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堅
摘 要:加繆在他的代表作《局外人》中塑造了默爾索這一個對親人無愛、對生活無味、對生命漠然的局外人形象,以此來表現(xiàn)對荒誕現(xiàn)實世界的反抗。文章從第一人稱敘述視角和內(nèi)聚焦敘事視角兩個方面對《局外人》的敘事視角類型進行分析。
關(guān)鍵詞:《莎菲女士的日記》 主要人物 性別差異
加繆是法國聲名卓著的小說家、散文家和劇作家,同時也是“存在主義”文學的大師、“荒誕哲學”的代表人物。1957年他因“熱情而冷靜地闡明了當代向人類良知提出的種種問題”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諾獎獲獎作家之一。加繆在他的小說、戲劇、隨筆和論著中深刻地揭示出人在異己的世界中的孤獨、個人與自身的日益異化,以及罪惡和死亡的不可避免,但他在揭示出世界的荒誕的同時卻并不絕望和頹喪,他主張要在荒誕中奮起反抗,在絕望中堅持真理和正義,為世人指出了一條基督教和馬克思主義以外的自由人道主義道路。“直面慘淡人生的勇氣”“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大無畏精神使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不僅在法國,而且在歐洲并最終在全世界成為那一代人的代言人和下一代人的精神導師。
加繆的成名作《局外人》堪稱20世紀整個西方文壇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著名小說之一,而“局外人”也成為西方文學哲學中最經(jīng)典的人物形象。作品通過塑造默爾索這個行為驚世駭俗、言談離經(jīng)叛道的“局外人”形象,充分揭示了現(xiàn)實世界的荒誕性及人與社會的相互孤立的精神狀態(tài)?!毒滞馊恕纷髌冯m篇幅短小、情節(jié)簡單,但它的敘事視角獨具特色。本文試從第一人稱敘述視角和內(nèi)聚焦視角這兩方面對其進行解析。
“視角”一詞源于英語“the point of view”,由英國作家、文學評論家珀西·路博克在《小說技巧》中首次提出:
小說技巧中整個錯綜復雜的方法問題,我認為都要受角度問題——敘述者所占位置對故事的關(guān)系問題的支配。
視角是作品中對故事內(nèi)容進行觀察和講述的角度。學者們依據(jù)觀察位置的不同對視角劃分出不同的敘事視角類型。例如弗里德曼在《小說的視角》一文中區(qū)分了八種不同的敘事視角,即編輯性的全知、中性的全知、第一人稱見證人敘述、第一人稱主人公敘述、多重選擇性的全知、選擇性的全知、戲劇方式以及攝像方式。法國學者熱奈特在《敘事話語》中提出了三分法。他認為一般采用的“視角”“視野”都是過于專門的視覺術(shù)語,因而他采用了較為抽象的“聚焦”一詞。將敘事類型改為“無聚焦”(“零聚焦”)、“內(nèi)聚焦”和“外聚焦”三種敘事類型。“零聚焦”,即無固定視角的全知敘事,它的特點是敘述者說出來的比任何人物知道的都多,可用“敘述者>人物”這一公式來表示?!皟?nèi)聚焦”,其特點是敘述者僅說出某個人物知道的狀況,可用“敘述者=人物”表示;其中,它又分為三種形式:固定式、不定式、多重式?!巴饩劢埂?,特點是敘述者說的比人物知道的少,可以用“敘述者<人物”來表示。申丹在他的《敘事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中把它分成了零視角、內(nèi)視角、第一人稱外視角、第三人稱外視角四種類型。敘事視角是敘事學中一個重要的概念,敘事視角也是小說形式技巧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品往往因為采用的敘事視角不同,因而就會產(chǎn)生不同的敘事意義。《局外人》是加繆的代表性作品,采用的敘事視角獨具特色,它的敘事視角類型屬于第一人稱內(nèi)聚焦的視角,這種敘事視角的處理極大地深化了荒誕的主題思想,使小說帶有特殊的審美和思想效果。
第一人稱敘述視角
一般而言,在小說中表現(xiàn)“多余人”這一形象通常多會用全知敘事或第三人稱敘述,這樣可以全面的、客觀地表現(xiàn)主人公的生活狀況以及在生活中不斷掙扎的精神狀態(tài)。例如在《當代英雄》中就是采用的第三人稱敘述方式塑造“畢巧林”這一多余人形象。但是與之相反的是貫穿《局外人》這部小說的始終是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是透過默爾索的眼睛和意識來觀察并敘述故事。這種處理方法,起到了揭示荒誕主題的作用。
1943年,克利安斯·布魯克斯和羅伯特·潘·沃淪提出敘述者的“敘事視角”,它可以分成第一人稱主人公的敘述、第一人稱見證人的敘述、第三人稱全知的敘述、第三人稱見證人的敘述四種類型。其中所謂“第一人稱主人公的敘述”,即“我”是小說中的主角,“我”用“我”的視角敘述“我”的故事,所以“我”的陳述主觀性很強。在小說中從頭到尾都是以“我”為中心,“我”所經(jīng)歷的各種事情以及所處的環(huán)境,“我”所觀察到的人物及外部環(huán)境的變化等等都是從“我”出發(fā),由“我”道來。例如:“今天,媽媽死了。也許是昨天,我不知道。”“為了及時上路,我是跑著去的。這番急,這番跑,加上汽車顛簸,汽油味兒,還有道路和天空亮得晃眼,把我弄得昏昏沉沉的。我?guī)缀跛艘宦?。我醒來的時候,正歪在一個軍人身上,他朝我笑笑,問我是不是從遠地方來。我不想說話,只應了聲‘是?!庇纱丝梢姡谝蝗朔Q敘述給人一種直接的逼真的印象。