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大 軍
(煙臺市公路管理局,山東 煙臺 264003)
某沿海既有舊橋的檢測及損傷評價
林 大 軍
(煙臺市公路管理局,山東 煙臺 264003)
針對沿海某既有舊橋出現(xiàn)的質量問題,現(xiàn)場對橋面系、上部結構、下部結構、裂縫開裂情況、材料風化程度、混凝土強度、鋼筋間距以及鋼筋銹蝕情況進行了調查、檢測,并依據(jù)上述調查、檢測結果對該橋進行了BCI評價,并對其適修性進行了評價,為同類工程事故的處理提供了借鑒。
橋梁,結構,檢測,損傷評價
新水河大橋位于某市某路,橫跨新水河。該橋建于20世紀70年代,至今營運30余年。該橋上部結構為簡支梁,下部結構為柱式墩,鉆孔灌注樁基礎。因鋼筋銹蝕及錐臺破壞,該橋于1998年進行過加固修復[1-5]。
目前,因該橋鋼筋銹蝕嚴重,2014年9月23日~9月24日對該橋進行了現(xiàn)場檢測、調查。
因設計資料缺失,故首先對該橋進行了尺寸復原,該橋寬度7 m,全長60 m,共6跨,每跨10 m。新水河大橋縱向尺寸見圖1。
1)橋面系。
橋面瀝青混凝土鋪裝層有坑槽3處(長度約1.5 m~2.5 m、寬度約0.4 m~0.75 m、深度約0.15 m,鋼筋混凝土板已經(jīng)破損),橋面有一處1.12 m×0.78 m孔洞;橋面護欄共48處,北側損傷24處,缺失9處,南側損壞24處,缺失6處,據(jù)統(tǒng)計損壞比例100%,缺失比例為31.25%;橋面兩側泥砂淤積嚴重。
根據(jù)CJJ 99—2003城市橋梁養(yǎng)護技術規(guī)范[6]的相關規(guī)定,新水河大橋橋面系完好狀態(tài)為E級。
2)上部結構。
新水河大橋每跨布置鋼筋混凝土主梁5根(1998年采用剔除原銹蝕嚴重部位保護層混凝土,重新抹混凝土的方法進行加固處理),每跨3等分點處布置橫系梁一根;經(jīng)抽測,大多數(shù)鋼筋混凝土主梁鋼筋銹蝕嚴重,導致混凝土保護層脹裂,裂縫寬度最大處6 mm,長度7.5 m(修補過位置同樣存在上述問題);有的鋼筋混凝土主梁混凝土保護層已經(jīng)脫落,鋼筋裸露銹蝕;多數(shù)鋼筋混凝土板底部鋼筋銹蝕,有的已經(jīng)外露。
根據(jù)CJJ 99—2003城市橋梁養(yǎng)護技術規(guī)范的相關規(guī)定,新水河大橋上部結構完好狀態(tài)為E級。
3)下部結構。
經(jīng)抽測,鋼筋混凝土蓋梁(1998年采用剔除原銹蝕嚴重部位保護層混凝土,重新抹混凝土的方法進行加固處理)鋼筋銹蝕嚴重,導致原混凝土保護層和新混凝土保護層均有脹裂現(xiàn)象,多數(shù)部位的混凝土保護層已經(jīng)脫落,未脫落部位多數(shù)也已經(jīng)空鼓;該橋西側橋臺錐坡底部被河水沖刷,砌石散落,錐臺滑移,與橋臺脫開;加固后的墩柱(1998年采用剔除原保護層混凝土,重新抹混凝土并外包纖維材料方法進行加固)外包纖維材料均已風化破壞,下部被河水侵蝕處混凝土不同程度剝落,墩柱上部混凝土因鋼筋銹蝕開裂。
根據(jù)CJJ 99—2003城市橋梁養(yǎng)護技術規(guī)范的相關規(guī)定,新水河大橋下部結構完好狀態(tài)為E級。
4)橋梁狀況指數(shù)BCI評價。
根據(jù)CJJ 99—2003城市橋梁養(yǎng)護技術規(guī)范的相關規(guī)定,新水河大橋完好狀態(tài)為E級(E級——危險狀態(tài),應檢測評估后進行大修、加固或改擴建)。
5)橋梁裂縫專項檢查。
對構件的裂縫開展及分布情況進行了專項檢查,多數(shù)混凝土板底部存在寬度0.1 mm~0.2 mm,長約0.5 m~1.2 m的裂縫;多數(shù)混凝土主梁、蓋梁下部存在沿主筋方向的裂縫,裂縫寬度0.5 mm~6.0 mm,多數(shù)已經(jīng)沿跨度方向通長;多數(shù)墩柱分布有寬度0.2 mm~1.0 mm,長約0.2 m~0.5 m的裂縫。
混凝土裂縫開展均順主筋方向,主要是由于鋼筋銹蝕、混凝土脹裂引起。
6)材料風化程度專項檢查。
對構件材料的風化程度進行了專項檢查,檢查結果為:橋面板中度風化,主梁嚴重風化,蓋梁嚴重風化,橫系梁中度風化,墩柱嚴重風化。
1)結構混凝土強度檢測。
根據(jù)JTG D62—2004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guī)范[7]中第3.1.2條規(guī)定:鋼筋混凝土構件不應低于C20,當采用HRB400、KL400級鋼筋配筋時,不應低于C25。本次共抽查檢測4塊鋼筋混凝土板,其中1塊鋼筋混凝土板強度等級達不到C20;有1塊板的強度等級不能滿足現(xiàn)行JTG D62—2004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guī)范中鋼筋混凝土構件強度的最低設計要求。
