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露露
(云南師范大學 藝術學院,云南 昆明 650000)
縱覽中國音樂教育的理論和實踐的演變,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古代音樂教育傳統(tǒng)以德育為先導,以音樂審美為內核的音樂美育的哲學思想傳統(tǒng)。
先秦時期創(chuàng)造了豐富多彩的哲學思想,有百家爭鳴的開放教育理念,有以孔子為代表的傳統(tǒng)美育思想核心體系。禮樂教育的音樂教育哲學思想,以培養(yǎng)“文質彬彬”的君子為教育目標,孔子提出的“盡善盡美”的音樂藝術評價標準,反映出先秦古人對道德與審美的統(tǒng)一認識,在教育本質觀上形成了以倫理道德為核心的傳統(tǒng)美育哲學觀,對后世的音樂教育思想和理論構建發(fā)揮了重要的先導作用。儒家哲學的人性思想直接決定了音樂教育的本質價值歸屬,即十分注重培養(yǎng)社會倫理道德的理想人格教育??鬃拥膶徝罉藴适沁_到“至善”才能“至美”,無善則不能盡美,儒家的音樂審美是倫理道德為先導的哲學觀,音樂美育的主要功能在于把倫理道德內化為個體的情感,形成感性與理性、情感與道德的統(tǒng)一,雖然注重德育的先導性,但對于今天的素質美育思想具有很大的啟發(fā)和借鑒的意義。
先秦音樂教育形成傳統(tǒng)的“陶冶論”美育思想,講求由外而內的教育哲學,“興于詩”是教育哲學中的“求真”,“立于禮”是“求善”,“成于樂”則是“求美”,沒有外在教育的“詩、禮”,難成內在人格修養(yǎng)的“善、美”。儒家的這種人文精神的教育哲學,體現(xiàn)出“仁愛”和“禮治”的以人為中心的社會道德倫理價值取向,所謂“移風易俗,莫善于樂”,表明儒家對音樂教育能締造一個良好社會風尚功能的重視。另一方面,構成先秦文化的一支重要的道家學說,可以說與儒家學說構成了互補。道家講求由內而外的教育哲學,崇尚自然主義的哲學觀,認為人性歸于自然,也強調“天人合一”,但與儒家的“天人合一”有所不同,道家認為儒家的禮樂教化扭曲了自然的人性;反映在音樂教育的美育觀上,道家更加注重音樂本身的審美內涵,講究“天籟之音”、“大音希聲”,實際上提出了與儒家倫理道德音樂美育的不同內涵;道家的人文審美內涵是與禮樂音樂審美相對的自然情感的音樂教育,同是“天人合一”的哲學精神,卻形成了互補的音樂教育美育思想??梢?,“中和之美”是儒家基本的審美取向,對音樂的審美講究“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在音樂美育的哲學觀上重理性的修身,重社會性的禮制要求,相對輕視了音樂美育的感性陶冶作用。
封建時期的音樂教育把倫理道德的審美內涵進一步推向縱深發(fā)展,統(tǒng)治階級的封建倫理道德教育價值取向,使音樂教育的理論和實踐漸趨走向僵化。兩漢獨尊儒學,倡導“天人合一”的人性哲學觀,音樂教育承襲了先秦儒家的哲學思想;魏晉以來,在文化思想領域援道入儒,儒道釋互補,形成了封建社會的傳統(tǒng)文化主干,但作為主流的儒家哲學成為教育的基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成為封建社會追求的理想教育目標,“修身”的教育之一美育,被發(fā)展為以封建倫理道德為內涵核心;音樂教育在科舉仕途的教育價值追求的沖擊下,在官學體系中逐漸式微。統(tǒng)觀中國古代音樂教育的演進,封建時代與先秦時期一脈相承,形成了中國古代傳統(tǒng)的音樂教育,即以倫理道德的內涵為價值取向的音樂美育,樂與禮的緊密結合,音樂教育以陶冶人性的情感為內核,“移風易俗,莫善于樂”的樂教傳統(tǒng),在教育本質和目的上,表達了傳統(tǒng)音樂美育的社會功能價值訴求。
近代清末學堂樂歌運動,開啟了現(xiàn)代學校音樂教育的新篇章,古代傳統(tǒng)樂教思想在20世紀得以繼承和發(fā)展。王國維首次推出美育概念,蔡元培大力提倡和推行“美育代宗教”的教育思想,美育觀念深入人心,學校音樂教育得以迅速發(fā)展。在蔡元培推行的美育基礎上,音樂美育立足于“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音樂教育感性的作用開始得到重視,音樂美育具有激發(fā)人之意志,陶冶人之情感,促進人格發(fā)展的積極作用。從傳統(tǒng)樂教美育的“德育先導”,發(fā)展為“審美陶冶”;從封建倫理價值取向的音樂教育,發(fā)展為審美感性取向的完全人格音樂教育;從傳統(tǒng)封建理性內核的音樂美育,發(fā)展為現(xiàn)代感性審美內核的音樂教育。
蔡元培“美育代宗教”的教育思想,是在繼承古代樂教思想的基礎上,針對社會時弊而提出的美育哲學命題。蔡元培借此撰文《文化運動不要忘了美育》,他認為美育是“自由的、進步的、普及的”,而宗教是“強制的、保守的、有界的”,美育和宗教的共通性是“情感”,美育通過審美而指向情感,宗教通過控制精神指向情感。這是一種具有很強現(xiàn)實針對性地具有創(chuàng)新見識的美育觀,折射出早期知識分子民主革命意識中,繼承古代傳統(tǒng),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新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