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鳳
長期以來,提起作文絕大部分學生都感到是件痛苦的事,怎能讓學生感到不痛苦呢?學語文本來就讓學生感到是“吃雞肋”,一周兩節(jié)課的苦悶單調(diào)的、沒有新意的、沒有盡頭的寫作更讓學生感到苦不堪言,學生的主體意識沉睡在緊閉的鐵籠子里,自覺地以被動配合學習作為優(yōu)秀的標準,不能主動地感悟外面有個多么精彩的
的世界,也就沒有了靈感的來源,沒有了自己的精神家園,言不由衷的寫作怎能不痛苦呢!
“快樂作文”,是指在作文教學中教師以參與者、交流者、促進者的身份出現(xiàn)在學生之中,采用開放式教學方法,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一個快樂的寫作天地,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放飛自由的翅膀,翱翔于創(chuàng)新的天空,引領(lǐng)學生走進快樂作文世界。
具體內(nèi)容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學生快樂地“說”,教師用心地“聽”
學語文,是從“說”開始的,快樂地“說”直接激勵著學生快樂地寫??谡Z表達、交流、口頭作文,不但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想象,鍛煉學生的口才,而且能讓師與生之間的思維聯(lián)網(wǎng)、交融。在融合和諧投入的氛圍中,學生自我意識得到了強化,自我風采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每堂課的前十分鐘可設(shè)計為“說話演講訓練”,學生輪流參加,可說名言警句,可設(shè)專題討論,可說精美片段,可談生活感受,可講故事笑話,可頌詩詞歌賦,可開小辯論會,隨意性、開放性強。學生敢于、樂于、善于主動體驗,重過程淡化結(jié)論。教師應善于傾聽,“沉默是金”,因為傾聽也是一門藝術(shù),在學生說的過程中,教師應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傾聽學生需求的呼聲,感受其感情脈搏的跳動,用心與學生交流,讓學生感到表現(xiàn)之樂、尊重之樂、賞識之樂、宣泄之樂。
作文寫作之前,也可通過“說”的形式讓學生加深對生活的體驗,為寫作之樂做好材料情感等方面的準備。
二、學生快樂地“寫”,教師積極地“導”
1.讓學生想自己所想,寫自己樂寫。寫作是一種心靈的傾吐,所以必須要凸顯學生在寫作中的主體地位,強調(diào)學生寫作的主動性和社會性,讓學生自己去體悟、去醞釀、去有創(chuàng)意、有個性地表達。教師的角色則是學生情感的激發(fā)者和反應者。在教學中,允許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自定所要達到的寫作目標。如文體的選擇、表現(xiàn)手法的運用等,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和自主意識??荚囎魑闹亟Y(jié)果,平時作文重過程,如果學生平時不想寫,又怎么能達到提高寫作能力的目的呢?因此保證學生的寫作自由,倡導自由作文十分必要。教師應以寬廣的胸懷容納學生的“百家爭鳴”,并提供寫作的情境和話題。
2.引導學生關(guān)注生活,激發(fā)寫作欲望,給學生的作文注入鮮活之水。學生作文空洞膚淺,根本原因是遠離了作文的源泉——生活。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每個側(cè)面都演繹著酸甜苦辣,寫作怎能無話可說?!反之,作文不也是讓生活更精彩嗎?在寫作時引導學生做到“三真”——說真話、寫真事、抒真情。引導學生關(guān)注生活,關(guān)注社會,關(guān)注自己心靈細微的變化,參與實踐活動,增強學生主體意識,豐富主體感受。多寫真情日記、生活雜感,作文與生活與思想相融,生活有酸甜苦辣,寫作也需筆耕墨耘,辛苦開辟的是自己的精神家園,所以學生在此過程中嘗到了踏踏實實做人,真真實實作文,快快樂樂耕耘的滋味。
三、教師靈活地“批”,學生快樂地“評”
因為是用心寫的作文,學生便期望能“討個說法”,批改講評顯得尤為重要。評價學生的作文,要掌握一個尺度,就是不僅要評出水平,而且要反映出學生的進步,尊重學生的寫作個性,看重學生的自我表現(xiàn)。教師應是學生作品的忠實讀者和客觀的評論家,讓學生能感知到老師對自己的關(guān)注與期望。學生在找到不足的同時,更能找到老師的鼓舞,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寫作動機,教師還要重視作文的課堂講評,因為這是信息反饋、提高寫作水平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講評的類型可多種多樣,無論哪種方式,都要注重學生的參與。參與的方法多種多樣,如個人互評、小組評、集體評、自我評,接受哪種意見由作者自己決定。我尤其主張“沙龍”式的作文講評,就一個作文題或一篇作文展開廣泛對話。學生在此過程中就成為主體,因而非常投入,學生在參與評改中完善了自我,“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切實有所收益而非流于形式,比單方面灌輸寫作的概念和理論要鮮活得多,有效得多。
四、學生快樂地“讀、賞”,教師適時地“薦”
讀寫自古是一家,會拿來才會提高創(chuàng)新。為了讓作文不再是件“苦差使”,必須強調(diào)讀寫積累,在積累的基礎(chǔ)上點燃創(chuàng)作的靈感。除不健康的讀物外,學生所讀之物不宜限定,于泛讀之中增加知識,開闊思路,培養(yǎng)獨特視角;于精讀中體味精妙之筆、靈動之氣,提升寫作功力。我尤其主張大聲朗讀,每天至少大聲朗讀一篇好文章,細細品味享受,長期堅持一定收益頗豐。教師要積極薦讀那些教人知識、悅?cè)诵郧?、給人美感的各類作品,讓學生從中汲取豐富的營養(yǎng),真正使生活成為寫作的內(nèi)容。
總之,當寫作成為一件樂事,語文教學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參考文獻:
周雪莉.淺談快樂作文教學[J].中學語文,2012(12).
?誗編輯 李 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