只有通過第一人稱“我”的雙眼記錄的事件,才能使讀者走進作品,從而拉近了作品與讀者之間的距離。作者通過這樣一種敘述方式也直接傳達了從某個人身上體驗到的荒誕感和強烈的空虛感,也能夠充分表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人物激烈的內(nèi)心沖突和漫無邊際的思緒。小說正是在第一人稱敘述視角中更加凸顯了主人公與蕓蕓大眾保持距離,完全遵照內(nèi)心的本性,做一個冷眼旁觀、我行我素的局外人的心理狀態(tài),這又具體表現(xiàn)在他對母親的去世毫不關(guān)心、一點也不悲傷的冷漠,對女友瑪麗要求結(jié)婚時的無所謂的態(tài)度,以及在面對死神時不以為然、等閑視之的淡然態(tài)度,這一切都在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下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一個專注于觀察和沉思的第一人稱的敘述者往往傾向于講述他的流離失所,仿佛這是一個孤獨的人消磨時光的主要方式?!蹦瑺査髯鳛楣适轮兄魅斯运莫毺氐囊暯怯^察并講述一個孤獨的局外人的故事,并以第一人稱來敘述,使讀者能夠更深層次地體會到這個“局外人”的親身經(jīng)歷和心理感受。
內(nèi)聚焦敘事視角
熱奈特在他的《敘述話語》中視角分為三類:第一種即無聚焦或零聚焦(全知視角);第二種是內(nèi)聚焦(內(nèi)視角);第三種是外聚焦(外視角)。其中內(nèi)聚焦是指敘事中的某個人物成為聚焦者(focalizer),即敘事焦點,或故事主要通過他的視角(the point of view)得以呈現(xiàn),借助其意識,即中心意識(central consciousness),讀者可以讀到故事中所涉及的情景及所發(fā)生的事件(Genette,1998)。內(nèi)聚焦有四個優(yōu)點:第一,作者可以全力刻畫聚焦主體,從而使人物表現(xiàn)得更加細致;第二,通過有意強調(diào)某個人或行為動作,作者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控制讀者的反應;第三,作者的強調(diào)更能突出一些特別的細節(jié);第四,讀者也能很清楚他或她的經(jīng)歷、感知和感情。
加繆在《局外人》中就采用了內(nèi)聚焦的理論,他以主人公“我”為敘述中心,向讀者們講述其經(jīng)歷和感受,使讀者身臨其境。這就是作家采用的內(nèi)聚焦視角,即被敘述的事件通過單一人物的意識來顯現(xiàn)。而正是由于這種內(nèi)聚焦集中于對周圍的人和環(huán)境的敘述多過對“我”的敘述,因而形成了小說從內(nèi)容到結(jié)構(gòu)上的“局外人”。在小說的第二部分,“我”作為小說中的主人公卻被放逐到敘事結(jié)構(gòu)的邊緣,“我”不再是法庭審判的被告者,反而變成了法庭審判的旁觀者,變成了徹底的“局外人”。這點完全可以從“我”在法庭上的情景來說明。“過了一會兒,他問我‘是不是感到害怕,我說不害怕。甚至在某種意義上說,看一場官司,我覺得有趣,我有生以來還從沒有機會看過呢?!拇_,第二個法警說,‘不過看多了也累得慌。”很明顯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已經(jīng)把“我”置之事外了,雖然故事的主人公應該是法庭審判的焦點人,然而在作品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旁觀者“我”卻變成了一臺“攝像機”,用來攝制法庭上的所有人的各種表現(xiàn)。這種特殊的敘述手法,起到了揭示荒誕主題的功用。故事的主要焦點在“我”,讀者會發(fā)現(xiàn)自己幾乎一直都是在他的感受及思維的指引下來進行一系列的活動。作者在寫作時考慮到聚焦者的生活習慣、生活場景、工作方式、思維習慣等等,換句話說,作者對這個聚焦者的一切都非常熟悉,因此讀者在閱讀時除了能從表面敘述中了解他的所見所聞及所經(jīng)歷的事情外,還可以更為直接地、清楚地體驗到他對外界的抗拒以及心理變化,進而對他的思想感情、行為舉止及精神世界有更深層次的了解。
第一人稱內(nèi)聚焦作為感知的焦點,能詳盡地敘述其所見、所感的內(nèi)容,但對于自己,除了剖析心靈世界外,只能靠他人對自己的態(tài)度來認識。作品從默爾索這個“局外人”的獨特視角出發(fā),讀者充分地體驗到了默爾索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及他的內(nèi)心世界的變化;從他的視角看這個世界,從而揭示了現(xiàn)實世界的荒誕性及人與社會的相互孤立的精神狀態(tài)。
參考文獻:
[1] 申丹.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2] [法]熱拉爾·熱奈特.敘事話語[M].王文融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3] 段楓.聚焦和反聚焦——《恥》中的視角、對話和敘述距離[J].外國文學評論,2008.
[4] [法]米蘭·昆德拉.小說的藝術(shù)[M].董強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
[5] [法]阿爾貝·加繆.局外人[M].柳鳴九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