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批評家宋遂良(上)"/>

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無所依傍而盡顯才子風流
        ——文學批評家宋遂良(上)

        2015-06-01 10:11:25張麗軍丁美華
        傳記文學 2015年10期

        文 張麗軍 丁美華

        無所依傍而盡顯才子風流

        ——文學批評家宋遂良(上)

        文 張麗軍 丁美華

        “兒時最高興和最悲痛的時刻聯(lián)手到來了!”

        自20世紀60年代起,宋遂良就在山東這片土地上工作、生活、成家、立業(yè),至今已過去半個多世紀,他的文章中也處處透露著對山東的關心與熱愛,以致很多沒見過宋遂良的人都誤以為他是山東人??梢娺^宋遂良的人則會恍然大悟,宋遂良“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中的“故鄉(xiāng)”不是山東,而是湖南。在那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中,依稀可以辨別的湖南口音,是對那片土地永恒的記憶與真摯的愛戀。

        “瀏陽河,彎過了幾道彎,幾十里的水路到湘江……出了個毛主席,領導人民得解放……”這首紅遍大江南北的《瀏陽河》所歌唱的地點,正是秋收起義的老革命根據(jù)地——湖南瀏陽。這個人杰地靈的地方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杰出的棟梁之才,如中國晚清時期的改革家譚嗣同,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王震、黃克誠等。中國當代著名文學評論家宋遂良就出生在這片鐘靈毓秀的土地上。

        1934年,宋遂良在瀏陽河畔一個叫梅花堤的村落呱呱落地。梅花堤景色優(yōu)美,鄉(xiāng)風淳樸。清朝重臣曾國潘曾寫詩贊美:“黃米飯香青菜熟,紅梅花放白云飛。”宋遂良的外祖父名叫鄒禮,是保定講武堂畢業(yè)的一位軍人,二三十年代做過中國國民革命軍的軍長。正是因為這一家庭文化背景,宋遂良的母親鄒惠玲沒有待字閨中,而是沖破重重阻力到省城長沙讀書,后畢業(yè)于湘雅醫(yī)校。宋遂良的父親,在一次巧合中結識了鄒禮先生。鄒先生很賞識這位年輕人,于是便把女兒嫁給了他。后來他又在鄒先生的資助下就讀于東吳大學,并在上海與鄒家女兒完婚,而當時的證婚人是湖南省省長趙恒錫和現(xiàn)代著名戲劇家歐陽予倩。

        宋遂良父母的婚姻看似傳奇,實則并不美滿。宋遂良的父親并不怎么喜歡他的太太。婚姻的不美滿并未影響到母親對兒子的深情摯愛。母親的愛與教導在宋遂良心中留下刻骨銘心的印象。宋遂良年幼時,父親長年在外,家里的大小事務不得不由母親一手操辦。母親雖出身大戶,全然沒有大小姐的嬌貴脾氣,文靜寬厚,人緣極好。她不僅會繡花、繪畫,還寫得一手好字,甚至還會看病,常常以“業(yè)余郎中”的身份給左鄰右舍送些藥,大家都非常喜歡且敬重她,親切地稱她為“大嫂子”。在教育孩子方面,她怕宋遂良走入歧途,很想嚴厲地管教,但她天生心腸軟,又多愁善感,終究狠不下心來。有時宋遂良做錯事被父親責備時,母親常常站在他這邊替他說話,保護著他。但母親的愛并不是盲目的,她并非所有的事都袒護著宋遂良。小時候的宋遂良曾學會罵人,母親氣極,揚言要用針刺他的嘴。宋遂良卻不以為然,因為母親一直都那么溫柔,他不相信母親真會那么做??僧斈赣H滿臉怒色地捏著針走向他時,他難以置信,嚇得拔腿就跑。別人趕來勸阻,母親也不聽,一直追了好遠才將宋遂良捉住。母親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用針將宋遂良的嘴唇扎出幾滴血來,宋遂良痛得直哭。母親則一把將他抱住,含淚問道:“記住了嗎?”“痛嗎?……”宋遂良依偎在母親的臂膀間使勁兒地點著頭。他無法理解,為什么一向溫婉的母親突然如此嚴厲,難道僅僅是因為他說了幾句罵人的話?

        宋遂良(后排左三)合家照

        母親曾給宋遂良講過這樣一個故事,至今宋遂良仍然記憶猶新:一個強盜在臨刑前要求再吃一口母乳,當母親走到他面前時,他卻狠狠地將母親的乳頭咬了下來。強盜流著淚吼道:“要不是你踏住那枚銅錢讓我學壞,我也不會落到今天這個樣子!我恨你!”原來,這位母親曾經(jīng)踏住一枚滾到她腳邊卻不屬于她的銅錢,然后偷偷示意她兒子撿起來,而這個孩子就在他母親的“熏陶”下發(fā)展成一個江洋大盜。當再次回想起這個故事時,宋遂良仿佛看見母親講完故事后那凝重的神情,明白了母親為他所做的一切當中包含的良苦用心。母親講述故事的同時,也是在告誡她自己,千萬不可嬌慣孩子,這樣只會害了孩子的一生。母親對他的嚴格甚至嚴厲無非是希望他能“克自樹立成人”,不求大富大貴,只求做人做事問心無愧,正直坦蕩。

