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慧
初中英語有效教學課堂,重要的關鍵點即是要把握好教與學、主導與主體、預設與生成之間的關系,以“五維”整體發(fā)展的目標來進行指導,用英語課堂預設的整體規(guī)劃,進行相關英語資源的靈活性、開放性的把握,優(yōu)化預設及生成,構建英語有效課堂。
一、分析初中英語預設與生成的辯證關系
英語課堂中的預設與生成必須相輔相成,既不能過度地預設,也不能放任性地生成,這兩者都不利于英語課堂的有效性。欲要“生成”必先“預設”,教師要在預設的過程中把握學生的層次性,挖掘學生的內在潛能,進行適度和針對性的預設,然后再在動態(tài)的、變化的課堂中使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生成英語語境,推動英語課堂的教學過程。由此可見,生成是以預設為根基,而預設又是為了更好地、更和諧地生成,必須把握好兩者之間的關系,在英語教學過程中使他們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二、初中英語課堂中的預設:角色的互變
英語課堂中的預設,首先要建立在對學生的關懷之上,要讓學生對英語課堂產生歸屬感,然后,學生才能在教師的啟迪下,進行激勵性的參與和學習,我們的重點是要把握英語課堂預設過程中的角色轉換。
1.教師作為引導者和促進者的預設作用。牛津譯林版初中英語注重個性化和主體性的模式,教師由原先的傳授者的身份轉換為引導者和促進者的角色,它要求教師要了解和關注學生,掌握學生的興趣點和關注點,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個性化地進行思考與置疑,啟發(fā)學生在自主性思考的前提下,認真仔細地觀察和分析,體驗各種方式之下的英語語境,從不同渠道獲得英語知識。
2.教師作為參與者和激勵者的預設作用。教師要從傳統(tǒng)的權威者轉為課堂的參與者,與學生一起進行教材的二度創(chuàng)造,圍繞學生的英語水平進行英語問題的預設,然后,再以激勵的作用機制刺激學生進行大膽表現,以平等、開放、多元的激勵方法,增強學生的英語自信心,提升英語學習能力。
3.英語課堂上的精彩預設。英語語言的知識不是簡單的單詞的匯聚,還更應該是情感的交流,教師要在英語課堂上進行精心的預設布置,讓學生在教師預設的課堂上,感受到生動和趣味,體現出對英語文本的尊重,如,教材中Teenager Problems一課中,可以將討論problems作為導入點,創(chuàng)設出這樣的問題情境:You are a Grade 9 student,what problems do you have?學生在這樣的問題情境下進行思考和探究,學生在發(fā)散的思維狀態(tài)下,進行推測和置疑,然后,教師把握時機,進一步提出讓學生深入探究的問題:If you have these problems,what should you do?在學生自主性的采集信息、訪談等交流和表達的過程中,教師成功地預設出一個富有趣味、探究自主性的英語課堂。
三、初中英語課堂中的生成:動態(tài)的生成
初中英語學習中的生成課堂,是“茅塞頓開”的、“豁然開朗”的、“怦然心動”的交互式的學習,要不拘泥于一格,進行動態(tài)、生動的課堂生成,形成凝聚一體的、形神兼?zhèn)涞挠⒄Z教學氛圍,教師要在預設過程中“留白”,為學生創(chuàng)造生成的發(fā)展空間,開拓出“神奇瞬間”的即時性課堂生成。
有時,英語課堂上意料不到的師生對話,或是一句不尋常的話,都可以在課堂生成時進行轉化和調整,如突發(fā)奇想、出人意料的師生對話:(School life):Teacher:“Whats your dream school life like?” Student:“No homework and no tests.”
(Life on Mars):Teacher:“What do you think of life on Mars?” Student:“I think its impossible to live on Mars.”
總而言之,精彩的生成離不開精彩的預設,要追求預設與生成之間的動態(tài)平衡,以英語知識學習的邏輯和體驗的質量為重點,構建有組織、有規(guī)劃的英語課堂,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英語情境,提供個性化體驗的層層鋪墊的方式,啟迪學生進行思考,生成新的英語和英語學習能力,獲得思維和情感方面的培育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姜瑋,鄧艷紅.對國內有效教學的含義及評價標準的反思[J].教育探索,2011(06).
[2]辜偉節(jié).課堂有效教學:評價的視點及其建構[J].上海教育科研,2010(10).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