的方法教給學生,學習課文還未掌握的辨別方向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事物的意識;③學有余力的同學可以通過拓展了解更多的辨別方向的方法。通過制定與各層次學生的實際可能性相協(xié)調的分層遞進教學目標,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個性化要求,使學生從自身基礎出發(fā),主動學習、輕松學習、愉快學習,教學效率即可大幅度提高。
二、優(yōu)化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帶著興趣學習是教學的一個最簡單的有效法則。要以學生樂學為出發(fā)點,創(chuàng)造良好的情境,充分挖掘趣味資源,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寓教于樂,引領學生走進教材,走進學生的精神世界,讓學生全身心參與其中,讓課堂充滿趣味,煥發(fā)出課堂生命活力,彰顯出語文這門美麗的藝術。在教學過程中,在加強基本功訓練的基礎上,要運用多種方法,或直觀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設懸念,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科學、合理、優(yōu)良的教學情境,激發(fā)他們的閱讀欲望和動機,創(chuàng)造“我想學”“我要學”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游戲中學習,千方百計地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學習熱情,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在教學《草原》這篇課文時,我找來草原圖片和資料與學生一同欣賞,讓廣袤的草原呈現(xiàn)在孩子們眼前,然后提問:“面對美麗的草原,你想說些什么?”孩子們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通過激發(fā)學生興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也就“變苦為樂”。
三、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新課標倡導:“要構建自主、開放、探究的學習方式?!币鶕?jù)不同課文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學習起點、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教學的目標與內容,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方法,引導學生以積極主動的心態(tài)投入學習,變過去的被動聽講為主動學習,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靈活性,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獲得課堂最高的效益。要積極推進學生合作學習的方法,幾個學生組成一個學習小組,遇到問題時進行合作學習討論,老師進行相關的指導,對提高學習效果很有幫助。也可以在課堂上、考試中進行PK,哪個小組成績好,哪個小組就可以獲得“流動紅旗”等表彰、獎勵,每個學期看哪個小組保留的流動紅旗時間長,就評為最佳學習小組。這樣讓學生對學習更有動力,學習自然更加主動,教學效果自然就會提高。
四、加強師生互動,營造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
新課標倡導:“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币虼耍處熞鹬貙W生的情感體驗,正視學生之間的差異,關愛學生,加強與學生溝通,及時了解、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和問題,增強師生之間的感情,與學生建立起融洽、和諧的關系,讓學生更加喜歡老師,喜歡語文課,這樣,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升。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揚民主教學思想,在課堂上增加更多的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始終擁有安全、自由、開放的心境,投入到學習之中。如在教《十六年前的回憶》一文時,先讓學生給老師提問題,看誰提的問題有價值,能難倒老師。話音剛落,學生便忙著翻書。不一會兒功夫,他們就提出一個個問題。如:“作者當時那么小,為什么膽量那么大?”“老師,你知道李大釗的大兒子到哪里去了嗎?”……聽了學生的提問,筆者不但感受到他們對課文的理解正在深入,而且體會到他們與教師的距離正在縮短,教學效果也正在逐步提高。
五、優(yōu)化時間管理,向40分鐘要效率
要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時間管理,充分發(fā)揮有限教學時間的綜合效能。一是要把課堂規(guī)定的學習時間和學生自主學習時間、教學時間的統(tǒng)一性與學生的自主性有機結合起來,增加學生自我選擇、自主學習的機會,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二是提高課堂實用時間和學術學習時間的比率。通過提高教學水平和知識有效性等,最大限度地減少課堂時間損耗,增加課堂學習的實用時間和學術學習時間,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同時,把課堂教學時間與教學目標、內容等因素聯(lián)系起來,進行科學合理分配,以不同教學組織形式完成各項課堂教學目標任務。
【參考文獻】
[1]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M].2001.
[2] 張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