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孟霞 李淑萍 劉久美
(青島市中心醫(yī)院,山東 青島 266042)
藍光治療(以下簡稱光療)是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光療過程中需經常檢測膽紅素濃度,反復采血檢測膽紅素給患兒造成創(chuàng)傷,且易引起出血、感染等。經皮膽紅素測定(以下簡稱TCB)是一種無創(chuàng)傷性檢查,測定方法簡便,目前在臨床上得到普遍應用。有研究表明,經皮測得的膽紅素值與血清膽紅素水平呈高度的直線相關關系,也就是說一定的經皮值對應一定的血清膽紅素濃度[1]。臨床上常以患兒的胸部部位作為經皮膽紅素測定的常規(guī)檢測部位,但我們注意到在光療過程中胸部的測定結果和在光療中被遮蓋部位的測定結果不一致。本研究對100例進行光療的高膽紅血癥新生兒常規(guī)部位(胸部)和被遮蓋部位(光療時黑布遮蓋的前額眉心)的經皮膽紅素測定水平進行比較,以探討測定部位對經皮膽紅素值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本科新生兒病區(qū)住院的,需光療的高膽紅素新生兒100例,其中男56例,女44例。胎齡28~40周,出生體質量2000~4100 g,所有新生兒藍光治療1次/天,每次12 h。
1.2 檢測方法
1.2.1 測量時間:光療前、光療剛結束時,光療后12 h TCB測定。
1.2.2 測量部位:選擇第一個常規(guī)部位為胸骨平第二肋間水平皮膚處,第二個是在光療中被黑布遮蓋的前額眉心部位,每個患兒兩個部位都測量。
1.2.3 測量方法:患兒仰臥于藍光箱中,用黑布遮蓋眼睛和會陰部,防止透光損傷眼睛和生殖器官,其余全身裸露。用雙面光照射,TCB由專人測量記錄,所有患兒檢測均采用北京麥邦光電儀器有限公司生產的經皮測黃疸儀(型號為MBJ20型)。在使用前注意探頭用酒精消毒待干,探頭與皮膚垂直并完全緊密垂直接觸,待測試儀閃光,在顯示屏上讀取數并記錄。每次測定TCB讀數3次,取其平均值。
見表1。表中結果顯示:光療前和光療后12 h常規(guī)胸部和黑布遮蓋前額眉心部位經皮膽紅素水平無顯著性差異(P>0.05),而光療剛結束時前額眉心部位的經皮膽紅素水平顯著高于常規(guī)部位(P<0.01);對常規(guī)胸部,光療剛結束時的經皮膽紅素水平顯著低于光療前(P<0.01),光療后12 h水平又較光療剛結束時顯著升高(P<0.01),但仍顯著低于光療前(P<0.05);對黑布遮蓋部位,光療結束時的經皮膽紅素水平顯著低予光療前(P<0.01),而在光療結束后12 h水平和光療結束時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表1 藍光治療新生兒光療前后不同部位經皮膽紅素水平比較(單位:mg/dL)
藍光照射治療是消退新生兒黃疸的有效方法之一。藍光照射治療其原理是:膽紅素能吸收光線,以波長450~460 hm的光線作用最強,由于藍光的波長主峰在425~475 nm,故有人認為是人工照射的最好光源。光照對未結合膽紅素比對結合膽紅素的作用大2~3倍。未結合膽紅素在光的作用下發(fā)生變化轉化為水溶性,可經膽汁排泄到腸腔,或從尿內排出,從而使血清膽紅素濃度降低[2]。
很多文獻報道經皮測膽紅素為無創(chuàng)的檢測方法,操作便捷,經皮膽紅素值(TCB)與血清膽紅素值(TSB)相關性良好。經皮測膽紅素已經成為臨床檢測新生兒黃疸的重要方法,這一研究結果,在苗艷青等[3]文獻中報道過。在臨床工作中經皮測膽紅素可以用TcB胸測定值作為評價黃疸嚴重程度的參考指標。我們經皮測膽紅素的患兒,臨床一般常規(guī)選擇胸部作為常規(guī)監(jiān)測部位,應以新生兒胸部作為TcB報警干預的可靠部位[4]。而我們發(fā)現(xiàn)藍光治療的患兒同時檢測胸部和黑布遮蓋部位前額眉心的膽紅素值加以綜合分析后,卻有不同。
結果顯示:藍光治療后全身裸露部位皮膚黃染程度會明顯低于黑布遮蓋部位,因為光療后受光部位在短期內皮膚中未結合膽紅素在光的作用下發(fā)生變化轉化為水溶性,經膽汁排泄到腸腔,或從尿內排出皮膚中膽紅素濃度會迅速降低所致。光療后,血液中膽紅素重新分布,但由于膽紅素跨血管轉運速度較慢,皮膚淺層組織膽紅素濃度慢慢增加,血清膽紅素不會相應地在短時間內有即時變化,因此光療時同一個體的受光部位與黑布遮蓋部位經皮膽紅素測定值有較大的差異,光療剛結束時,暴露部位皮膚黃染程度明顯減退,經皮膽紅素水平明顯降低,而光療結束12 h后,暴露部位經皮膽紅素水平又有明顯回升。
由此可見,暴露部位所反映的膽紅素水平雖可了解本次治療的有效性,但不能完全反映患兒真實的黃疸程度。因此用經皮膽紅素檢測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的光療效果時,應同時檢測暴露部位和遮蓋部位加以綜合分析。
[1] 高原.經皮測膽紅素儀在黃疸患兒中的應用[J].浙江臨床醫(yī)學,2003,5(4):277.
[2] 楊羊珍.新生兒黃疸日光早期干預的療效觀察 [J].中國誤診雜志,2002,2(5):411.
[3] 苗艷青,耿巖,司軍英,等.新生兒不同部位經皮膽紅素水平比較研究[J].河北醫(yī)學,2011,33(9):1353-1354.
[4] 吳春友,劉長云,丁文玲,等.經皮黃疸儀測定部位的優(yōu)化選擇[J].遼寧醫(yī)學院學報,2012,33(1):37-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