        雖然幼年時宋遂良的父親不在身旁,也沒有給予他足夠的父愛,但母親的愛像化不開的春風,一直溫暖滋潤著宋遂良幼小的心靈。即使是日后遭遇的事情讓人絕望到極點,但只要一想起母親,總有一股暖流緩緩流進心田,仿佛寒夜里的一星炭火,微弱的光與熱支撐這個曾一度絕望的人度過難熬的黑夜,等待黎明的曙光。

        1942年8月,抗日戰(zhàn)爭處于戰(zhàn)略相持階段,日軍即將再次進攻長沙。出于對宋遂良未來的考慮,母親毅然決然地讓宋遂良跟隨姑姑離家到洪江叔祖父處讀書。那一年,宋遂良才8歲,剛剛有了一個小妹妹,有了做大哥哥的短暫喜悅。母親剛生產(chǎn)完,身體十分虛弱。宋遂良站在她床前,緊緊地拉著她的手,泣不成聲。母親卻將臉別過去,強忍著淚水,聲音哽咽地催促宋遂良快走。宋遂良哭著走到門口時,聽到母親說:“周嫂,請你看紅雞蛋煮好了嗎?帶幾個讓遂遂在路上吃?!彼嗡炝既f萬沒有想到,這將是他留在記憶中的母親最后的聲音。從那一刻起,他們母子二人在戰(zhàn)亂中天各一方,再也沒有見過面。也許很多人都會覺得宋遂良的母親太過狠心,讓年紀那么小的孩子早早地離開自己,但是在我看來,這才是一位真正愛孩子的母親的表現(xiàn)。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這樣寫道,母親的真正本質在于關心孩子的成長,這也就意味著母親和孩子的分離。只有在這一階段,母愛才成為一項艱巨的任務,除了被愛者的幸福一無所求。宋遂良的母親是真心為孩子的前途和未來著想。那時的瀏陽早已是兵荒馬亂,人心惶惶,她深知宋遂良留在她身邊不會有任何好處。作為母親,她也許無法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未來,但至少她可以為他鋪設一條通往光明的道路。

        少年宋遂良

        1945年8月14日夜里,“鬼子投降了”的喊聲驚醒了還在睡夢中的宋遂良。那天他剛好在朋友家過夜。睡眼惺忪的宋遂良揉著眼睛,全神貫注地聽著外面一浪高過一浪的呼喊聲。他懷疑自己聽錯了,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他跑到街上,被洶涌而來的人群裹脅著往前走。抗戰(zhàn)勝利的消息毫無預兆地從天而降,那一夜,舉國上下都沉浸在勝利的狂歡中。宋遂良被巨大的喜悅沖昏了頭,他的大腦已經(jīng)無法思考,唯一的想法就是馬上回家,將這個好消息告訴每一個親人。宋遂良“帶著一身的興奮,一身的疲憊,一身的塵土”,赤著腳往家里跑,內心的喜悅充盈了全身上下每一個細胞,宋遂良在心里吶喊著,終于可以和親人團聚了,終于可以不再東躲西藏了,終于可以再次見到母親了!

        8月15日凌晨,宋遂良趕到家中,一進門,他就興奮地歡呼著“鬼子投降了”,可迎來的卻是叔叔、姑姑們肅穆悲傷的眼神。這是怎么了?宋遂良疑惑不解。這時,叔祖父遞給他一封父親的來信,渾然不知的宋遂良高興地接過信躲進屋里去看,只見上面寫著“惠玲(宋遂良的母親)可憐,已于4月22日離我們而去……”原來,在戰(zhàn)亂中,宋遂良的母親帶著孩子去江西尋找宋遂良的父親,顛沛流離中小產(chǎn)并感染了病毒,早在四個月前就悄無聲息地去世在江西。手中的信紙開始瑟瑟發(fā)抖,宋遂良臉上的興奮一點一點地消失,即使是強大的喜悅也抵御不了這突如其來的巨大悲痛。他感覺自己像被掏空了一樣,重重地癱坐在地上。他除了只有泉涌般的淚水像石頭砸到地面一樣的聲音之外,聽不到任何聲音,整個世界仿佛被水淹沒了一般沉寂。他滿懷希望地打開光明之門,卻發(fā)現(xiàn)門內是萬丈深淵,這種心靈的落差是常人難以想象的。正如宋遂良后來在文章中寫道:“兒時最高興和最悲痛的時刻聯(lián)手到來了!”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沒媽的孩子像根草?!?0年過去了,當宋遂良再次談到母親的時候,仿佛又回到了母親的懷抱,變回了那個無憂無慮的孩童,然而母親懷抱的溫暖只能在記憶里才能找尋。2002年,宋遂良和妻子曾專程去江西尋找母親的墓地,但一望無際的田野中何處才是母親的墳塋?宋遂良悲痛地回憶道:“古人有詩云:‘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H不在時還可以去祭掃,我如今是祭掃無門,魂歸何處?”終究,宋遂良是一聲嘆息,兩淚縱橫,讓人著實心疼不已。

