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輝林
(江西省豐城市血防站中醫(yī)內(nèi)科,豐城 331100)
前列腺增生癥是臨床上常見泌尿外科疾病,這種疾病機制復(fù)雜,誘因也比較多。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其在中老年人中發(fā)病率較高。患者發(fā)病后,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尿急、尿頻、尿液增多等,給患者帶來很大痛苦。目前,醫(yī)學(xué)界對于這種疾病治療方法較多,常規(guī)方法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這些方法雖然能夠改善患者癥狀,但是長期效果不理想,患者治療后并發(fā)癥較多,藥物依從性較差。因此,臨床上探討積極有效的治療方法顯得至關(guān)重要[1]。為了探討益腎活血法配合敷臍治療在前列腺增生癥患者中的臨床效果。對2013年4月—2014年4月來我院診治的80例患者入院資料進行分析,分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對來我院診治的80例患者病歷資料等進行分析,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有40例,患者年齡為57~84歲,平均年齡為(69.3±1.2)歲;病程在2~20年,平均病程為(13.5±2.4)年。對照組有40例,患者年齡為55~86歲,平均年齡為(66.7±0.8)歲;病程在1.2~16.5年,平均病程為(14.2±3.1)年。研究中,兩組對其治療方案等均完全知情,實驗均通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患者年齡、病情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對照組采用益腎活血法治療,具體方法如下:澤瀉20 g,熟地黃20 g,山藥20 g,肉桂10 g,牡丹皮15 g,山萸肉20 g,茯苓20 g,制附片10 g,車前子20 g,牛膝20 g,桂枝15 g,赤芍20 g,桃仁15 g?;颊呙刻?劑,分兩次服用,連續(xù)使用15天,根據(jù)患者臨床癥狀等適當(dāng)?shù)脑鰷p藥物劑量。實驗組聯(lián)合敷臍治療,具體方法如下:王不留行2份,乳香0.6份,蒲公英1.5份,大黃1份,吳茱萸1份,牛膝1份,肉桂1份,石菖蒲1份,土茯苓1.5份,冰片0.5份。將上述藥物碾成粉末,并采用100目篩進行篩選,取少許藥物采用姜汁調(diào)成膏,填在患者臍中,每兩天更換一次藥物,連續(xù)使用15天[2]。
1.3 療效標準根據(jù)《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進行判定。有效:患者尿頻、尿急等臨床癥狀消失,身體指標完全正常;好轉(zhuǎn):患者尿頻、尿急等臨床癥狀得到好轉(zhuǎn),患者身體指標與入院前有所好轉(zhuǎn);無效:患者尿頻、尿急等臨床癥狀無明顯變化或加重。
1.4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利用SPSS16軟件對相關(guān)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并進行χ2檢驗,實驗結(jié)果采用(x±s)表示,P<0.05表示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本次研究中,實驗組治療有效率95%,高于對照組(85%)(P<0.05);實驗組對我院治療總體滿意率95%,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例(%)]
本次研究中,兩組治療前IPSS評分、QOL評分、尿急癥狀評分等差異不顯著;治療12周后,實驗組IPSS評分為(20±3.2)分,高于對照組(16±4.5)(P<0.05);實驗組QOL評分為(2±0.5)分、尿急癥狀評分為(2±0.5)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IPSS評分等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IPSS評分等指標比較(±s)
IPSS實驗組對照組QOL實驗組對照組尿急癥狀評分實驗組對照組治療前23±5.3 24±3.5 5±0.8 5±0.7 3±1.2 3±1.8治療后1周18±5.4 19±4.9 2±0.6 3±0.9 2±0.8 3±0.5治療后6周19±3.6 17±4.3 2±0.5 3±0.8 2±0.5 3±0.6治療后12周20±3.2 16±4.5 2±0.5 3±0.5 2±0.5 3±1.4
本次研究中,兩組患者治療前Qmax、Qave、殘余尿量等指標差異不顯著(P>0.05);兩組治療1周、6周、12周后尿流率等指標均得到上升,且差異不顯著(P>0.05),實驗組上升幅度略高于對照組,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尿流率等指標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尿流率等指標比較(±s)
