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琳
(昆明市兒童醫(yī)院 云南昆明 650000)
利奈唑胺運用于治療兒童重癥革蘭陽性菌感染的臨床效果研究
周琳
(昆明市兒童醫(yī)院 云南昆明 650000)
目的:研究探討利奈唑胺運用于治療兒童重癥革蘭陽性菌感染的臨床效果。方法:通過對經驗用藥治療無效總結的基礎之上,引進了利奈唑胺進行重癥革蘭陽性菌感染的治療。結果:本文觀察的30例患有重癥革蘭陽性菌感染的患兒經過靜脈滴注利奈唑胺,在進行為期10~14d的治療后,病情得到了明顯的好轉。結論:利奈唑胺運用于治療兒童重癥革蘭陽性菌感染中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在一定范圍內可以推廣使用。
利奈唑胺;革蘭陽性菌;感染;兒童
本文觀察的30例患有重癥革蘭陽性菌感染的患兒,均符合我國兒童危重評分的標準[1]。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齡在8~16個月。嚴重的臨床癥狀表現為腦膜炎、腹膜炎、重度肺部感染、危重出濃毒血癥等等。在經驗用藥治療上,均無效,從而利奈唑胺進行重癥革蘭陽性菌感染的治療。
30例患有重癥革蘭陽性菌感染的患兒在入院時,病情已經非常的嚴重,當時立即給與了抗生素治療,包括萬古霉素、替考拉寧以及舒巴坦[2]。在經過靜脈給藥治療后的2d后,患兒癥狀沒有出現明顯的好轉。之后根據前期對患兒痰培養(yǎng)以及藥敏試驗的結果,改用了利奈唑胺進行治療,用量是10mg/kg,q8h,靜脈滴注,治療時長為10~14d。此外,在20例重度肺部感染的患兒中有10例合并中度胸腔積液,針對性治療的方式主要是給與利奈唑胺的基礎之上加入了胸腔閉合式引流治療綜合治療[3]。4例濃度血癥患兒也額外給與靜脈病種球蛋白支持的治療[4]。30例患兒痰細菌學培養(yǎng)以及藥敏試驗結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30例患兒痰細菌學培養(yǎng)以及藥敏試驗結果匯總表
在利奈唑胺進行重癥革蘭陽性菌感染的治療后的4~6d,患兒的體溫逐漸恢復到正常的水平,咳嗽癥狀有了明顯的緩解[5]。另外重度的肺部感染患兒的醫(yī)學影像結果顯示癥狀消除程度較大。在這一時期的血常規(guī)檢查發(fā)現,外周血白細胞以及中性粒細胞的都處以正常的水平,中位數分別為11.39X109/L、0.59。通過繼續(xù)使用利奈唑胺進行重癥革蘭陽性菌感染的治療,30例患兒病情均得到了明顯的好轉。在整個過程中,除了2例以及1例患兒出現了輕微的肝損害以及腎損害以外,均沒有其他的不良負面反應。
最近幾年,兒科感染性的疾病比例不斷的攀升,給患兒的生命安全帶來了嚴重的威脅,尤其體現在重癥革蘭陽性菌感染上[6]。通過臨床實踐的不斷努力,利奈唑胺運用于治療兒童重癥革蘭陽性菌感染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在目前尚未出現該類藥物臨床運用安全性的報告。在國外的醫(yī)學界,通過研究發(fā)現利奈唑胺的安全性受到了其不良反應的影響大大折扣,主要體現在患者血小板減少以及胃腸道負面反應上[7]。從本文的觀察研究中可以看出,除了2例以及1例患兒出現了輕微的肝損害以及腎損害以外,均沒有其他的不良負面反應,其中的原因可能在于患兒自身的肝臟解毒以及腎臟排泄的功能比較弱,并且藥物的耐受性較差有著某中密切的關聯。對于其具體的病發(fā)緣由,還需要通過后期加大對利奈唑胺的臨床藥性研究,才能夠得出一個合理的解釋。另外,血常規(guī)檢查發(fā)現外周血白細胞以及中性粒細胞的都處以正常的水平,血小板以及血象也在正常的范圍,沒有出現骨髓抑制方面的問題。
在30例患兒痰細菌學培養(yǎng)以及藥敏試驗結果上,可以發(fā)現,表皮葡萄球菌的檢出率為13.33%,敏感藥物為萬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寧。但是在經驗臨床用藥治療中,萬古霉素治療重癥革蘭陽性菌感染的效果非常的微弱,可能與患兒后期出現的并發(fā)癥有關[8]。10例合并中度胸腔積液患兒針對性治療的方式主要是給與利奈唑胺的基礎之上加入了胸腔閉合式引流治療綜合治療,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說明胸腔閉合式引流治療方法也是一種重要的治療措施,靜脈病種球蛋白支持的治療也有同樣的作用。
總而言之,本文研究探討利奈唑胺運用于治療兒童重癥革蘭陽性菌感染的臨床效果,一方面通過數據證明了利奈唑胺的藥效,另一方面還引出了一些后期有待于解決的問題,諸如本文出現的輕微的肝損害以及腎損害負面影響。其最終的目的還是通過更多、更深的研究,探究利奈唑胺運用于治療兒童重癥革蘭陽性菌感染的效率與安全性。
[1]袁秀麗.利奈唑胺在小兒革蘭氏陽性菌感染中的應用[J].醫(yī)學信息(下旬刊),2010,23,(05):222-223.
[2]劉昱郭.利奈唑胺治療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致顱內感染二例[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10,26(03):121-123.
[3]章義利.利奈唑胺耐藥萬古霉素敏感糞腸球菌感染1例[J].醫(yī)藥導報,2010,29(07):45-46.
[4]郭利濤,劉昱.利奈唑胺成功治療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致顱內感染一例[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1,13(11):222-224.
[5]李葉寧,方勤.利奈唑胺治療MRSA感染36例療效觀察[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1,24(07):12-13.
[6]麥志慧.廣州市婦女兒童醫(yī)療中心住院患兒利奈唑胺使用情況調查[J].兒科藥學雜志,2012,12(12):67-68.
[7]李昌,張明.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后合并感染性心內膜炎的臨床特點分析[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3,12(30):54-55.
[8]康玉國,鄭曉汾.革蘭陽性球菌臨床分布與耐藥性分析[J].中國醫(yī)藥,2011,(12):121-122.
R985
B
1009-6019(2015)01-007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