        弗洛姆曾說,如果有母親,就有祝福;沒有母愛,生活就會變得空虛,而宋遂良卻沒有能力去喚起這種母愛。母親的早逝讓宋遂良曾一度陷入巨大的痛苦漩渦中,但堅強的他并未因此長期萎靡不振。生活的幾度坎坷慢慢造就了他堅毅的品格,使他日后不論遇到何種艱難險阻都能從容坦然應對。同時,對母親的懷念以及所經(jīng)歷的生活,使他對任何人、任何事都能有著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特別是面對女性,宋遂良始終懷著一種感激和敬重的心。在宋遂良看來,女性相比與男性,除了生兒育女的勞累以外,在精神上會承受更多的痛苦。所以他呼吁大家都能體諒女性的艱難,尊重她們的勞動。宋遂良在一篇名為《世界因為有了女性而美好》的散文中寫道:“我覺得母愛、柔情、溫馨、美好這樣一些字眼都是因為有了女性才存在的;而奉獻、犧牲、苦難、悲劇等又總是和女性相關聯(lián),因而我覺得對于女性的歧視、輕慢和摧殘是最不道德、最丑惡和不能容忍的。”文中,宋遂良親切地稱農(nóng)村婦女為“中國真正的脊梁和靈魂”,感慨她們一生往往“吃苦最多”,“享受卻最少”,痛斥那些輕視女性、不尊重女性的人。每每看到在田間勞作或是在家門口帶孩子的婦女,宋遂良的心中總會涌起一種莫名的悲傷,仿佛看到昔日母親勞動時的背影,那是記憶中最美好的畫面。

        青年宋遂良

        因為抗戰(zhàn)的關系,宋遂良的小學在躲避日軍的炮火中度過。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宋遂良就與語文結下了深厚的緣分。這似乎暗示著他日后將長期從事語文教育工作。有一次語文老師給他的作文打了90分,并讓他重抄一份,貼在教室的后墻上“傳觀”。課下,同學們爭先恐后地去觀摩,并向他投來了羨慕和佩服的目光。宋遂良幼小的心靈獲得了極大的滿足感和自豪感。他悄悄向老師建議,把兩周一次的作文課改為一周一次,他希望有更多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在老師的鼓勵和自身的努力下,他的寫作水平突飛猛進。有一年兒童節(jié),在洪江舉辦的小學生作文比賽中,宋遂良獲得了第一名,得到了一張由當?shù)貙T寫的“后生可畏”幾個字的獎狀。當很多人都以為宋遂良將會選擇語文教育事業(yè)或文學研究工作時,宋遂良卻做出了讓人吃驚又欽佩的決定。

        1949年夏天,宋遂良和幾個同學原本想到湖南長沙參加高考,但那時的長沙兵荒馬亂,每天都有游行示威的群眾,整條街道充斥著警察開槍鎮(zhèn)壓、警車長嘯逮人的聲音。宋遂良他們躲在一家會館里不敢出門,因為一旦出去了,就不知道還能不能再回來。一天,一位名叫陳植林的同學送給宋遂良一本小冊子,紙張和印刷都很粗劣,也沒有作者和出版單位名,封皮上只印著“中國向何處去”幾個字。宋遂良窩在會館里一口氣把這本書讀了兩遍,雖然沒有完全讀懂,卻深深地被里面充滿激情與斗志的鮮活文字所吸引??赐旰螅嗡炝几杏X渾身的血液都在沸騰。直到后來,宋遂良才知道,這本小冊子就是毛主席的《新民主主義論》?!翱吹梦倚膼傉\服,一種崇敬仰慕之情油然而生”,“可以說,我認識毛主席、接觸共產(chǎn)黨就是從這本《中國向何處去》開始的”。后來,瀏陽解放,宋遂良一行人懷著激動不已的心情連夜出城,餓著肚子步行了120里路趕回老家慶祝解放。在村子里,宋遂良第一次見到了人民解放軍,雖然他們衣冠不整,滿口北方話,宋遂良卻覺得仿佛看到了昔日好友,備感親切?;叵肫鹂箲?zhàn)的辛苦,人民遭受的無邊苦難以及母親的凄然離世,宋遂良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中國知識分子歷來所具有的“救世濟民”的傳統(tǒng)在他心里開始發(fā)芽。他意識到人不能僅僅為自己而活,更要為人民、為國家而奮斗。共和國成立前夕,宋遂良和幾個要好的同學相約報考了湖南人民革命大學,決定正式投身革命,為祖國的全民解放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空軍預科學校時期的宋遂良

        1950年結業(yè)后,宋遂良被分配到石家莊軍委民航學校學習報務。1952年宋遂良在重慶被整編入空軍,在預科學校做了文化教員。這一做就是三年。1956年轉業(yè)后,宋遂良參加了全國統(tǒng)一的高考。當時正值酷暑時節(jié),天氣極為炎熱,考場也不像現(xiàn)在有風扇、空調等設施,每位考生都是大汗淋漓地答卷。為了避免汗水浸濕試卷,他們在手腕上扎上一條手帕,時常還有考生因中暑而無法繼續(xù)考試,“只聽后邊一陣緊張嘈雜,眼一瞟看見抬出一個人去,注意力完全放在卷子上,真有點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的味道”。雖然備考、應試的條件都極為艱苦,宋遂良依然如愿考入了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從此開始真正步入文學殿堂。