Qmax(ml/s)實驗組對照組Qave(ml/s)實驗組對照組殘余尿量實驗組對照組治療前9±4.3 10±2.5 46±30 46±30 216±32 254±20治療后1周15±6.6 13±5.6 31±19 34±18 210±47 233±25治療后6周13±6.4 14±0.5 40±24 40±23 338±16 275±41治療后12周14±3.9 15±3.5 30±23 30±23 330±15 297±44
從中醫(yī)角度來說,前列腺增生癥屬于“癃閉”等范疇,主要是由于人體內(nèi)性激素水平發(fā)病變化而造成失調(diào),從而引起的前列腺良性增生性疾病。這種疾病發(fā)病因素較多,主要是由于老年人腎氣漸衰,腎陽不足,溫煦氣化功能失常,從而造成其血行不暢,瘀結(jié)膀胱,導(dǎo)致其阻塞水道。目前,醫(yī)學(xué)界對于這種疾病治療方法較多,常規(guī)方法雖然能夠改善患者癥狀,但是患者藥物依從性較差,不良反應(yīng)較多[4]。因此,臨床上探討積極有效的治療方法顯得至關(guān)重要。
近年來,益腎活血法配合敷臍在前列腺增生癥中使用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本次研究中,實驗組95%治療效果理想,高于對照組(85%)(P<0.05);實驗組95%對我院治療總體滿意,高于對照組(65%)(P<0.05),這個結(jié)果和相關(guān)研究結(jié)果類似。益腎活血法是臨床上使用較多的一線治療藥物,患者用藥后藥物能夠直達病灶,能夠改善患者癥狀。藥物組成:熟地黃,肉桂,牡丹皮,山萸肉,茯苓,車前子,桂枝,桃仁等。茯苓是臨床上常見中藥,藥物具有化瘀血散結(jié)滯之功效;桂枝能夠幫助人體溫經(jīng)、活血;桃仁能夠具有活血化瘀等作用;牡丹皮能夠幫助人體消腫、止痛?;颊哂盟帟r藥物和滲利水濕藥同用,能夠發(fā)揮二者的作用,能夠消除人體痰濁瘀滯,從而改善患者前列腺體。本次研究中,兩組治療前IPSS評分、QOL評分、尿急癥狀評分等差異不顯著;治療12周后,實驗組IPSS評分為(20±3.2)分,高于對照組(16±4.5)(P<0.05);實驗組QOL評分為(2±0.5)分、尿急癥狀評分為(2±0.5)分,低于對照組(P<0.05),這個結(jié)果和相關(guān)研究[5]結(jié)果類似。此外,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可以對其進行辨證施治,根據(jù)患者臨床癥狀等適當(dāng)?shù)脑鰷p藥物劑量,對于排尿無力患者,患者用藥時可以適當(dāng)?shù)脑黾狱S芪、升麻等藥物;對于夜尿多、尿頻等患者可以加干姜;對于尿失禁患者,可以增加者五倍子等藥物;對于排尿澀滯患者,可以增加王不留行、穿山甲等。但是,臨床上單一的使用益腎活血法容易產(chǎn)生不良反應(yīng),并且患者治療周期也相對較長,不利于藥物吸收。因此,臨床上研究藥物聯(lián)合使用顯得至關(guān)重要。
敷臍也是臨床上使用較多的治療方法,該方法效果理想,用藥也比較方便,主要是將藥物敷在患者臍中從而促使藥物吸收,從而將藥物傳達至全身各處。并且敷臍療法還可以通過經(jīng)絡(luò)、皮膚等傳至病灶部位,達到多重療效作用。臨床上,前列腺增生癥患者中采用敷臍藥時除了具有化瘀散結(jié),溫腎散寒等藥物外,同時還增加了辛香溫散,能夠有效的提高藥物利用率,更加有利于人體吸收。臨床上,將益腎活血法配合敷臍治療效果理想,患者用藥后藥物不良反應(yīng)較少,是對內(nèi)治法良好補充。本次研究中,兩組治療1周、6周、12周后尿流率等指標均得到上升,且差異不顯著(P>0.05),實驗組上升幅度略高于對照組,這個結(jié)果和蔣榮偉等人[5]相關(guān)研究結(jié)果類似。
綜上所述,前列腺增生癥發(fā)病率較高,臨床上采用益腎活血法配合敷臍治療效果理想,能夠有效的改善患者癥狀,值得推廣使用。
[1]吳士良,楊勇,薛光英,等.新型抗膽堿能藥物托特羅定治療膀胱過度活動癥的臨床研究[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11,22(4):217-219.
[2]宋嘉言,燕群峰,焦相學(xué).三聯(lián)療法治療下尿路術(shù)后膀胱痙攣68例臨床觀察[J].臨床醫(yī)藥實踐,2009,18:435-437.
[3]葛京平,龔雋,馬宏青,等.萘哌地爾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伴膀胱過度活動癥的臨床觀察[J].中華男科學(xué)雜志,2008,14(10):927-930.
[4]余周,肖艷紅,孫先禹.多沙唑嗪聯(lián)合托特羅定治療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過度活動癥的分析[J].四川醫(yī)學(xué),2010,31(12):1780-1782.
[5]揭紅,鄭新民,嚴春暉,等.單用托特羅定與聯(lián)合萘哌地爾治療女性膀胱過度活動癥的療效比較[J].武漢大學(xué)學(xué)報(醫(yī)學(xué)版),2009,30(4):547-549.
[6]蔣榮偉,岳宗相,王久源.桂枝茯苓湯加味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癥54例[J].新中醫(yī),2008,4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