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娜高 慧陳 燕徐 芳*
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農(nóng)業(yè)大學食品科學與藥學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2;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食品藥品檢驗所,新疆 伊犁 835000;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藥物研究所,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4
黑種草子總皂苷滴丸的制備工藝研究
黃 娜1高 慧2陳 燕3徐 芳3*
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農(nóng)業(yè)大學食品科學與藥學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52;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食品藥品檢驗所,新疆 伊犁 835000;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藥物研究所,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4
目的:優(yōu)選黑種草子總皂苷滴丸的制備工藝。方法:以滴丸的外觀質(zhì)量評分、丸重量差異變異系數(shù)和溶散時限的綜合評分作為考核指標,通過單因素和正交試驗對影響滴丸成型的因素進行考察,優(yōu)選最佳制備工藝。結果:優(yōu)選的最佳制備工藝為:以PEG4000∶PEG6000(5∶1)為基質(zhì),總皂苷提取物與基質(zhì)配比1∶3,滴制溫度80℃,冷卻劑為二甲基硅油(運動黏度350 mPa·s),冷卻溫度5℃,滴距10 cm,滴制速度30滴/min。結論:優(yōu)選出的制備工藝穩(wěn)定可行。
腺毛黑種草子;總皂苷;滴丸;制備工藝
黑種草子為毛茛科黑種草屬植物腺毛黑種草Nigella glandulifera Freyn et Sint.的干燥成熟種子[1]。黑種草子作為維吾爾族習用藥材,主產(chǎn)于我國新疆和云南地區(qū)[2-4]。在維吾爾醫(yī)中,黑種草子被稱為 “斯亞旦”,藥性三級干熱,味辛,具有生干生熱、烏發(fā)生發(fā)、增強色素、強筋健肌、祛寒止痛、散氣通阻、利尿退腫等功效,臨床常用于治療濕寒性或黏液質(zhì)性疾病,如毛發(fā)早白、白癜風、腦虛健忘、腹痛腹脹、腸道梗阻等癥[2-3,5]。黑種草子的化學成分除富含油脂外,主要含有皂苷類、黃酮類和生物堿等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鎮(zhèn)痛、抗腫瘤、鎮(zhèn)咳、祛痰和免疫調(diào)節(jié)等多種生物活性[6-7]。中藥滴丸劑符合現(xiàn)代制劑“三效”、“三小”和 “五方便”的要求,是一種重要的中成藥新劑型,具有生物利用度高、起效快等特點,還可增加易水解、易氧化和易揮發(fā)藥物的穩(wěn)定性[8]。課題組前期研究結果表明黑種草子總皂苷具有抗炎、鎮(zhèn)痛的作用,可用于關節(jié)炎的治療,而且安全性好[9-11]。而濕度、光照等因素對黑種草子總皂苷有較大影響,因此將黑種草子總皂苷制成滴丸劑,可以滿足快速起效和穩(wěn)定性的要求。本研究先采用單因素考察法對影響滴丸成型的因素進行考察,在此基礎上,再采用正交試驗設計優(yōu)選最佳滴丸成型工藝條件,為黑種草子的深入開發(fā)提供一定的實驗基礎。
1.1 儀器 DWJ-2000S-D型滴丸試驗機(煙臺百藥泰中藥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AL204型電子分析天平 (梅特勒-托利多儀器上海有限公司);ZBS-6G智能崩解試驗儀(天津市天大天發(fā)科技有限公司);8002型電熱恒溫水浴鍋(北京永光明醫(yī)療儀器廠)。
