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故鄉(xiāng)禹溪村的家門口,
仿佛看到大禹在剡溪岸邊走動,
他凝望著這條景色非凡的河流,
也沒有忘記
當(dāng)年從洪波中浮現(xiàn)出來的這個村莊。
剡溪在古越大地上碧水長流,
就是中國水系圖上一條細長的藍線,
這條彎彎曲曲的河流,
自古到今變更過幾個名字:
了溪——禹溪——剡溪,
久遠的起源,神美的來歷。
遠古年代泛濫成災(zāi)的洪水,
已經(jīng)被大禹驅(qū)趕到茫茫大海,
從此人世間傳誦著美麗的傳說
——大禹治水,功畢了溪愛萬民,
——大禹治水,九州洪波禹溪收。
你知道嗎,當(dāng)初為何叫了溪?
那是大禹疏通的最后一條河,
貼切的名字,洪亮的水聲。
你知道嗎,后來為何叫禹溪?
那是了溪兩岸的老百姓,
紀(jì)念大禹就要千年萬代傳下去,
哦,禹字打頭的名字最莊重,
敬將了溪改禹溪。
美麗的傳說永遠不會衰老,
演繹出多少鮮活的故事!
今天,剡溪左岸屹立著兩座山,
一座叫趴船山,一座是余糧山。
趴船山——
相傳大禹親自用過的一條船,
晾在太陽底下變成了一座山;
余糧山——
相傳大禹治水剩余的糧食,
高高的糧垛變成了一座山。
大山一樣崇高的功績,
江河牽出美好的裊裊炊煙。
今天,剡溪岸邊雄雞喔喔的禹溪村,
村民們永遠思念著一個治水安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