        復旦大學中文系的“宋Q”

        每當教師節(jié)來臨,宋遂良總會憶起大學時的老師。在復旦大學中文系受業(yè)的五年中,周谷城、張世祿、蔣天樞、王運熙、蔣孔陽、劉大杰等諸位先生對宋遂良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們都是非常優(yōu)秀的教師、學者,有著淵博的知識和高尚的人格。直至今日,每當懷念起這些老先生,宋遂良欽佩與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宋遂良后來寫過很多懷念這些老師的文章,如《懷念周谷城先生》《張世祿先生給我們上古代漢語課》等,不僅懷念當時聽課的場景,而且更重要的是,宋遂良始終記得老師們對他的諄諄教導。其中,周谷城先生留給宋遂良最深刻的印象和教誨是獨立思考、頑強進取、“不信邪”、不服輸?shù)木?。此后的人生道路上,宋遂良謹遵師長的教誨,身體力行。周谷城先生是中國著名歷史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自1942年秋起,周先生一直在復旦大學執(zhí)教。周先生講課沒有講稿,只有一小紙“大綱”,因為周先生更喜歡在課堂上侃侃而談,隨意發(fā)揮。他聲音洪亮,言辭犀利,談吐幽默,很受學生歡迎,以致只要是周先生上課的教室,常常學生爆滿,還有人在走廊上站著做筆記。宋遂良曾敬佩地對他說:“您真是點石成金,口若懸河啊!”關于做學問,周先生告誡宋遂良:“你要問我巴黎公社死了幾個人,朱元璋的女婿姓什么,我不知道,你去查資料就知道了。但是你要是研究巴黎公社,研究明史,那我就會告訴你,哪些書是必須要讀的,哪些人的研究成果是你繞不過的,我能總攬全局。這就是學問。不是拿到一點新材料就嚇人,材料是死的,人是活的,人掌握史料,而不是史料牽著人走?!?/p>

        宋遂良在大學時學習極為刻苦,每天清晨五六點鐘就起床,先洗個冷水浴,沖刷掉早晨的困乏,然后就找一個安靜的地方背書,即使是過春節(jié)也不曾間斷。當時王運熙教授建議他每天背一首詩,日積月累,積少成多,宋遂良每天都抽出一些時間背一首詩詞,較長的詩如《長恨歌》等,就分作幾天背。那時宋遂良必學的語種是俄語,俄語比英語難得多,考核也更為嚴格,即使在每天不得不花費大量的時間背誦俄語時,宋遂良依然沒有放松古詩文的背誦,在參加工作后,他還教導他的學生養(yǎng)成這一好習慣。宋遂良說:“凡是熟讀成誦背下來的東西,仿佛就成了自己的財富,張口就來,提筆就寫,有時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珠聯(lián)璧合,出口成章,給別人帶來驚訝和愉快,給自己增強自信與敏銳,真是事半而功倍的事。”

        除了正常的上課、學習外,每逢星期天和節(jié)假日,宋遂良最想去且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福州路舊書店。福州路曾叫四五路,是舊上海的“紅燈區(qū)”,新中國成立前妓院林立,猶如老北京的“八大胡同”,正經(jīng)人是不敢去的。新中國成立之后,這里便煥然一新,變成一條文化街,兩邊都是書店,還有數(shù)不清的私營小書店和小書攤。對宋遂良來說,這里簡直就是天堂,是饑腸轆轆的人所面對的一桌滿漢全席。不過,去的次數(shù)是有限的。一學期一個人最多也只能去三四次。但是只要一有機會進福州路,宋遂良全身的細胞都會活躍起來。他從這家書店鉆到那家書店,馬不停蹄地尋找自己想要的書,打探行情,對比書價,像尋寶一樣,全然不知疲倦,并且常常會有意外的發(fā)現(xiàn)。有一次,他在舊書店“淘”到一套兩函宋版線裝李善注的《昭明文選》,標價只有四元五角。宋遂良走向交款處時心里十分忐忑,手里捏的錢被汗水浸濕,因為他生怕收銀員說“這個標價錯了”。