1.2 材料 瘤果黑種草子總皂苷提取物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藥物研究所植物化學研究室制備,含量>50%);聚乙二醇4000(PEG4000,天津市盛奧化學試劑有限公司);聚乙二醇6000(PEG6000,天津市光復精細化工研究所);液體石蠟 (天津永晟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大豆油 (新疆康尤美糧油集團有限公司);二甲基硅油(運動黏度100 mPa·s,Aladdin Industrial);二甲基硅油(運動黏度350 mPa·s,Aladdin Chemistry Co.Ltd);其余試劑均為分析純。
2.1 滴丸制備方法 將基質(zhì)按規(guī)定比例混合研勻,然后將黑種草子總皂苷提取物與基質(zhì)按規(guī)定比例混勻,置水浴上加熱,充分攪拌使熔融,倒入滴丸裝置中,在規(guī)定的滴制溫度、冷卻劑、冷卻溫度、滴制速度、滴距及滴丸內(nèi)外徑條件下進行滴制,成型后濾出小丸,用濾紙吸去表面的冷卻劑,室溫下自然晾干,即得滴丸樣品。
2.2 考核指標綜合評分的計算 采用外觀質(zhì)量評分、丸重量差異變異系數(shù)和溶散時限的綜合評分作為考核指標。
2.2.1 外觀質(zhì)量評分 將滴丸的外觀質(zhì)量由優(yōu)到差分別記分,將各指標評分后加和作為滴丸的外觀質(zhì)量評分。外觀質(zhì)量評分標準見表1。
表1 外觀質(zhì)量評分標準
2.2.2 丸重量差異 按2010年版《中國藥典》規(guī)定方法,取供試品20丸,精密稱定總重量,求得平均丸重后,再分別精密稱定每丸的重量,計算丸重量差異變異系數(shù) (%)。2.2.3 溶散時限測定 按照2010年版《中國藥典》規(guī)定的崩解時限檢查法,采用崩解儀,不銹鋼絲網(wǎng)的篩孔內(nèi)徑為0.42mm,取供試品6粒,不加擋板進行檢查,記錄每粒的溶散時間(min)。
2.2.4 綜合評分 外觀質(zhì)量評分越低越好,權重系數(shù)定為0.4,則外觀質(zhì)量權重評分=外觀質(zhì)量評分/每組中最大的外觀質(zhì)量評分×40;丸重量差異變異系數(shù)越小越好,權重系數(shù)分別定為0.4,則丸重量差異評分=丸重差異變異系數(shù)/每組中最大的丸重差異變異系數(shù)×40;溶散時限越小越好,權重系數(shù)分別定為0.2,則溶散時限評分=溶散時間/每組中最大的溶散時間×20。因而綜合評分是三者評分之和,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綜合評分=外觀質(zhì)量評分/每組中最大的外觀質(zhì)量評分×40+丸重差異變異系數(shù)/每組中最大的丸重差異變異系數(shù)×40+溶散時間/每組中最大的溶散時間×20。
2.3 黑種草子總皂苷滴丸制備工藝單因素考察
2.3.1 基質(zhì)選擇 預實驗中對PEG4000和PEG6000進行了初步滴制試驗,發(fā)現(xiàn)PEG4000易熔融,黏度低,成型及外觀較好,但硬度欠佳;而PEG6000黏度高,成型及外觀較差,硬度較好,故將二者混合使用以調(diào)整滴丸的硬度及外觀。在藥物與基質(zhì)配比為1∶2,滴制溫度80℃,冷卻劑為二甲基硅油100 mPa·s,冷卻溫度5℃,滴距8cm,滴速35滴/min,滴口內(nèi)外徑2/3.5mm的條件下,試驗結果表明,基質(zhì)配比不同,綜合評分有較大差異,當PEG4000與PEG6000比例為1∶1、2∶1、5∶1時,滴丸成型較好,綜合評分相應較小。結果見表2。
表2 滴丸基質(zhì)配比考察結果
2.3.2 藥物與基質(zhì)配比 對于滴丸制劑而言,理論上增加基質(zhì)的比例有利于藥物的分散,但從減少服用量的角度出發(fā),減少基質(zhì)的比例可使服用量減小。本試驗以完全包合藥物、減少服用劑量為原則考察藥物與基質(zhì)配比,結果見表3。
表3 滴丸中藥物與基質(zhì)配比考察結果
試驗結果表明,藥物與基質(zhì)配比不同,對滴丸成型有較大影響,當藥物與基質(zhì)配比為1∶1時,無法滴制滴丸,當藥物與基質(zhì)配比為1∶2~1∶5時,滴丸成型較好,綜合評分相應較小。
2.3.3 冷卻劑的選擇 分別考察二甲基硅油(運動黏度100 mPa·s)、液體石蠟和大豆油三種冷卻劑,結果見表4。
表4 冷卻劑的選擇結果
