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順仕
稅務籌劃存在的風險研究與度量
文/劉順仕
稅務成本是現代企業(yè)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企業(yè)都會通過籌劃等方式降低企業(yè)稅負,提高企業(yè)利潤。但是,由于復雜的經濟政策環(huán)境,企業(yè)稅務籌劃存在一定風險,會影響企業(yè)長遠發(fā)展。本文分析了稅務籌劃的風險成因,探討了當前企業(yè)存在的稅務籌劃風險,闡述了稅務籌劃風險度量的主要方案,以期提供借鑒。
稅務籌劃;風險成因;風險度量
稅務籌劃,是指在稅法規(guī)定的范圍內,通過對經營、投資、理財等活動的事先籌劃和安排,盡可能的獲得“節(jié)稅”的稅收利益。然而,稅務籌劃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風險,因此,認識風險,科學度量風險就成為稅務籌劃活動的核心問題。
風險即不確定因素對活動的影響,在稅務籌劃中,風險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稅務籌劃方案存在一定主觀性
稅務籌劃活動最終方案選擇、決策實施都完全取決于納稅人的主觀判斷。包括籌劃條件判斷、稅收政策判斷等。也包括納稅決策主體風險偏好,如保守型、風險愛好型等,會影響稅務籌劃結果。
(二)稅務籌劃活動在約束條件下開展
在約束性條件下,籌劃方案極易受到約束條件的變動影響,主要包括內部條件及外部條件兩種,其中,內部條件主要指納稅主體內部環(huán)境,外部條件主要包括政策、經濟、文化等環(huán)境。
(三)稅務籌劃主體與客體的博弈
操作中,稅務籌劃與避稅的界限難以區(qū)分,稅務籌劃到一定程度與避稅并無清晰界限,企業(yè)在進行稅務籌劃時也很可能利用稅收政策漏洞進行獲利。以國家為主體的征稅者必然與籌劃者之間存在博弈,此消彼長是必然的,若籌劃者不能跟上變化,就會遭受損失。
操作中,稅務籌劃風險分類主要包括內外部風險分類、定性定量分類、原因性質分類三種分類方法。
(一)內外部風險分類法
內外部風險分類法較為淺顯,即風險產生的因素是內部因素還是外部因素。
首先,內部因素主要指企業(yè)自身原因。如企業(yè)注冊地、組織形式、銷售模式等,特征為企業(yè)能夠通過自主判斷及選擇,控制稅務籌劃風險。
其次,外部因素。如國稅政策、國家經濟狀況、行業(yè)狀況等,這些因素的變化都會直接為企業(yè)帶來風險,特征是企業(yè)控制失效,只能通過自我調節(jié)從而降低、避免風險。
(二)定性定量分類法
這一分類是基于風險是否可以量化進行的。定性風險損失計量較為麻煩,其界限比較模糊,只存在“是”、“否”兩種指標,當然這種狀況還是可以度量的,可通過概率法結合專家評判實現量化分析。定量風險能夠直接通過數字量化表示風險大小,如籌劃方案實際稅款、籌劃成本等,其中包括顯性成本與隱性成本兩類,隱形成本較難控制,較容易被忽略。
(三)原因性質分類法
原因性質分類法是直接按照稅務籌劃風險原因性質進行的風險分類,其分類明確且詳細,主要包括操作風險、政策風險、經營性風險、執(zhí)法確認風險等。
風險度量是稅務籌劃成功的必要條件,稅務籌劃風險也屬于企業(yè)為主的經濟體風險,因此,風險管理理論也同樣適用。
(一)風險熵
假定風險可能性i種,稅務籌劃風險最小時節(jié)稅額最大,籌劃方案實現概率最大,假定第i中情況下節(jié)稅額概率為Pi,節(jié)稅額Ci,則可將節(jié)減稅額不確定性定義為:
稅務籌劃風險即為節(jié)減稅額為權重的加權平均,風險熵可表示為:
這一方法直接將稅務籌劃不確定狀態(tài)做出度量指標,能對風險進行有效度量。
(二)概率分析
概率分析法即運用概率及統(tǒng)計學方法對風險進行度量的方法,此方法核心在于變異系數的大小。此方式的計算步驟為:
籌劃收益期望值計算→方差、標準離差計算→變異系數計算
其中變異大小與風險系數高低成正比。設R為籌劃風險,X為籌劃收益結果,P為概率,F為三者之前的函數關系,總關系公式可簡單表述為:
在對籌劃收益期望值計算之后,通過計算標準離差率,可得稅務籌劃引起的風險程度。
總計算公式表述為:
(三)風險價值VaR
這一方法結合概率論與統(tǒng)計方法,是對市場風險進行度量的方法。企業(yè)稅務籌劃風險極大部分來自市場,因此,VaR法計算稅務籌劃風險也是可行的。方法涉及三要素,分別為持有期、置信區(qū)間、收益期望值概率密度函數。其中,持有越長價格變動可能越大,風險越大;置信區(qū)間表示交易謹慎度及風險偏好;稅務籌劃收益期望一般用正態(tài)函數。公式為:
此公示各項與稅務籌劃相關,E(P)為稅務籌劃收益期望,P為稅務籌劃收益,Pl為置信值最低收益。
(四)主觀概率法
主觀概率法是對定性稅務籌劃風險計量的較為可靠的方式,這類風險歷史數據不足,也無法重復試驗,概率統(tǒng)計計算出的結果客觀程度不足。因此,認識主體經驗及掌握信息對風險量化是較好的解決方式。值得注意的是,主觀概率法雖然名為主觀,但必須遵循概率公理化體系,且盡可能讓專家內行判斷。
操作方法:
不同專家小組選擇→確定變化可能情況→計算可能性概率
其中,概率公理:
(1)對任何事件A,P(A)≥0;
(2) P(Ω)=0,Ω為完備事件;
(3)可列事件互不相容
主要公式:
(1)權重確定
(4)風險程度大?。?/p>
稅務籌劃風險的成因、特點都是極為復雜,局限于某一種方法對風險進行度量都是有著較大局限的。因此,對于稅務籌劃風險,企業(yè)不僅要掌握度量分析方法,還應建立數據庫,從而構建相應的數據模型預測風險。
[1]許景.我國中小企業(yè)有效稅務籌劃研究[D].江蘇科技大學,2014.
[2]周宇飛.稅務籌劃風險與風險稅務籌劃[D].天津財經大學,2006.
[3]羅延博.零售企業(yè)稅務籌劃風險及對策研究[J].時代金融,2013,15:62-63.
(作者單位:安徽省廬江縣會計中心 廬江縣國庫集中支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