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牧之
敘述,作為小說創(chuàng)作的基本表現(xiàn)手法之一,作者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著作品的成敗。小小說,作為小說中的輕騎兵,如何在千余字的篇幅內,展現(xiàn)蕓蕓眾生的萬千氣象,大千世界的活色生香,更加檢驗著寫作者的此項功力。
桑福海的這幾篇小小說,多數(shù)人物和事件在時間和空間上跨度很大。如何保持敘述的完整性和緊湊性,使情節(jié)、故事不至脫節(jié),確實需要作者下一番功夫。
《世故》通過短短的1000余字,幾乎濃縮概括了主人公賈大個的一生。但作者沒有平鋪筆墨,而是重點描寫賈大個從“去公社變電所打雜順便學點手藝”到費盡心機最后成為“變電所所長”這一過程。特別是通過對賈大個懷揣一差一好兩種品牌香煙的深入刻畫,使一個圓滑世故的形象立刻躍然紙上。為其具有將“四個孩子全部安排在電力部門工作”的超人能力,做了很好的詮釋。
《現(xiàn)世報》里的事件跨越十年,作者卻重點刻畫了招搖撞騙的“賽神仙”為大漢批八字、看手相的過程,使小說的現(xiàn)場感和畫面感立刻凸現(xiàn)出來。而一段“十年前,你向我以性命擔保的事忘了嗎?你說用我出家十年來換取我母親二十年陽壽,我昨天十年還愿已滿,可是我母親哥哥早已病死,如今人亡家破。現(xiàn)在我要你兌現(xiàn)當初的承諾”,既交代了事件的起因,也為“賽神仙”落得被“大漢就像揉破塑料一樣”奪取性命的可悲結局做了很好的聯(lián)接。使“過去”和“現(xiàn)在”很好地結合在了一起,事件原委得以充分展現(xiàn)。值得一提的是,小說首尾以詩相呼應,使故事顯得更加完整而生動。
《變臉兒》里的人物多,事件密度大,時間跨度也長。作者以“妮子”為父母復仇為主線,如“大珠小珠落玉盤”般不斷推進故事進展,敘事簡潔而富有詩意,使得整篇小說既好看,且富有張力。
在桑福海的《一杯牛奶》《如鯁在喉》等其他小小說中,也都體現(xiàn)了較高的敘述技巧。在敘事手法上不僅繼承了傳統(tǒng)的敘事方法,也加入了自己的創(chuàng)新,如視角的多變,多種策略的運用,形式的創(chuàng)新等。
小小說原本以“小”而著稱,寫小事、繪小景、抒小情本是題中應有之義,或截取生活一片段或攝錄現(xiàn)實一場景,集中筆墨,蓄勢而爆發(fā),力求做到以小博大,出其不意,甚至振聾發(fā)聵,從而激起人們的審美震撼與審美刺激。桑福海的一些小小說卻往往體現(xiàn)為事件或場景眾多,時間和空間跨度較大,可謂小小說中的“宏大敘事”。但他能夠調動多種敘事方法和手段,使人物和事件緊緊圍繞小說主題運行和展開,使得整個作品不但容量大,而且緊湊而富有韻致。
桑福海的小小說創(chuàng)作,看起來似乎有些不太那么符合“常規(guī)”,但卻是他自己獨特的“這一個”,而不是似曾相識的“那些個”。當然,如果在結構上更精致、主題上更鮮明、形象上更突出、語言上更簡約、情節(jié)上更奇巧的話,作品的質量當會有一個更大的提升。我們相信并期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