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偉
針對中職學生心理健康存在的問題,作為國家重點職業(yè)中學,我校積極開展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規(guī)范制度、搭建平臺、開拓渠道,構建獨具特色的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其中在語文等學科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筆者談一談自己如何在語文課堂上注重心理健康“全時段覆蓋全體學生”的問題。
一、課堂上強化民主和主人翁精神
1.上好第一課,為建立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奠定心理基礎
我采取焦點短程療法,全面了解或個別談話,調(diào)查學生對語文學科的態(tài)度,發(fā)現(xiàn)他們要么是厭學而不努力,要么是覺得學了也不當飯吃,要學的話,就看喜歡不喜歡教自己的語文老師。這顯然涉及了師生關系的問題。我決定上好第一節(jié)語文課,起好“首因效應”,為學生留下親和、民主、可愛、可敬的語文老師形象。比如我教學的2014屆服裝園林班,是兩個專業(yè)融合的班級。第一節(jié)課,我做了充分準備,采取跟他們共同交心、討論的辦法,打開第一冊職高語文課本,跟他們一起探討職高語文的特點、為什么要學習語文、學習職高語文的秘籍(方法),并希望學生以及我對語文課堂應該有怎樣的要求等等。結果學生非常高興,認為我非常民主,和藹可親,又有水平,我和課本與學生的關系很快拉近了。
2.凡涉及學習的事,采取民主辦法,鞏固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多征求學生的意見,把他們作為學習的主人,并打造他們的主人翁精神。
因為職高生最不喜歡老師搞獨裁,不然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我以前在職高教學中嘗過苦頭,就是因為違背了學生的心理需求。職高生已經(jīng)是大半個成人了,有他們的思想和主張,對他們,教師應充分尊重。記得有一次上午第四節(jié)課,我們班級的學生要提前15分鐘放學,我就征求大家的意見,是準時下課,還是把剩下的內(nèi)容上完。個別學生就說下課了,大部分都說上完了再下課,并且在催促我上。個別學生的意見我也不能夠忽視。于是我就說,咱們來個民主表決,先民主后集中,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結果所有學生從集體觀念上表示無異議。類似的情況都使我體會到,做足看似不重要的心理功夫,其實就是讓學生做語文學習的主人,這樣,職高語文教學就成功了一半。
二、注重教學中的情感和行為體驗
1.通過老師引導,突出情感體驗
我十分注重強化語文審美的情感體驗。職高教材課文不乏自然美、生命美、哲理美、人性美的詩歌或文章,我充分利用語文教材中美的德育因素,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分解和組合,激發(fā)了學生內(nèi)心的情感體驗,讓學生體驗到了積極向上的審美情感。比如在給學生上了《春夜洛城聞笛》這首詩后,我有一個很大的體會,那就是在古典詩詞教學中誦讀的重要性。中職學生學習古詩文,強調(diào)從誦讀開始,在誦讀的基礎上進一步精讀,在精讀中抓住里面富有表現(xiàn)力的詞句進一步感受意境。記得一位語文老師曾說過:“讀一首好詩,相當于聆聽一首美妙的旋律;讀一首好詩,相當于欣賞一幅悅耳的圖畫;讀一首好詩,相當于與一位藝術家促膝談心?!蔽覍Υ耸巧钣畜w會的?!吨新氄Z文教學新大綱》在基礎模塊、職業(yè)模塊、拓展模塊中對閱讀分別提出了相應的要求,無一例外都強調(diào)了一個“讀”字。
2.通過互動交流,強化思考體驗
我認為,在職高語文教學中,互動交流不但是一種民主式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更重要的是一種重要的行為療法。所以我在進行語文教學中,主要采用小組合作、討論質疑、自主學習等方式。例如我教《完璧歸趙》時,以介紹司馬遷忍辱負重著《史記》,談到海倫、張海迪等很多身殘志堅的感人事跡,談到屈原、左丘明等人物能化悲痛為力量,發(fā)奮有為,在更高水平上求得心理平衡。于是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思考,我們以后在學習或工作中被誤解、批評時,心中感到委屈、煩惱,應怎么辦?結果各個小組都得出了自己的觀點,包括不能自暴自棄,必須善解他人、原諒他人。認為人生在世,或多或少總會遭受挫折、失敗與打擊,因而必須善處逆境;認為當我們有痛苦時,想想那些處境比我們更糟糕的人,想想他們?nèi)绾卧谀婢持嗅绕鸬模覀儠兴形?。課堂上,我還采用多種形式促進“生生”交流。例如在說話訓練中,讓同桌互說、相互補充,在說完以后,讓學生推薦自己認為說得好的同桌說給全班同學聽。這無疑對營造良好的群體心理氛圍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
3.通過主動表達,強化實踐體驗
一是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語言表達中。比如我利用課前三分鐘講故事的形式,讓全班人人參與,并且以小組形式進行比賽,看哪個小組成員講得最好,結果學生大多講得都不錯,很成功。
二是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寫作教學中。中職生與其他學生一樣,除了應用寫作,寫作教學主要寫日記、寫作文。我就借用學生愛上QQ的習慣,強化其表達行為,矯正其不健康心理。比如鼓勵他們寫日志,強調(diào)他們在日志中要勇于講真話、抒真情,充分宣泄自己的情感,真正實現(xiàn)“我手寫我心”的理想寫作狀態(tài);并且要求他們在真實再現(xiàn)自我的同時,學會反思,學會換位思考,不斷地認識自我,不斷地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而不是泄私憤。我在作文命題時,還注意適當擬制一些與職業(yè)和心理健康密切相關的如《誠信》《自信》《理想》《善待嫉妒》等題目,幫助他們在內(nèi)心體驗正確的人生觀與世界觀,同時矯正他們的心理。
目前,我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就主要做了這些,以后還將在廣泛的實踐中深入研究這一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