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堅茹
摘 要:在我校,一群現(xiàn)代都市里的孩子,正在被一種古老而神奇的藝術形式——雕刻肥皂深深打動,如癡如醉地徜徉在這絢爛的傳統(tǒng)藝術海洋之中。一雙雙“上帝之手”正在創(chuàng)造出一件件撼動人心的藝術作品,讓你、讓我、讓我們的心靈毫不遲疑地一次又一次滌蕩在這一片海洋里。
關鍵詞:肥皂雕刻;特色;探究
玉雕,是中國最古老的雕刻品種之一,在中國古代,玉被當作美好品物的標志和君子風范的象征,玉雕的品種很多,主要有人物、器具、鳥獸、花卉等大件作品,也有別針、戒指、印章、飾物等小件作品。中國的玉雕作品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美術課上教研組將玉石文化作為美術題材,開發(fā)了以肥皂為載體的美術材料,結(jié)合學校實行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題活動,讓學生用美術的心去感受、體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與歷史的厚重,同時,運用符合美學的原理創(chuàng)新本土文化,形成了學校一道獨特的“玉石文化”風景線。
一、肥皂雕刻內(nèi)容的選擇與構思
“弘揚民族藝術,傳承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動力,也是一個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源泉。優(yōu)秀的民族藝術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的重要體現(xiàn),在歷史文明長河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博大精深的玉石文化受小學生自身的知識、閱歷以及經(jīng)驗的限制,對小學生來說,有一定程度的隔閡和難度。因此,我首先讓學生去認識大家耳熟能詳?shù)挠竦褡髌罚院褪翔?、玉琮、玉圭、獸面紋玉璜、玉璽等為切入口,讓學生對玉石文化做初步了解,做到對雕刻形式心中有數(shù)。其次帶領學生分小組做“玉石文化知識PPT競賽”。
由此讓學生更加了解中國的玉石文化,從中獲得豐富的創(chuàng)作素材和靈感。競賽后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理解,選擇自己所要創(chuàng)作的素材和內(nèi)容。如何巧妙地表達學生探尋玉石文化,雕刻玉石這一過程,內(nèi)容的確定、構圖的安排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充分尊重學生的基礎上,反復推敲,最后以“雕刻肥皂”來呈現(xiàn)學生探究中國玉石文化的整個學習過程,讓作品在視覺語言上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二、肥皂雕刻材質(zhì)的利用與美感
四年級的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對美術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對美術興趣濃厚,渴望有專業(yè)性的知識滲透,所以,求新異、求綜合、求探究成為美術教學的新思路。玉石雕刻所需的材料、工藝與工具以及學生的家庭經(jīng)濟條件等方面的制約,選擇原石雕刻對學生來說是望塵莫及的。因此,創(chuàng)作之初,教師首要考慮的是如何降低學生的學習成本。什么樣的材料既能體現(xiàn)玉雕,又經(jīng)濟實惠呢?我們洗衣用的透明皂、洗臉用的手工皂有綠色、黃色、白色等。通過刀刻、穿孔、打磨酷似玉雕的制作工藝,讓這些“玉雕”鮮活起來。
三、肥皂雕刻凸顯形象色彩之美
選用綠色透明皂是肥皂雕刻的另一突出特征。整個肥皂因為雕刻而呈現(xiàn)出或平整或粗糙或凹凸的肌理,露出或深或淺的綠色為基調(diào),通過雕刻出陽刻的線與面,而呈現(xiàn)出“玉雕”的形象。這些酷似玉雕的肥皂雕刻,既降低了對小學生造型能力的要求,又達到了玉雕的觀賞效果。這些作品雖沒有絢麗的色彩和精細的筆觸,但卻有著玉雕的古樸和雕刻中或鏤空或凹凸的各種肌理。細品這些作品,用手觸摸它們的紋理,感受它們的文化內(nèi)涵。
四、肥皂雕刻彰顯藝術特色
1.體驗與感受玉石文化
2.學生通過上網(wǎng)搜索,翻閱書籍進行了解與寫生
3.了解玉石文化,收集感興趣的創(chuàng)作素材
4.觀看和學習玉石雕刻的視頻
通過欣賞和查找材料,讓學生充分感受玉雕的表現(xiàn)形式和制作技法,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所以,帶著這種興趣很容易進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
五、篩選肥皂雕刻所需的創(chuàng)作素材,根據(jù)篩選素材、圖片以及自己的親身感受,進行構思并畫小草圖
基礎好的學生可以進行主題創(chuàng)作。魚是“余”的諧音,因此,人們用魚形來寓意“年年有余”“吉慶有余”等。在魚形圖案中,鯉魚和金魚的內(nèi)容和形式較為豐富。就是因為“鯉魚”和“利余”同音、金魚與“金余”同音,而備受青睞。取其諧音,就有了大鯉魚的“得利圖”“連年有余”圖等。因為魚直接對應了人們對富裕、吉慶、求福的心理,含義處處得利、生活幸福。“魚”又和“玉”同音,含有濃郁的吉祥寓意和情趣,所謂“金玉滿堂”,那是多么美好的生活樂趣和意境。凡此種種,魚兒這個熟悉的傳統(tǒng)吉祥寓意圖案,直到今日仍然討人歡喜,佩戴贈送兩相宜。將雕刻這種特殊的表現(xiàn)形式與題材內(nèi)容進行融合,很有文化內(nèi)涵。
1.用肥皂雕刻形式創(chuàng)作作品
(1)通過感受玉雕藝術品的特點,引導學生感悟雕刻藝術,不僅獲得賞心悅目的精神享受,而且能領略到深層的民族文化內(nèi)涵。
(2)用鉛筆在肥皂上直接勾稿。
2.以刀刻來表現(xiàn)雕刻作品。用牙簽對細節(jié)的扣畫,餐巾紙的打磨來調(diào)整雕刻作品的肌理
通過觀察了解雕刻技法,讓學生交流探究不同的雕法,教師演示雕法,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看起來簡單,做起來難”,這就是理論和實踐的距離,但熟能生巧,大部分學生很快就掌握了基本雕法。
這些肥皂雕刻作品,很好地表現(xiàn)了學生由表及里的互動參與玉石文化的學習過程。這一過程不僅尊重了學生的認知特征,也很好地詮釋了學校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融入學生的生活。這凝聚了學生和教師的智慧的作品,彰顯了讓學生自主發(fā)展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