結果表明,冷卻劑二甲基硅油(運動黏度100mPa·s)和大豆油綜合評分接近,但是大豆油存在易酸敗、穩(wěn)定性差的缺點,故選擇二甲基硅油(運動黏度100 mPa·s)作為冷卻劑。
2.3.4 滴制溫度的考察 試驗中考察了不同滴制溫度對滴丸成型的影響,考察溫度分別為70、75、80、85、90、95℃。由表5可知,不同滴制溫度對滴丸成型有較大影響,滴制溫度75~85℃時綜合評分接近且相應較小。
表5 滴制溫度的考察結果
2.3.5 滴制速度的考察 考察不同滴制速度對滴丸成型的影響,考察滴速為20滴/min、30滴/min、60滴/min,結果表明,滴制速度為60滴/min時有粘連現(xiàn)象,而20滴/min、30滴/min綜合評分接近,考慮生產(chǎn)效率的緣故,選擇30滴/min進行滴丸制備。
2.3.6 滴距的考察 考察不同滴距4、6、8、10cm對滴丸成型的影響。結果表明,不同滴距對綜合評分的影響接近,滴距10cm綜合評分最低,故選擇滴距10cm進行滴丸制備。2.3.7 冷卻溫度的考察 考察不同冷卻溫度5、10、15℃對滴丸成型的影響。結果表明,冷卻溫度5℃時綜合評分最低,故選擇5℃作為冷卻溫度。
2.3.8 冷卻劑二甲基硅油黏度的考察 考察冷卻劑二甲基硅油不同黏度對滴丸成型的影響,考察黏度為運動黏度100 mPa·s和350 mPa·s。結果表明,冷卻劑二甲基硅油運動黏度為350 mPa·s時,綜合評分最低,故選擇黏度為350 mPa·s的二甲基硅油作為冷卻劑。
2.4 黑種草子總皂苷滴丸制備工藝正交試驗
根據(jù)單因素試驗考察結果,影響滴丸成型的主要因素為基質(zhì)配比、藥物與基質(zhì)配比和滴制溫度。以滴丸的外觀質(zhì)量評分、丸重差異變異系數(shù)及溶散時限的綜合評分為考察指標,在冷卻劑為二甲基硅油運動黏度350 mPa·s,冷卻溫度5℃,滴距10 cm,滴制速度30滴/min,滴口內(nèi)外徑2/3.5mm的條件下,采用L9(34)正交試驗設計考察這三個因素對滴丸成型的影響,因素水平表見表6,正交試驗設計和試驗結果見表7。對正交試驗結果分別進行直觀分析和方差分析,結果分別見表7、8。
表6 因素水平表
表7 正交試驗結果
注:F1-0.05(2,2)=19.0 F1-0.10(2,2)=9.0
表8 方差分析結果
由直觀分析結果可知:各因素對試驗結果的影響程度分別為C>B>A,各因素的最佳水平為A2B2C2。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各因素對試驗結果的影響程度依次為C>B>A,C因素對試驗結果有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C2優(yōu)于C1和C3;B、A兩因素對試驗結果無統(tǒng)計學差異,結合直觀分析結果和單因素試驗結果,選擇B2和A3。故滴丸最佳制備工藝為A3B2C2,即基質(zhì)配比(PEG4000∶PEG6000)為5∶1,藥物與基質(zhì)配比為1∶3,滴制溫度為80℃。
2.5 驗證試驗 按最佳滴丸成型工藝制備三批滴丸,測定各指標,結果見表9。
表9 驗證試驗結果
結果所制三批滴丸外觀均光滑、圓整,無拖尾和粘連現(xiàn)象,硬度較好,丸重差異變異系數(shù)均小于5%,溶散時間均小于6 min。驗證試驗結果與正交試驗結果基本一致,符合 《中國藥典》2010版中對滴丸劑的要求,說明優(yōu)選出的黑種草子總皂苷滴丸制備工藝穩(wěn)定可行。
影響滴丸成型的主要因素為基質(zhì)選擇、藥物與基質(zhì)配比以及滴制溫度。在基質(zhì)選擇試驗中,發(fā)現(xiàn)PEG4000易熔融,黏度低,成型及外觀較好,但硬度欠佳,而PEG6000黏度高,成型及外觀較差,硬度較好,故將二者混合使用以調(diào)整滴丸的硬度及外觀。藥物與基質(zhì)配比的單因素試驗結果表明,藥物與基質(zhì)配比不同,對滴丸成型有較大影響,當藥物與基質(zhì)配比為1∶1時是無法滴制滴丸的,當藥物與基質(zhì)配比為1∶2~1∶5時,滴丸成型較好,綜合評分相應較小,因此正交試驗中該因素水平選擇在此范圍。單因素和正交試驗結果均表明滴制溫度對滴丸成型有較大影響,最終確定滴制溫度為80℃。
[1]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一部)[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324-325.