現(xiàn)場共抽查檢測3根蓋梁,其中2根蓋梁強度等級達不到C20,3根均達不到C25;共抽查檢測9根主梁,主梁混凝土強度抽查結果介于17.4 MPa~26.2 MPa之間;其中4根主梁強度等級達不到C20,8根主梁強度等級達不到C25;共抽查檢測4根橫系梁,其中1根橫系梁強度等級達不到C20,4根主梁強度等級均達不到C25;部分蓋梁、主梁、橫系梁構件實測混凝土強度不能滿足現(xiàn)行JTG D62—2004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guī)范中鋼筋混凝土構件強度的最低設計要求。因為設計資料缺失、現(xiàn)場鋼筋銹蝕嚴重,已不能分辨出鋼筋級別。
2)混凝土碳化深度的測定。
現(xiàn)場對主要構件的混凝土碳化深度進行了抽查檢測,鋼筋混凝土板、主梁、蓋梁、橫系梁碳化深度最大值檢測結果為:混凝土板:31.0 mm,混凝土主梁:35.5 mm,混凝土蓋梁:55.0 mm,混凝土橫系梁:41.5 mm。檢測結果表明,混凝土構件碳化深度較大。
3)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測定。
根據(jù)JTG D62—2004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guī)范中第9.1.1條規(guī)定:Ⅲ類海洋環(huán)境中,墩臺身、擋土結構、涵洞、梁、板、拱圈、拱上建筑(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最低為45 mm。
對20個混凝土構件的保護層厚度進行了抽查檢測,69%的測點保護層厚度不能滿足《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guī)范》中對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最低設計要求。
對20個混凝土構件的鋼筋間距進行了抽查檢測,因無原設計資料,不能對箍筋間距做是否符合原設計的判斷;但從檢測結果可見:同類構件的鋼筋間距實測數(shù)值相差較大,從而推斷施工質量控制不嚴。
各構件鋼筋銹蝕比較嚴重,蓋梁底部普遍有保護層脫落,鋼筋裸露銹蝕的問題。從抽查的情況來看,主梁的鋼筋銹蝕最為嚴重,主筋直徑未銹蝕處為28 mm,銹蝕處直徑在17.76 mm~23.45 mm之間。各構件的鋼筋截面損失率在29.86%~59.77%之間,鋼筋銹蝕引起構件承載力下降,給橋梁帶來嚴重安全隱患。
根據(jù)現(xiàn)場檢測和調查情況,該橋梁部分主要受力構件(主梁、蓋梁)的混凝土實測強度以及鋼筋保護層厚度低于JTG D62—2004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guī)范中的最低要求,且鋼筋銹蝕嚴重;多數(shù)部位已經(jīng)引起順筋裂縫,嚴重部位的保護層已經(jīng)脫落,導致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粘結作用逐漸退化,梁的屈服荷載、極限荷載和延性都有所降低,以上情況對承載力有影響,顯著降低了橋梁的承載能力。
該橋橋面系、上部結構、下部結構的完好狀態(tài)為E級,依據(jù)CJJ 99—2003城市橋梁養(yǎng)護技術規(guī)范的相關規(guī)定,橋梁狀況完好狀態(tài)為E級,應檢測評估后進行大修、加固或改擴建。
該橋始建于20世紀70年代,至今已經(jīng)有40余年,由于平時缺乏相應的管理、養(yǎng)護,該橋結構性能下降較多;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現(xiàn)在的使用荷載與當時相比,有了較大提高;且荷載(汽車等)通過頻率與設計相比,也有較大提高;以上對橋梁損傷較大。
雖然1998年對該橋進行過加固,但當時僅對以下部位進行了加固:1)對鋼筋銹蝕嚴重部位的主梁、蓋梁混凝土保護層剔除后,重新進行抹面;2)對墩柱混凝土保護層剔除后,重新進行抹面,并外包纖維材料;3)對橋臺、錐臺進行抹面等加固處理。由于該橋位于海邊,上述處理方案沒有從根本上消除氯離子對鋼筋的侵蝕作用,目前仍然存在鋼筋大面積銹蝕,混凝土保護層脹裂、剝落現(xiàn)象。由于目前該橋正在使用中,如果按現(xiàn)行有關規(guī)范、規(guī)程、標準對其進行修復、加固處理,加固后不僅會降低某些使用功能,且受橋梁原設計的限制(如橋梁寬度等),不能與現(xiàn)代經(jīng)濟發(fā)展相適應(如受橋寬等限制,限制了通車數(shù)量)。并且許多修復、加固措施雖然技術上可行,但實施起來非常困難,無形中加大了經(jīng)濟投入。
