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翊菡
對于單純的實體零售來說,如今的生存并不容易,傳統(tǒng)門店租金、人力、渠道的成本問題也是老生常談,但也并沒有為實體門店找到一條絕佳出路。然而品勝電子卻在近兩年間以“當日達”為主題,對門店革命展開了一場深入探索。從制造到銷售,再到服務,一張依托自有產品和自有渠道的O2O大網逐步拉開。
作為移動電源、充電器、數碼電池類3C配件的生產商,從2005年起,品勝便開始自建渠道。2013年時品勝在全國110多個城市擁有300多家專賣店,之后逐步通過開放授權加盟,將這個數字提高了接近10倍。到2015年品勝在全國1247座城市和地區(qū)擁有3000多家加盟專賣店,22萬余家實體零售商,形成分布式倉儲并自建了短物流。
品勝通過官方網站、天貓、京東等平臺網站,還有App等,線上全渠道收集訂單,通過當日達后臺+呼叫中心實現(xiàn)訂單處理和分發(fā),由品勝線下加盟專賣店為用戶進行配送,以實現(xiàn)“當日達”,甚至“一小時達”。在這樣的模式進化中,其門店也由單一的銷售功能變成集零售、體驗、配送和服務為一體的線上線下綜合性的服務點。
當日如何達
如果用一句話總結品勝的商業(yè)模式,那便是:依托自有品牌為基礎,以零售網點為核心,布局線上及移動端的購物入口,打造一張O2O的大網,最后門店提供當日到達的全程3C購物體驗服務。
2013年品勝第一次進行門店變革,將自己當時的300多家門店逐步升級成“惠源提體驗店”,同時在線上對網絡經銷商進行整合,讓線上線下相互對接。線下門店的功能也變得更多,既是品勝的零售點、體驗店和自提點,更是批發(fā)點、倉儲中心、配送點和服務中心。而“惠源提”在經過了近一年的試運行后,更名為“當日達”正式上線,還推出了“1小時達”的配送服務,而這些都將由線下門店來完成。
現(xiàn)在,消費者無論在哪里,無論通過何種方式在線上下單購買品勝的產品,后臺都會為他匹配到最近的門店或銷售點,用戶可以選擇到品勝門店內自提,或由品勝配送,當然送貨員就是門店店員。除了派送、銷售外,品勝還能夠根據客戶要求提供上門的貼膜、路由器設置等個性化的增值服務,進一步接觸消費者。
而從前,消費者在某家電商購買了品勝的產品后,要先由品勝發(fā)貨到這家電商的倉庫,再從電商的倉庫發(fā)給消費者。比如在成都,需要品勝先從市中心的倉庫發(fā)貨到這家電商三環(huán)外的某個集散點,產品再通過電商的物流,從三環(huán)外回到市中心的消費者手里,圍著三環(huán)路繞了整整一圈。這還算短的,如果消費者所在城市正好沒有電商的倉庫,那就得由品勝發(fā)貨到這家電商的北京或其他大區(qū)倉庫,再從大區(qū)倉庫發(fā)貨到消費者所在城市。如今當日達范圍內的訂單則都由門店配送,從中心倉庫到線下門店,只需要一個層級的發(fā)貨。
事實上,門店為消費者進行配送,短物流的模式并不是品勝獨創(chuàng),這種模式要得以實現(xiàn),完全需要大量的、分布廣泛的倉庫,在這里即是門店??鞎驮鲞^這樣的短距離配送,還有更早期的e國一小時等,但卻以失敗告終。
那么品勝當日達的模式要持續(xù)下去,關鍵就在于“兩頭大,中間短”,一頭是消費者,一頭是門店(即配送者),中間則是供應鏈。品勝需要不斷地擴張門店,以縮短其服務范圍,提供更快捷的配送;而另一方面則要不斷地提高銷量。同時不斷地縮短供應鏈,減少中間環(huán)節(jié)和分銷、代理層級,使其扁平化,讓品勝直接面向消費者。
目前品勝的3000多家線下店基本上覆蓋了所有一線城市和大部分二三線城市,線下門店成為了分散式的倉儲,品勝是利用自己產品,自己的倉庫、加盟門店形成整個分布式倉儲模式,保障離收貨地址最近的門店或倉庫為用戶服務,實現(xiàn)商品運輸路徑的最短。
品勝董事長趙國成舉過這樣一個例子“一個消費者從成都到北京出差,到了成都雙流機場才發(fā)現(xiàn)沒帶手機充電器,他可以在品勝網站下單,指定一個配送時間,等他到達首都酒店,就能第一時間拿到充電器了?!?/p>