        有一回,宋遂良在一家小書店發(fā)現(xiàn)一套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董秋斯翻譯的新版托爾斯泰的《戰(zhàn)爭與和平》,這是他夢寐以求的書。宋遂良仿佛被釘在那里,挪不開步子。這部書只剩下一套,四本標價七元五角。宋遂良焦急地翻遍全身的大小衣兜,也只能湊出四元多。情急之下,宋遂良謙恭友好地請求售貨員為他保留一天,等他第二天湊齊了錢再來買。售貨員似乎被他求書若渴的精神所打動,答應了他。宋遂良匆忙地往學校趕,在等車時正好遇見了一位同班同學,那位同學將身上所有的錢都借給了他。宋遂良欣喜若狂地跑回書店,將夢寐以求的書買了下來,到了車站他才發(fā)現(xiàn)身上的錢已經(jīng)不足以買一張車票,可他并沒有沮喪,而是抱緊胸前的書,興高采烈地步行了兩個多小時、餓著肚子回學校。至今這部書仍靜靜地躺在他的書櫥里。宋遂良很愛讀書,即使是現(xiàn)在,他的房間一半以上的空間都用來放書,書架上放不下就放在床頭或床底下。宋遂良的書籍都整整齊齊、一塵不染、分門別類地擺放在書架的不同位置上,即使是放在床底下的書也是四周用報紙小心地包好,以免沾上塵土。整齊有序的書架、琳瑯滿目的中外古今經(jīng)典文學名著,絕對是宋遂良家中一道亮麗的風景。宋遂良說,每一本好書都是一位優(yōu)秀的老師。閱讀的過程其實就是上課的過程,讀一本好書無疑是上了一堂精妙絕倫的課。

        宋遂良不僅學習優(yōu)秀,還是實踐活動達人。他積極參加學校的各種活動,而且表現(xiàn)相當不錯。當時他是年級學生會副主席,還是洪深先生創(chuàng)立的復旦話劇團的演員。1956年紀念魯迅先生逝世20周年時,他作為復旦話劇團的演員出演話劇《阿Q正傳》的主角阿Q,導演是曾導演《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應云衛(wèi)。事后,同學們因他出色的表演贈他一個外號,叫“宋Q”。

        “懷疑胡風是否是真的反革命分子”

        1957年反右斗爭令大批優(yōu)秀知識分子蒙難,被指為“出身不好”的宋遂良也不例外,但因為他“反省”及時,人緣較好,很多老師、同學幫他說話,僥幸逃過一劫。但在1959年的“整團”運動中,他卻沒那么幸運了。宋遂良正直善良,嫉惡如仇。這使得他有時面對不公正不合理的事情時,言辭較為激烈。

        一次蘇聯(lián)的教師來復旦做學術訪問,校方為招待這些遠道而來的教師,便讓學校其他老師都到小休息室休息,騰出大休息室招待蘇聯(lián)教師。當時復旦的學校休息室分為兩種,一種是大休息室,設施較好,且寬敞明亮,一般給年紀較大的老教師休息;一種是小休息室,沒什么設施,且狹窄陰暗,給年輕、資質尚淺的教師休息。此次復旦大學校方為迎接蘇聯(lián)教師,將在校的任課教師,不分老幼全安排到小休息室。宋遂良從門口路過時,看到狹窄的休息室擠滿了人,不少教師沒有座位只能站著。于是,他便向校方提意見,要求安排年老的教師去大休息室,而蘇聯(lián)的教師年紀輕輕,身強力壯,在小休息室休息即可。這一建議如果是在現(xiàn)在無可厚非,但在50年代反右斗爭的余波未平之時,宋遂良這一建議給他惹出了大麻煩。隨即校方領導公開批評他“懷疑胡風是否是真的反革命分子”和“仇視蘇聯(lián)”,被復旦大學團委開除團籍(這一決定在1983年被復旦大學團委撤銷)。當時,宋遂良才大學三年級,在集體中被孤立起來。每天,宋遂良要為整個寢室打掃衛(wèi)生,為每個舍友打水,擦桌子時放在書桌上的報紙他不能看也不敢看,有時偷偷瞟一眼,就會有人跳出來批判他,他在宿舍里的一言一行都被死死地盯著,沒有人敢和他親近,怕牽連自身,也沒有人為他的勞動表示感謝,反而時常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找各種理由來為難他。宋遂良后來寫道:“一個人在集體中完全被孤立時,精神上的痛苦是難以名狀的,每天早上一醒來就有一種恐懼的心理,不知今天怎么能熬過去?!钡嗡炝冀K究沒有心灰意冷、自暴自棄?!扒胖?,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宋遂良效法古人,轉而研究當代文學,以文學的魅力來抵抗內心的痛苦。

        1959年,宋遂良在《詩刊》上發(fā)表了他的第一篇評論文章,名為《創(chuàng)造性的探索——從郭小川同志的三首長詩談詩歌的民族形式問題》。這篇文章用了兩個晚上寫成,“我只談了它的藝術形式,不敢講它的思想內容,因為以自己當時政治上極端自卑的情緒去談作品的思想,是決計跟不上時代腳步的”。稿件刊登后不久,宋遂良收到雜志社寄給他的稿費,他緊緊地捏著那枚薄薄的信封,一遍又一遍地默念著自己的名字和雜志社的名字,內心既喜悅又緊張。

        在1959年5月25日的日記中,宋遂良這樣記載:

        我興奮感慨得睡不好午覺。我驚恐,我慚愧,我后悔用了自己的名字。我不知這對我的改造是不是有利。一切把文學藝術當作個人謀取名利的手段都是極其骯臟的,而且終究會不成器。想起我的錯誤,想起黨的培養(yǎng)教育,我心中很痛苦,不是黨的培養(yǎng)教育,我能寫出這樣的文章來嗎?我今天寫出來了,都不能像報答父母養(yǎng)育之恩那樣去告慰黨。我這種心情,真正是難于言表啊。