1)通過對新水河大橋的現(xiàn)場調查、檢測以及對檢測數(shù)據(jù)分析計算整理,得出如下結論:
a.新水河大橋完好狀態(tài)為E級,評定為危橋,該橋處于危險狀態(tài),應檢測評估后進行大修、加固或改擴建。b.抽測的鋼筋混凝土板、主梁、蓋梁、橫系梁均有構件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滿足《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guī)范》中混凝土構件強度的最低設計要求。c.抽測的鋼筋混凝土板、主梁、蓋梁、橫系梁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能滿足《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guī)范》中對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最低設計要求。d.鋼筋銹蝕嚴重,引起構件承載力下降,給橋梁安全帶來嚴重安全隱患。
2)適修性評價:該橋始建于20世紀70年代,至今已經(jīng)有40余年,主要存在以下問題:a.由于平時缺乏管理養(yǎng)護,導致結構性能下降較多;b.使用荷載與設計相比,有較大提高;c.雖然1998年進行過加固,但沒有從根本上消除氯離子對鋼筋的侵蝕作用,目前該橋鋼筋銹蝕依然嚴重。維修加固處理不僅對正常使用產(chǎn)生影響,而且受橋梁原設計的限制,不能與現(xiàn)代經(jīng)濟發(fā)展相適應。特別是該橋鋼筋普遍存在銹蝕情況且銹蝕情況嚴重,鋼筋截面損失率在29.86%~59.77%之間,鋼筋除銹加固處理復雜,施工難度大、費用高,且很難保證施工質量。根據(jù)需進行加固維修的內容,加固所需總費用預估為新建造價的70%以上,適修性差。
經(jīng)綜合考慮建議該橋拆除、重建。
[1] 楊 艷.如何進行老齡橋梁鑒定與壽命評估[J].中國港灣建設,2001(2):45-46.
[2] 陳萬春,馬建秦.既有橋梁可靠度與安全使用壽命的綜合評估[J].公路交通科技,2006(7):78-81.
[3] 李揚海,鮑為剛.公路橋梁結構可靠度與概率極限狀態(tài)設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4] 陳惟珍,王春生,徐 磊.上海市外白渡橋剩余壽命與使用安全[J].橋梁建設,2002(2):6-10.
[5] JTJ/T J21—2011,公路橋梁承載能力檢測評定規(guī)程[S].
[6] CJJ 99—2003,城市橋梁養(yǎng)護技術規(guī)范[S].
[7] JTG D62—2004,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guī)范[S].
The detection and damage evaluation of a coastal existing old bridge
Lin Dajun
(YantaiHighwayAdministrationBureau,Yantai264003,China)
According to the quality problems of a coastal existing old bridge, this paper made the site investigation, detection to deck scene, superstructure, substructure, cracking situation, material weathering degree, concrete strength, reinforcement spacing, reinforcement corrosion situation, and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and detection results made BCI evaluation to the bridge, and evaluated its repair ability, provided reference for similar engineering accidents treatment.
bridge, structure, detection, damage evaluation
2015-01-21
林大軍(1973- ),男,高級工程師
1009-6825(2015)10-0148-02
U44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