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瑞雪
摘 要: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從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質著眼,依據單元的重點和教材的重點、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確立訓練點,把語文課上成思維訓練課,上成語言文字訓練課。在課堂教學中,具體從“提問”、“口語訓練”等方面著手,使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確實得到了全面的、扎實的培養(yǎng)和提高,把有效閱讀教學落到實處。
關鍵詞:語文;有效閱讀;口語訓練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4-177-01
在長期的教學中,受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始終處于不放心、不放手的強化訓練,無論是識字、寫作、還是閱讀都是施行滿堂灌的教學模式,認為似乎這樣才能讓學生達到教師所期望的目標。豈不知,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這種教育教學方法實在是一種落后,不太實際的教學方法,大大束縛了學生的思想個性,阻礙了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潛力。因此,在近幾年的教學活動中,我努力改變自己以前古老的作法。把學生們放在教育教學的主體地位,充分讓他們展示其自身的才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變以前的被動學為主動學;呆板學為靈活學;苦學為樂學。正是有了這種思想作前提,我在教學中注重抓住一個項目做實驗為突破口,進而向其他項目延伸。近幾年來,從一年級接手到現在的三年級,我一直重點實驗的課題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經過反復實踐,現以初見成效。
一、教給學生正確的讀書方法
外國有的教育預言家說:“未來的文盲不是目不識丁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笨梢娊探o學生自學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引導學生尋求正確、科學的學習方法,增進學習效果,達到最后不需要教師到現場當面督促、步步施教的目的。教師必須善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學生善學。
二、精心設計課前導語,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俗話說一篇好的文章,能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就如遇到了一頓美餐,讓你垂延三尺,美美地享受一番。同樣的道理,一段好的導語,能引起學生閱讀的極大興趣。小學生對什么事物都懷有一種好奇心,有一種不達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欲望,我就抓住他們的這種心理,精心設計閱讀課文的導語,積極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如:我在教學?雨?這篇課文是,我引導學生說:?你們都見過?雨?,?雨?對我們大家是再熟悉不過的事物,它與我們的生活時時相伴,就象我們的好朋友,誰也離不開誰,可你們知道下雨時天氣怎樣?風怎樣?雨水是怎樣的?莊稼又是怎樣等這些情景嗎?你們想了解嗎??同學們個個精神抖擻地回答:?想?。于是我就說:?好,今天我們學習一篇關于寫?雨?的課文,課文詳細地介紹了這些方面的知識,請你們用自己的能力去閱讀課文,并尋求答案好嗎??話音剛落,學生就情緒高昂地朗讀起課文來。
三、循序漸進,由淺入深
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重要,它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內在動力和關鍵所在。合理的提出閱讀要求,引導學生閱讀課文,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知識水平,過深會挫傷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過淺容易導致孩子浮躁,因此,我在教學中遵循?循序漸進?的教育方針,一年級時上閱讀課文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讀懂一句話,能用自己的話大體說出一句話的意思,我便予以表揚、鼓勵。二年級時,我便要求學生不僅能讀懂、讀通一句話,而且要準確地理斷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話較準確地理解一句話的含義。三年級時我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把各句聯(lián)系起來讀懂一段話,甚至一篇文章。能夠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lián)系。能從句與句之中體會作者的感情。正是這樣一步一個臺階,不同時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學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讀懂,以致理解全篇內容。
四、精講多讀,讀出情感
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最反對的是教師無休止的教授、講授再講授,就象一個媽媽,反復嘮叨孩子,孩子必起逆反心理,一般達不到預期效果。因此,我在講課文時,盡量做到精講多讀,在整堂教學活動中,我只當配角,不當主角,只當導演,不當演員,只傳授孩子理解課文之方法,不包辦代替孩子的主觀意識。講讀課文我只引導孩子們理解難懂的重點句、重點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則充分讓孩子們反復讀,反復念,讓其讀出情感,念出含義。閱讀課文我則全權放手,讓學生自瀆,自疑,自己解決問題,遇到較難的先讓他們互議,我再做適當點撥。這樣以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充分發(fā)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得到了提高知識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應的升華,教學任務完成得輕松愉快。
五、創(chuàng)設意境,讀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雖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但適當地給學生創(chuàng)設意境,給他們提供閱讀的背景,更有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學生很好地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因此,我在上每篇課文前,都要充分準備與之相適應的意境,如優(yōu)美的散文、古詩配以樂器、圖畫。記敘文配以課本劇,說明文設制電動課件等。這樣以來學生在各種特定的環(huán)境中反復讀課文,既是一種欣賞,又自然而然地悟出了作者的情感,陶冶了情操。
六、反思學習過程,概括學習方法
學生在講讀課上學到的閱讀方法也可以遷移運用到閱讀課上,使閱讀課著眼于講讀課所學訓練重點的實施和運用,著眼于所學閱讀方法的運用和鞏固。這樣教師半扶半放,少扶多放,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在遷移中得到鞏固,在遷移中得到提高。
另外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回顧學習過程,引導學生把自己的學習過程作為認知對象,幫助他們從成功的學習中總結出閱讀規(guī)律,以便今后自覺運用這些規(guī)律去探求新知。
總之,閱讀訓練的方法還很多很多,這就需要我們在長期的教學活動中去發(fā)現去積累去實踐,才能找到最為理想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