        宋遂良在文學評論這條道路上剛剛開拓出一個起點,可惜的是,自那篇文章發(fā)表后不久,他就被剝奪了寫作和發(fā)表的權利。他的文章再好,也沒人敢為他發(fā)表。自此,宋遂良輟筆20年。直到1979年在《文藝報》上發(fā)表《秀麗的楠竹和挺拔的白楊——漫談周立波和柳青的藝術風格》,他才真正邁進了文學評論的大門,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自被“開除團籍”之后,宋遂良在大學中最幸福的時光,就是去中華書局編撰教科書的那一個月。那時他已經(jīng)被劃為“階級異己分子”,整日遭受莫名的批判,精神極度壓抑、痛苦。后來學校要組織一批學生和老師去中華書局編撰教科書,宋遂良雖“家庭成分不好”,但學習成績優(yōu)秀,對事情常有獨到的見解,所以他也名列在內。宋遂良對編教科書興趣不大,真正關注的是中華書局那巨大的書庫。白天他和老師、同學一起在這里翻閱書籍、整理資料,到了晚上,大家都回去了,他還在里面如饑似渴地讀著書。到了晚上特定的時間,都有專門負責的人員來書庫鎖門。宋遂良很機靈,主動和這位看門人搞好關系,目的是為了能夠在晚上進入書庫。看門人很驚訝,問他晚上不休息嗎?他笑著說不用。在宋遂良的再三懇求下,看門人終于同意他的要求,晚上關門的時候把他鎖在里面。此后,每當晚上被鎖在書庫的時候,宋遂良便成了脫韁的野馬,終于能夠在知識的草原上快樂地馳騁。外面的天地雖然廣闊,于他來說,已然成了精神上的牢獄,而這塊小小的地方,才是他真正的精神家園。當爬著梯子拿到書柜最上面的書,用手輕輕撫拭掉上面布滿的灰塵時,也許是他最滿足的時刻。他在這里閱讀了大量的書籍,這些都積淀為他日后寶貴的精神財富。

        像當時很多知識分子一樣,受到批判的宋遂良堅信黨和國家是絕對正確的,錯誤是在自己身上,他積極地改造自己,希望能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所以,畢業(yè)時,宋遂良選擇到山東支援教育事業(yè),希望能夠翻開一頁嶄新的人生。

        “向無產(chǎn)階級進行的一次猖狂反撲”

        在那個我一生中最好的15年里,在忘我的工作、艱苦的勞動、清貧的生活和嚴格的自我約束中,我十分虔誠地在“改造自己”,希望能“脫胎換骨,重新做人”。我抄寫了一本一本的“語錄”,寫了數(shù)以十萬字的檢查,還寫過表示改造決心的血書,但直到“文革”結束時,我依然被鑒定為“資產(chǎn)階級、修正主義思想嚴重”,需要長期地繼續(xù)改造的“內部控制使用”人員。但究竟錯在哪里,怎樣才能“改造好”,我真是不清楚,也不敢深思。

        這段文字真實記錄了宋遂良在黑白顛倒歲月里自我煉獄般的內心呼號。精神的煉獄在宋遂良心里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傷痕。之后他寫的很多文章,字里行間仍透露著“文革”在他心中留下的陰影與教訓。

        事情需要從宋遂良大學畢業(yè)說起。

        1961年,宋遂良被分配到山東泰安一中擔任語文老師。他很快就喜歡上了教書育人,為了上好每一堂課,他認真鉆研教材教法,并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他關心了解學生,從不歧視成績差的同學,還經(jīng)常給予他們鼓勵。夜晚,宋遂良常常串訪“臭氣熏天”的男生宿舍,學生一起躺在狹窄的床上,談古論今,聊天說地,不知疲倦。宋遂良的真誠和才學受到全校師生的擁護和愛戴,并且在而立之時,他收獲了完滿的愛情,與畢業(yè)于東北師范大學的同鄉(xiāng)同事傅定萱女士共結連理。宋遂良以為終于等來了屬于他的安定和幸福,當他滿懷憧憬之時,風暴卻再次降臨。

