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進菊
(信陽市中心醫(yī)院 康復醫(yī)學科,河南 信陽 464000)
?
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愈后影響分析
王進菊
(信陽市中心醫(yī)院 康復醫(yī)學科,河南 信陽 464000)
目的 探討康復護理方案對腦卒中患者愈后的影響。方法 將72例老年腦卒中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腦血管疾病護理,觀察組采用該院制定的康復護理方案進行護理,比較2組護理前和護理1個月、6個月后日常生活能力(ADL)和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NDS)情況。結果 2組護理1個月、6個月后ADL得分均較護理前持續(xù)上升、NDS持續(xù)下降(P<0.05),但觀察組改善幅度明顯大于對照組(P<0.05)。結論 相比常規(guī)臨床護理,康復護理方案更能有效改善腦卒中患者發(fā)病后神經(jīng)功能和日常生活質量,促進預后,值得臨床研究推廣。
康復護理;腦卒中;日常生活能力;預后
腦卒中是臨床較為常見的腦血管疾病,極易導致患者不同程度的神經(jīng)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生存質量[1]。實踐證實,護理效果好壞對以腦卒中為代表的腦血管疾病有著直接的影響,康復護理是針對腦卒中疾病預后而形成的一種專業(yè)護理模式,筆者采取信陽市中心醫(yī)院制定的康復護理方案對部分腦卒中患者實施護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該院收治的72例腦卒中老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符合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疾病學術會議修訂的腦卒中診斷標準。隨機分為觀察組40例和對照組32例。觀察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65~79(70.3±5.1)歲,病程0.9~2.4(1.7±0.9)a;對照組男15例,女17例,年齡63~80(72.1±4.9)歲,病程1.2~2.5(0.8±1.1)a,2組在年齡、性別、病程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的腦卒中疾病護理,包括藥物干預、心理護理、肢體訓練等,觀察組采取制定的綜合康復護理方案,具體內容如下。
1.2.1 基礎護理 ①保障病房安靜、空氣流通,患者絕對臥床休息;②定期對患者進行翻身、叩背、按摩,預防肺部感染或壓瘡;③密切監(jiān)護患者生命體征、神志、瞳孔,保持呼吸道通暢;④睡前對腹部進行順時針按摩,保持大便通暢。尿潴留患者保留導尿管,間斷放尿;大小便失禁的患者注意保持外陰清潔,對骶尾部、外陰部皮膚注意保護,預防失禁性皮炎的發(fā)生;⑤對吞咽困難患者早期留置胃管,訓練吞咽功能。胃管拔出后,及時給予飲食指導,繼續(xù)吞咽功能訓練,并做好對家屬的健康教育;
1.2.2 肢體功能訓練 早期指導并協(xié)助患者進行床上被動活動,健肢帶動患肢的活動等。加強軀干肌、患側部肌群、肩周圍肌群、軀干肌群的訓練,進行坐位平衡訓練、重心轉移訓練、起立位的訓練、患肢的負重訓練、步態(tài)的訓練。
1.2.3 語言障礙護理 首先與患者進行平和的交流,注意患者的情緒變化選擇帶入的話題,多給予患者自我宣泄的時間??刹シ泡p音樂,或營造其樂融融的家庭氣氛,分散患者的注意力,避免患者產(chǎn)生焦躁、厭世、大悲大喜等應激情緒。制定語言功能恢復訓練方案,訓練患者舌、口腔及其他肌肉協(xié)調運動,如反復練習舌上下、左右的運動,用小毛刷刷患側臉部,冰塊刺激患側面部以及針灸、理療等,促進肌肉收縮;重視口語的訓練及反復進行聽力訓練。
1.2.4 家庭康復訓練 對出院患者實施家庭式康復護理,出院前指導患者家屬簡單易操作的康復訓練內容,通過語言+手勢+示范動作,使患者家屬接受和掌握。家屬對患者進行康復訓練,要遵循循序漸進原則,從簡單的動作開始,逐漸增加難度和力度,不可急于求成,違背患者意愿,逐漸樹立患者迎接生活的信心。
1.3 效果評價 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和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NDS)量表,評價2組護理前和護理1個月、6個月后ADL、NDS得分情況。ADL:≤40分為差;41~60分為中,>60分為良;NDS:0~15分為輕度,16~30分為中度,31~45為重度。
比較2組護理前和護理1個月、6個月后ADL、NDS評分情況。 數(shù)據(jù)顯示,2組護理1個月、6個月后ADL得分均較護理前持續(xù)上升、NDS持續(xù)下降(P<0.05),但觀察組改善幅度明顯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1 。
表1 2組護理前和護理1個月、6個月后評分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1)P<0.05。
腦卒中是治療效果和預后普遍較差的一種腦血管疾病,患者預后與護理有著密切的關系,護理質量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腦卒中患者致殘率和死亡率[2]??祻屠碚撜J為,康復訓練構成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重組的重要組件,從這個角度上說,康復護理直接影響著腦卒中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通過專業(yè)的康復護理,能對患者神經(jīng)功能缺損狀況起到預防和修復作用,進而有效防止和減輕繼發(fā)運動障礙,避免關節(jié)攣縮、肌肉萎縮、關節(jié)脫位等并發(fā)癥,減輕和改善后遺癥[3]。
綜合康復護理從肢體功能訓練、語言功能訓練、心理護理等角度實施護理,肢體功能訓練側重于肢體活動刺激,達到刺激運動通路上和腦部神經(jīng)元的敏感性、興奮性,利于重組中樞神經(jīng)功能。另有文獻報道,腦卒中后抑郁發(fā)病率為20%~79%[4],原因是患者過于擔憂疾病致使長期壓抑,神經(jīng)功能處于抑制狀態(tài)。因此,康復護理重點把心理干預納入到護理全程中,通過良好的互動溝通,解除患者焦慮、抑郁情緒,樹立對治療和生活的信心。該組結果顯示,實施康復護理1個月和6個月后,ADL和NDS評分均較護理前明顯持續(xù)改善,提示康復護理對改善腦卒中患者預后有確切療效,而評分改善幅度明顯大于常規(guī)護理(P<0.05),說明綜合康復護理方案是一種優(yōu)勢顯著的護理方法,對改善腦卒中患者預后效果顯著,值得臨床加以重視應用。
[1] 胡瑋琳,李保蘭,馮麗華,等.分級康復護理對老年腦卒中患者吞咽能力的影響[J]. 重慶醫(yī)學,2012, 41(19): 2 000-2 001.
[2] 李 紅.早期綜合康復護理在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1, 27(36): 19-20.
[3] 陳曉玲.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運動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效果[J].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 2012, 18(12): 1 175-1 177.
[4] 單桂梅.心理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后患者的影響[J].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1, 27(21): 56-57.
[責任編校:張亞光]
2015-01-15
王進菊(1977-),女,河南省信陽市人,學士,主管護師,從事康復臨床護理工作。
R 473.5
B
1008-9276(2015)03-03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