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把“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確定為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重要方針,對從嚴黨員管理進行了部署。近年來,土右旗立足于基層黨員隊伍實際,緊緊抓住黨員管理這個重點,逐步建立起一套不合格黨員退出機制工作法,于2014年作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特色動作,在全旗560個基層黨組織中集中推進,以細的措施、嚴的程序、實的成效暢通了黨員“出口關(guān)”。機制實施以來,全旗共評定不合格黨員208名,其中,清退黨員57名。
實施背景
土右旗農(nóng)村(社區(qū))黨員總量較大,近年來,隨著黨員流動性的增大以及管理方法的缺失,致使有些黨員出現(xiàn)不履行義務,不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甚至違法亂紀、違反社會公德等不合格現(xiàn)象,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基層黨組織和群眾對此反映強烈,必須采取對策加以解決。同時,形勢的變化對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長效的不合格黨員退出機制、常態(tài)的黨員管理機制是基礎保障和根本動力,這些長效常態(tài)機制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探索實踐和經(jīng)驗積累,推動開創(chuàng)基層黨建新局面。基于以上原因,土右旗委以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引,及時適應黨內(nèi)新形勢新要求,把中央、自治區(qū)黨委和包頭市委關(guān)于加強黨員管理的安排部署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抓實抓好,確保與上級黨委思想一致、行動合拍。
主要做法
緊緊圍繞黨內(nèi)組織生活制度,以民主評議黨員為中心和主要抓手,堅持“夯實基礎與分步推進相結(jié)合、民主評議與認定審批相結(jié)合、嚴格程序與穩(wěn)妥慎重相結(jié)合”的原則,建立不合格黨員退出機制,確保步驟不亂、程序不減、規(guī)范嚴密。
一是排查摸底、思想動員,為民主評議黨員奠定基礎。針對黨員流動性大、信息變化快、組織關(guān)系“人地”分離等管理難題,對全旗13535名黨員的基本信息進行了深入細致地排查摸底。在認真理順黨員組織關(guān)系、重新整理黨員黨籍檔案的基礎上,按照在職、流動、困難等類別對黨員進行分類建庫管理,建立了數(shù)據(jù)庫定期更新制度。深入思想動員,加大對不合格黨員退出機制重要意義、方法步驟以及相關(guān)黨內(nèi)政策法規(guī)的宣傳,細化和公示黨員10項合格標準和28項不合格標準,分層組織基層黨組織書記、黨務工作人員和黨員開展培訓教育,確保黨員知曉率100%,有效營造了建立不合格黨員退出機制的良好氛圍。
二是知情提議、倒向篩查,為民主評議黨員提供依據(jù)。重點采取“知情提議”的方式,通過公示、發(fā)放征求意見表、公布征求意見電話和設置意見反饋箱等方式,廣泛收集知情群眾對每名黨員的意見,掌握現(xiàn)實表現(xiàn),形成黨組織對黨員真實客觀的綜合評價意見;采取上級黨組織提議、10人以上黨員或群眾代表提議、支委會集體研究提議不合格黨員等方式,掌握不合格黨員初步名單及事實依據(jù)。聯(lián)合旗紀委、公安局、檢察院、法院等執(zhí)紀執(zhí)法部門,對存在違法違紀、違反社會公德等行為的黨員進行嚴密篩查,通過逐級向下反饋,確保各級黨組織對黨員情況查得明、找得準,暢通了黨員信息共享渠道,為民主評議黨員和處理不合格黨員提供了有力依據(jù)。同時,對違法違紀不合格黨員及時進行紀律處分,有效避免了黨內(nèi)紀律處分與組織處理相互代替、混為一談,保證了能夠“按章處置”不合格黨員。