同樣是短距離物流,品勝在推進這種模式上,有它自己的優(yōu)勢。第一,因為品勝生產售賣的3C產品都是標準化產品,再加上體積、重量等一般不大,配送成本不高。第二,對于品勝來說,以前是開著金杯車給渠道商送貨,現(xiàn)在可以直接把車開到消費者那里去,不需要任何追加資金投入。第三,與京東、快書包不同,品勝配送的都是自有產品,從生產到終端,再到用戶手中,建立起直通渠道,免去中間商的利潤分成,使成本進一步降低。節(jié)約下來的成本既讓消費者享受到了電商式低價,也增加了品勝自身的盈利。
當然,任何O2O必須要考慮的問題是:利益分配、線上線下業(yè)績的歸屬核算,其次還有貨品管理、系統(tǒng)設置等。品勝的O2O模式也同樣考慮品牌商和經銷商之間利益的分配,首先要做的就是實現(xiàn)線上線下同品同價,因為是標品,這一點上比較容易實現(xiàn)。同時,品勝將所有通過當日達IT系統(tǒng)分配到線下門店的網上訂單全部算作門店的業(yè)績,除了繳納天貓、京東等平臺收取的服務費用,這筆訂單的所有利潤幾乎全部劃分給提供配送服務的線下店。
扁平的利益共同體
其實,品勝的做法也是“眾包模式”的合作思維,也就是末端合作網點與品牌的后方打造的是一個利益共同體。從供應鏈的角度上來看,品勝的布局也實現(xiàn)了渠道的扁平化。品勝的品類類似蘋果,主要集中在核心的幾個品類,作為O2O模式,主要協(xié)同的是需求和庫存計劃,品類越集中,庫存共享的價值越大。特別是這樣全渠道驅動的扁平化供應鏈,成就了它極短的前置時間(指從訂購到供應商交貨所間隔的時間),這也是新型供應鏈的必然趨勢。
2014年“雙十一”,品勝當日銷售突破2000萬元,當其他店鋪頻頻遭遇“爆倉”而導致的延遲發(fā)貨等問題時,品勝當日達的線下物流體系便起到了極大的支持。用戶在前端下單的同時,就已經開始了后端的物流派單,以及配送路線規(guī)劃,第一批下單的客戶在第二天早上7點就開始陸續(xù)收到貨品了。
為了達成線上線下的協(xié)同,形成統(tǒng)一戰(zhàn)線,品勝在對線下渠道規(guī)范的同時也不斷對線上渠道進行整合。
除了淘寶、天貓、京東上的自營旗艦店外,還有許多其他獨立的電子產品專賣店在售賣品勝的商品,就如同線上的經銷商。傳統(tǒng)的做法是,經銷商通過“進貨—賣貨”自給自足,自負盈虧,而當品勝對經銷商進行一系列的分級加盟、分級授權,得到認證的店鋪便和線下加盟商一樣,成為了品勝線上的一個分銷體系。這部分店鋪不需要進貨也不需要發(fā)貨,只需要把訂單發(fā)送給品勝,由品勝來提供產品、物流配送以及售后的服務,轉入了同樣的發(fā)貨流程。只有在極少部分偏遠地區(qū)才會使用第三方物流。
這樣一來,線上的經銷商完全不存在壓貨和庫存的問題了,它只需要在自己的店中放入品勝產品的鏈接,完成購買交易后品勝會按照相應的比例進行利潤分配,相當于按效果付費。對于經銷商來說降低了成本,而對于品勝自己來說這些天貓、淘寶店不僅是一個分銷渠道,也是營銷渠道,而且還有效地防止了竄貨的問題。這一套配送系統(tǒng)在移動端也同樣適用,甚至基于LBS的定位能夠實現(xiàn)更精準的匹配。
除了生產、銷售,如今的品勝也扮演了服務商的角色。除了為經銷體系提供一系列的O2O服務解決方案、營銷方案,還能通過自身的配送人員為消費者提供售后、安裝、產品設置等服務。而傳統(tǒng)的電商平臺,產品和服務基本上是脫節(jié)的,售后等服務一般都交給第三方去做,這便失去了和用戶接觸,了解用戶需求的絕佳機會。
2015年3月,品勝推出無線中繼寶產品(一種無線路由器信號擴展器),而由于每個用戶家中的路由器品牌不同、型號不同,用戶自行匹配的難度相應增加,這個時候由品勝自己的員工上門服務就顯得尤為重要。同時在服務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用戶新的需求、痛點,也能第一時間傳達到品牌商手中。
其實,海爾十幾年前便逐步建立起日日順這樣一支物流及服務的隊伍,早些年日日順更多提供渠道的綜合性服務,而隨著智能家電和大數據的不斷發(fā)展,能夠深入到用戶家庭中,獲取第一手的用戶資料與數據,便成了這支隊伍的重要任務,這些“數據捕手”為海爾提供了海量的、難以獲得的信息資料。
對于品勝來說,要做的正是建立這樣一支自己的服務團隊,導購銷售、產品配送、上門服務,門店的員工身兼數職,但是同時也是離消費者最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