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暉
安徽蚌埠懷遠縣火星小學的小強今年十二歲,正上六年級。今年五一前,家長得知,小強經常從家里偷拿錢“進貢”給副班長小J,這些年已有數千元。孩子說,小J被班主任授予檢查作業(yè)和背書的權力,如果不給錢,就不能通過檢查,甚至還會被逼喝尿和吃糞便。為證實兒子所說,小強的母親挨個走訪其他幾名學生,得到的答案驚人相似。目前,當地教育局及公安機關已介入調查,涉事該校校長和班主任已被停職。
這起事件令人震驚之處在于,該小學班級幾乎囊括了所有成人社會的不良現(xiàn)象:權力尋租、弱肉強食、欺騙、謊言、暴力、告密……而且某些手段的惡劣程度比成人社會更甚,像逼同學喝尿吃糞便這種事情,除非是黑社會,否則一般成年人也很難做出來。
學校管理出了什么問題?班主任對副班長的劣行從未耳聞嗎?小J的父母是怎么教育這個孩子的?這一事件令人不禁追問:孩子們是怎么變成現(xiàn)在這個樣子的?那些屈服于小J“威權”長達數年的孩子們?yōu)槭裁磸膩頉]有想到過反抗?相信不是老師授意副班長欺凌同學,也不可能是父母刻意去教孩子怎么“索賄”。然而就是在這種“沒人教壞”的情況下,一個小學班級竟然自動呈現(xiàn)出“叢林社會”的諸多特征,這是最令人感到驚恐的地方。
我們經常說孩子是單純的,其實不然。孩子的世界遠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復雜。人類天性中所固有的“惡”的一面,比如自私、貪婪、欺軟怕硬等,在我們的孩子身上,一點兒都不比“善”的因子少。受制于法律法規(guī)、公序良俗等,成年人作惡通常有底線,而孩子很少考慮后果,因此,當其“性惡”的一面顯露出來時,往往更加聳人聽聞,這已被諸多校園暴力事件所證明。
孩子道德水平的提升,更多的不是靠在課堂用耳朵聽,而是在生活中用眼睛看,成人社會的行為準則,往往會被孩子所效仿,并內化為一種自覺。遺憾的是,成人社會所呈現(xiàn)在孩子們面前的一切,并不都是美好的——生活中一些人因為手握權力而趾高氣揚,而更多的人因為畏懼權力而唯唯諾諾。因此,當老師授予副班長檢查作業(yè)的權力和相應的懲罰權力時,實際上相當于對這個孩子進行了“權力意識”的啟蒙,也相當于告訴其他孩子只能對副班長唯命是從。
我們沒有教孩子“學壞”,而孩子卻“變壞”了,問題更多地出在我們自己身上。所以,孩子的“惡”也是我們的“惡”,不要問孩子怎么了,而要問我們自己怎么了。要想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只能從我們自身做起——努力讓我們的孩子看到,這是一個公平競爭而非弱肉強食的社會,是一個權利彰顯尊嚴而非權力主導一切的社會。我們的現(xiàn)在,就是孩子的未來,就是這個國家的未來。
【原載2015年5月9日《春城晚報·春城時評》】
插圖 / 校園暴力 / 佚 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