三是嚴格程序、突出民主,規(guī)范不合格黨員組織處理。充分發(fā)揮黨員和群眾民主監(jiān)督作用,著力開展民主評議活動。首先,要求黨員親自撰寫黨性分析材料,在會上進行自我黨性分析。其次,組織與會黨員和不少于應到會黨員人數(shù)50%的群眾代表進行互評,黨組織書記宣讀前期掌握情況和對每名黨員的綜合評價意見,重申黨員合格與不合格標準。第三,通過無記名投票的方式對在冊黨員進行民主測評?;顒又?,全旗12000余名黨員和5300余名群眾代表參與了民主評議。在對黨員合格與否等次的認定上,主要看民主測評合格票數(shù)是否達到60%,參照不合格標準和支委會綜合評價意見綜合認定。對評出的不合格黨員,按照“堅持標準、立足教育、區(qū)別對待、綜合治理”的原則,給予限期改正、勸退出黨和黨內(nèi)除名3種組織處理,今年給予限期改正的125名,勸退出黨的11名,黨內(nèi)除名的32名。采取黨支部上報決議、黨(工)委審批、旗委組織部審核反饋“三級認定”審批的方式,自下而上層層把關(guān),確保了評定程序規(guī)范嚴密、處理結(jié)果公平合理。
四是明確方向,找準載體,建立不合格黨員退出長效機制。以健全完善黨員管理制度為載體,切實形成不合格黨員退出的長效機制。實施黨員身份證管理制度,制作了黨員身份證,制定了《土右旗黨員身份證發(fā)放管理使用辦法》,通過身份認定和證件管理,有效提高了黨員的榮譽感和參加組織生活的積極性。建立黨員積分制管理制度,充分發(fā)揮基層黨組織在管理、監(jiān)督、考核黨員中的重要作用,制定出臺了《土右旗黨員積分制管理辦法實施方案》,從細化黨員應履行的權(quán)利和義務入手,采取百分制形式量化黨員日常行為積分,結(jié)合年底民主評議活動,通過加權(quán)計分對黨員進行等次評定,對不合格黨員進行組織處理。
工作成效
一是深化了從嚴治黨的思想觀念。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緊密結(jié)合,通過在基層黨組織中集中學習教育和宣傳培訓、在全社會范圍內(nèi)征求群眾意見、在處置不合格黨員過程中建章立制,有力推動了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的有機結(jié)合和落實。特別是處理了一批不合格黨員后,給所有黨員上了一堂生動的“警示課”,使黨員們有壓力有動力,提高了黨性意識。同時,從征求意見、知情提議到民主評議、公示監(jiān)督,全程讓群眾參與其中并給予廣泛關(guān)注,在全旗范圍內(nèi)形成了從嚴治黨的良好社會氛圍。
二是形成了黨員管理的新機制。機制實施中,形成了黨員信息定期更新和建庫管理、身份證管理、積分制管理等制度機制,有效解決了基層黨員信息難掌握、隊伍難管理、等次難界定、作用難發(fā)揮等突出問題,實現(xiàn)了“三有四無”的目標,即有黨員身份證、有日常積分臺賬、有聯(lián)系和參加活動記錄,無組織關(guān)系不順、無聯(lián)系不上、無沒有特殊理由不參加組織生活、無不合格未處理的黨員。今年,在推行黨員干部聯(lián)系服務群眾“456”工作法及在職黨員進社區(qū)、黨員志愿服務等活動中,廣大黨員共為群眾辦好事實事9800余件,得到群眾的一致好評。
三是開創(chuàng)了基層組織建設的新局面。通過建立不合格黨員退出機制,推動了基層黨組織嚴格落實“三會一課”、黨員定期匯報、民主評議黨員等組織生活制度。特別是自上而下把實施不合格黨員退出機制納入基層黨建工作考評體系,列為對基層黨組織的“一票否決”考評指標,促進了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的落實。機制實施以來,全旗600余個基層黨組織均能高效落實黨內(nèi)生活制度,90%以上黨員能夠按時參加組織生活,提高了黨內(nèi)民主議事決策水平。今年, 在推行“456”工作法中,全旗各級基層黨組織共為群眾專辦民情事項2406件,有力推進了服務型黨組織建設。
幾點啟示
一是要始終堅持“能進”與“能出”有機結(jié)合。沒有雜質(zhì)的“鋼”才是好鋼,要鍛造“好鋼”,把好“入口”和暢通“出口”同等重要。只有堅持兩者有機結(jié)合,才能逐步改善黨員隊伍結(jié)構(gòu)。
二是要始終堅持“管黨”與“治黨”深度融合。管好治好基層黨組織與基層黨員隊伍,兩者相輔相成。其中,發(fā)揮基層黨組織作用和落實組織生活制度是前提,只有這樣,才能推動不合格黨員退出機制“落地生根”。
三是要始終堅持“實踐”與“探索”齊頭并進。加強黨員隊伍管理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長期的實踐過程才能取得實效。必須形成務實管用的長效機制,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探索經(jīng)驗,健全完善制度鏈條,推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
(土右旗委組織部供稿)
(責任編輯/劉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