        20世紀60年代,極“左”思潮和浮夸風洶涌而來,給人民精神造成了巨大的傷害。1965年末,《中國青年報》發(fā)表文章呼吁“中學生作文要突出政治,突出階級斗爭這個主題”。一時間,中學作文都變得相當政治化,大話、空話、套話泛濫成災。宋遂良相當厭惡這種教條主義,希望扭轉學校里的這種風氣。他在教研室張貼了一張邀請書,請無課的老師去指導他的作文講評課。作文的題目是《我的母親》,有個同學寫他的母親怎樣從一個地主家的童養(yǎng)媳反抗婆婆虐待,逃出虎口投奔革命,參加徂徠戰(zhàn)役,轉戰(zhàn)南北,在敵人監(jiān)獄中經(jīng)受嚴刑拷打,怒斥叛徒,身負重傷,解放后又領導家鄉(xiāng)人民戰(zhàn)天斗地等等。事實上,這位同學的母親只是一個普通的山區(qū)勞動婦女,并且從未出過門。宋遂良批評他的文章全是假話,是對自己母親的不尊敬,進而反對學“作家腔”與“社論腔”。宋遂良提出“用自己的語言,寫自己的所見所聞,記有可能發(fā)生的事(他原想寫“記真人真事”),抒發(fā)真情實感”的寫作要求,并把這28個字寫在了黑板上,提倡“我手寫我口”。這次講評課隨即被上級批判為“修正主義教育思想向無產(chǎn)階級進行的一次猖狂反撲”,并把宋倡導的“我手寫我口”批判為黑綱領,說他反對“突出政治”、“反對黨報(社論)”,主張寫“落后人物”。在“眾人皆醉”的年代,宋遂良這樣一個“獨醒者”,自然被視為異類,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批判。

        對于已經(jīng)遭受時代“左”傾思潮之害的宋遂良而言,難道他還不知道正在急劇變化的時代精神思潮嗎?沒有嗅出時代氣候的訊息嗎?難道他沒有對自己行為的可能結果,進行過判斷和預知?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宋遂良就好似那個不合時宜的唐吉訶德。當我向宋遂良老師詢問時,他也是長嘆一聲:“我何嘗不知呢?只是滿腔熱情罷了。”接著,他說:“我對黨一直是信任的,我自己也是天真沖動型的,希望自己的正確言行能夠糾正錯誤的政策?!?/p>

        事實上,“文革”開始之前,宋遂良上課已經(jīng)是如履薄冰,小心翼翼。一次他給學生講《七步詩》,雖然這首詩可以略講甚至不講,但他覺得很有味道,便講了起來。下午,宋遂良便被叫到政治組辦公室,組長嚴厲地質問他講《七步詩》的意圖,不給他任何解釋的機會,便要求他在學生中公開檢討,承認錯誤,接受學生的批判。而學生們總是接二連三地以各種問題質問宋遂良,來獲得打敗“資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的滿足感和自豪感。宋遂良后來寫道:“文化大革命還沒有正式開始,我的語文課就已經(jīng)難以上下去了。每次上課就好像是接受審訊,但又要強打精神,理直氣壯地說一些革命性很強的話。學生則像一個一個張弓布網(wǎng)的獵人,單等我‘自投羅網(wǎng)’?!彼嗡炝忌羁痰伢w會到什么叫度日如年,身不由己,頭發(fā)一下子白了許多,明明正當壯年,卻充滿了老年人的蒼老和滄桑。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fā),宋遂良被定為“黑幫分子”,被打得遍體鱗傷。后來又被關進牛棚兩年,去學校的勞動戰(zhàn)備基地當伙食管理員,兼做“赤腳醫(yī)生”。直到1976年粉碎“四人幫”后,他才重新登上講臺。

        平反后的宋遂良重回崗位,致力于中學語文教學工作的改革創(chuàng)新。他寫了很多關于語文教學的文章,并多次在全省中學教師“比武”、“觀摩會”上講課,他的教學錄像帶在全國廣泛放映,受到廣大學生的普遍好評。校方也逐漸消除了對宋遂良的偏見,清醒地認識到當年加在宋遂良身上的種種罪名的不合理性與荒謬性,看到了宋遂良在語文教學工作中的卓越表現(xiàn)與突出成就。

        1981年,宋遂良被評為山東省特級教師,1983年又被評為山東省優(yōu)秀教師,并于這年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1981年,宋遂良遇到了扭轉他人生的伯樂——田仲濟先生。而扭轉人生命運的樞紐,就掌握在宋遂良自己的手中。

        宋遂良在“新時期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講座”上

        “上課有癮,好為人師”

        田仲濟先生是著名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家、雜文家,山東師范大學教授、副校長,我國現(xiàn)代文學的開拓者之一,曾擔任過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會第一至第四屆副會長。他們第一次見面時,宋遂良47歲,田先生74歲。

        1981年,宋遂良還在泰安一中教書,應邀到濟南參加省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年會,這個研究會的會長就是田仲濟先生。其實,早在他們見面之前,田先生已經(jīng)知道宋遂良這個人,還讀過他的不少文章,宋遂良對文學的敏感以及獨到見解與飽含深情的文字讓求賢若渴的田先生十分賞識,他想調宋遂良和其他同志到山東師范大學工作。為此,田先生幾經(jīng)波折,四處奔波,想盡辦法,終于在1983年7月將一切安排妥當。田先生寫信告知宋遂良,“調令即將發(fā)出”,“勿去師專報到,一切由我來收拾”。宋遂良看到信后激動萬分,因為他原本是要去師專工作,部分相關手續(xù)已經(jīng)辦好,田先生的知遇之恩已經(jīng)讓他感動不已,如今又主動為他承擔繁瑣的轉調工作,在給田先生的回信中宋遂良附了這樣一首小詩:“掙斷繩索下小樓,天高月朗大江流。負笈揚帆從此去,平生已識韓荊州?!痹娭?,宋遂良將田先生比作韓荊州,字里行間透露出感激之情,感謝田先生的知遇之恩。田先生回信說,韓荊州是沒有的,凡事都要靠自己,因為事在人為。