[2]劉勇民.維吾爾藥志[M].烏魯木齊:新疆科技衛(wèi)生出版社,1999:515-518.
[3]肖克來提·吐達洪,木哈巴提.維吾爾藥黑種草的國內(nèi)外應用簡介[J].中國民族醫(yī)藥雜志,2002,8(3):28.
[4]李正紅,彭霞,姜明輝,等.傣藥黑種草籽質(zhì)量標準研究 [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09,15(3):166-167.
[5]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 《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 (維吾爾藥卷)[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5:364-366.
[6]信學雷,薛慧清,阿吉艾克拜爾·艾薩,等.黑種草屬植物研究進展[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8,19(6):1514-1517.
[7]耿東升,傅小英.瘤果黑種草的化學成分及藥理研究現(xiàn)狀 [J].中成藥,2008,30(10):1522-1524.
[8]閔俊.中藥滴丸劑及其工藝研究進展[J].環(huán)球中醫(yī)藥,2008,(4):17-19.
[9]Jun Zhao,F(xiàn)ang Xu,Hua Huang,et al.Evaluation on Anti-Inflammatory,Analgesic,Antitumor,and Antioxidant Potential of Total Saponins from Nigella glandulifera Seeds[J].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2013:827230.
[10]王林林,史玉柱,劉燕,等.瘤果黑種草子總皂苷治療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作用研究[J].中藥藥理與臨床,2014,30(3):78-82.
[11]劉燕,史玉柱,楊巧麗,等.瘤果黑種草子總皂苷的長期毒性研究[J].中藥藥理與臨床,2013,29(6):68-70.
Optim ization of preparation for semen nigellae total saponins Dropping Pill
HUANG Na1GAO Hui2CHEN Yan3XU Fang3*
1.School of Food Science and Pharmacy,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Urumqi830052,China;2.Xinjiang Yili Institute for Drug Control,Yining 835000,China;3.Xinjiang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Urumqi830004,China
Objective To optimize the preparation for semen nigellae total saponins Dropping Pill.M ethods The comprehensive score including appearance quality,weightvariation of pills and dissolution timewas used as criteria for evaluation.Single factor experiment and orthogonal design were used to optimize the preparation of the dropping pill.Results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The radio of PEG4000 to PEG6000 was5∶1.The radio of total saponins tomatrix was l∶3.The temperature of drug solution was 80℃.The coolantwas dimethiconewhich viscosity was350mPa·s.The cooling temperaturewas 5℃.The dropping distancewas 10 cm.The dropping speed was 30 drops perminute.Conclusion The optimized preparation is stable and feasible.
Seeds of Nigella glandulifera;Total saponins;Dropping pill;Preparation
R283.6
A
1007-8517(2015)17-0015-04
2015.06.05)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重大科技專項(編號:201130105-4)。
黃娜 (1989-),女,漢,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中藥民族藥新藥研究與開發(fā)。
徐芳,E-mail:xufangxj@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