        宋遂良來到山東師范大學以后,協(xié)助田先生繼續(xù)擴大研究室的隊伍。1985年,山東師范大學現(xiàn)代文學研究中心成立,田先生推薦宋遂良擔任研究中心主任兼黨支部書記,對這樣的安排宋遂良是完全沒有思想準備的。當宋遂良的下屬和研究生將報告和報銷單送給他簽字時,宋遂良“簡直不敢相信我這個一貫寫檢討的簽名居然還有那樣大的價值,我?guī)缀跏肿銦o措,受寵若驚”。

        宋遂良到了山東師范大學之后,最熱愛的還是教書育人。宋遂良講課是一門藝術,他的學生都這么說。他講課時如一位長者,似一位朋友,從不會給人居高臨下的感覺。當時,宋遂良是研究生導師中唯一一個站著講課的人,也是年齡最長的人。他的課不拘泥于課本,而是不斷地向外延伸,暢談各種與文學相關的人和事,聽課的學生總會被他淵博的學識、幽默的語言、十足的學者風度所吸引。他還會常常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有一次,宋遂良從殯儀館參加一個朋友的追悼會回來后,內心感受頗多,講課時,他語重心長地告訴學生們:“人這一生,一定要經(jīng)常反省自己為社會做了些什么……好好地珍惜今后的歲月,很好地工作,很好地待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我的學生,也應該善待我自己。等到有一天我永遠地閉上眼睛時,不會有太多的遺憾?!彼嗡炝嫉倪@段話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里的保爾那段經(jīng)典的話有異曲同工之妙,人不能碌碌無為地活在這個世上,而應該努力使自己的人生有價值,善待自己,善待所有的人。

        平日里的宋遂良和藹可親,很好相處,常常妙語連珠,令人贊嘆不已。1994年,山東師范大學部分師生坐車去山東大學閱高考卷。剛開車不久,為活躍車內氣氛,宋遂良站起來提議:“各位老師,現(xiàn)在正趕上世界杯,據(jù)說彗星還要撞木星,我們可不可以搞一個詩會一起熱鬧熱鬧?”話音未落,被宋遂良師稱為“現(xiàn)代派”的袁忠岳老師已經(jīng)開口了:“你用你那丘比特的神劍,射中了我的胸膛……”待掌聲平息后,“自由派”的呂家鄉(xiāng)老師也宣讀了自己的大作:“你不認識我,我不認識你,你不撞我,我偏撞你!”宋遂良自稱為“民間派”,他朗誦道:“彗星撞木星,宇宙吐故納新,地球膽戰(zhàn)心驚!”車內瞬間充滿了歡樂的笑聲。還有一次,宋遂良與山東師范大學教外國文學的王老師一起到郊外散步,那時正值仲秋之夜,微冷的秋風吹得樹葉瑟瑟作響,周圍一片寂靜,暗淡的光線透過茂密的樹林照射進來,反而增加了此時此地的恐怖感與神秘感。宋遂良拉著王老師笑著說:“這真是個風高放火、殺人越貨的好地處呵!”說完,二人哈哈大笑起來,一邊笑一邊往低洼處深入,全然忘了白天工作的辛苦與勞累。

        如果時間可以停留,宋遂良很想一直這樣教書下去,他喜歡和學生在一起談天說地,喜歡在三尺講臺上侃侃而談,但歲月匆匆,如同指縫間的沙子,不管多么小心翼翼,終究會一點一點地流逝。轉眼間,宋遂良已到了退休的年齡。當有人問起宋遂良這輩子最大的成就是什么時,他說:“教書一生,成果是成千上萬的優(yōu)秀學生,他們很多已經(jīng)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材。”每逢節(jié)假日,宋遂良總會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生們的來信。宋遂良說,這是為師者最愉快的時刻。

        (待續(xù))

        責任編輯/斯 日

        淫片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又黄又爽又无遮挡的视频| 综合图区亚洲另类偷窥|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一二三| 亚洲码欧美码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无码太爽了不卡视频在线看| 亚洲综合久久久| 一区二区日本影院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亚洲中文视频|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 妺妺窝人体色www在线图片| 国产视频精品一区白白色|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人妻丰满av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免费| 日韩最新在线不卡av|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日韩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男人的天堂| 男男车车的车车网站w98免费|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不卡短视频| 国产丝袜美腿嫩模视频诱惑| 国产乱人无码伦av在线a| 在线va免费看成| 国产精品不卡无码AV在线播放|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免费看| 亚洲av综合av成人小说| 国产极品美女高潮无套在线观看| 亚洲av伊人久久综合性色|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在线免费| 亚洲av综合色区久久精品| 高黄暴h日本在线观看| 成人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chinese在线视频| av在线播放中文专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六| 欧美另类在线视频| 国产一级r片内射视频播放| 红桃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无码av| 97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美女黄频视频免费国产大全| 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