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正功
[摘要]為了合理解決作業(yè)布置的問題,及解放教師和鍛煉學生,可在物理教學中建立班級物理學習小組。通過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時也遇到了一些問題。
[關鍵詞]新課改物理學習小組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5)02-0077
我們在進行教學革新時要契合實際,以尊重實情為首要。雖然,壯鄉(xiāng)高中在實施新課改時存在著諸多不利因素。但是,這些不利因素都不能成為阻擋我們改革的理由。在諸多不利因素影響下,我們建立了班級物理學習小組,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此,與各位同行分享我個人的經驗與得失。
一、建立班級物理學習小組的初衷
建立班級物理學習小組的初衷就是為了合理解決作業(yè)布置的問題,同時達到解放教師、鍛煉學生的目的。長期以來,我們糾結于作業(yè)的布置方式。由于平日事務的繁雜,所教的班級較多,所以我們每次作業(yè)只能粗略地批改,不能細致化。而且,有時批改完作業(yè)后,由于趕課時,又無法講解,造成問題的積累乃至遺忘。原本要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作業(yè),卻不能起到相應的作用。這樣會降低作業(yè)的有效性,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而教師也會落得個楊白勞的下場。而對于這個問題,常采用的解決方法是教師拼死熬夜改作業(yè)或是減少作業(yè)量。然而這兩者都各有不足。前者,教師經常熬夜改作業(yè),身心疲勞,精神欠佳,極大地影響到第二天的上課效率。所以,我不贊成教師這種燃燒生命的教學方式。教師應該保持足夠的睡眠,講究效率。后者,會讓學生訓練量不夠,起不到鞏固學習的效果。為了解決這個作業(yè)問題,我們采取小組作業(yè)和班級作業(yè)相結合的方式,放手讓學生骨干為教師分擔任務。經過一番調研之后,我們在兩個理科班:01班和02班,建立了物理學習小組。
二、班級物理學習小組的具體安排
(一)人員安排
每個小組5~6人,設有組長、副組長職務。
(二)學習任務安排
1.作業(yè)安排
(1)組內作業(yè)安排。組長和副組長負責收集組內成員找到的好題目,然后選擇一題作為組內作業(yè)(原則上選擇組長、副組長兩人都已經理解的題目,題目以計算題為主)。組內作業(yè)每個人都必須寫在作業(yè)本上,之后上交到組長那里,由組長批改;組長的作業(yè)由副組長批改。組內作業(yè)要求每周布置一次。批改作業(yè)時,組長必須認真批改,批改后,組長和副組長要負責教會組員如何改正錯誤。
(2)班級作業(yè)安排。物理課代表負責收集好題目,并選擇一題作為班級作業(yè)。班級作業(yè)要求全班同學都做。班級作業(yè)可統(tǒng)一布置,但收的時間要不同。要求各組長當天就完成班級作業(yè),然后交到課代表那里,第二天由課代表批改。批改完后,課代表負責教會每個組長如何改正。然后,各組組長收組員作業(yè),自行批改,批改后負責教會組員如何改正錯誤。
注意:①組長、副組長在選題目的時候,可以咨詢課代表或老師,以便選擇恰當?shù)念}目作為組內作業(yè)。課代表選題目時必須先咨詢三個組長以上或是老師,都沒有問題后,題目方可采納。
②組內作業(yè)和班級作業(yè)的布置時間各組自行調節(jié),以免沖突。但是要求各組一周內必須完成至少一題的任務。
③每次作業(yè)要求寫在作業(yè)本上,寫清作業(yè)時間。班級作業(yè)和組內作業(yè)用不同的作業(yè)本寫。組長、課代表批改作業(yè)時必須用紅筆批改,標明錯誤地方。以后這兩本作業(yè)將作為期末復習的資料,故要仔細保管。
2.學習計劃安排
課代表負責做好每周班級學習計劃安排,包括《同步導學》的完成量、報紙的完成量。每天課代表都要將班級要完成的訓練量寫在黑板上,由各組長負責督促并檢查同學們的完成情況。課代表負責督促并檢查各組長的完成情況。
(三)合作學習
各小組都要動起來,以集體的力量共同學習。小組內,組員有不懂的問題,原則上先問組長、副組長,再問課代表,如果還解決不了,就問老師。組長、副組長不應該推卸責任。
(四)監(jiān)督機制
每周星期一晚上,召開組長會議,讓各個組長反映各組遇到的問題。并且,課代表和老師負責抽查部分小組的學習情況。
三、實踐后取得的成效
2013年1月14日,高二上學期期考已經結束。進行實驗的兩個班成績進步很大。在普通班平均分排名中,01班排名第一(比第二名多出將近4分),01班進步一名,位于倒數(shù)第三(比后一名多出2分)。我覺得,建立班級物理學習小組還是可行且有效的。它帶來的明顯好處有三。
1.解放老師,培養(yǎng)助手。自從建立班級物理學習小組后,我們沒有布置過一次作業(yè),免除了繁瑣的批改作業(yè)任務,工作變得輕松了很多。工作輕松不等于說不做事。相反,我們有更多時間用來探索教學、思考總結,并且接受學生的反饋。我們幾乎每次考試后都會調查學中學教學參考2015年1月總第218期物理·習題研究物理·習題研究中學教學參考2015年1月總第218期
圖2【例1】如圖2所示。請運用歐姆定律分析利用該電路圖測出的電阻值比真實值是偏大還是偏???為什么?
看到的信息有:被測電阻與電流表串聯(lián),電壓表并聯(lián)在被測電阻和電流表兩端,其測量值是被測電阻和電流表的電壓之和。
想到的是:由歐姆定律公式I=U/R可知,電流表所測量的值是準確的,而電壓表所測量的值偏大。由公式Rx=Ux+UAIx可知,測量值會偏大。
【例2】有一塑料球懸浮在硫酸銅溶液中,現(xiàn)向該硫酸銅溶液中撒入少量的鐵粉,待充分反應后,塑料球將會()。
A.仍然懸浮B.上浮
C.下沉 D.無法確定
分析:看到“鐵粉加入硫酸銅溶液中”,想到“Fe+CuSO4=FeSO4+Cu”,進一步想到溶液的密度變小。由F浮=ρ液gV排可知,浮力變小,原來的平衡F=G被破壞,塑料球將下沉。
在考場上,這一思維過程是一個鏈式過程,缺一不可。尤其是通過“相對原子質量”來判斷溶液的密度是一個關鍵:鐵原子56取代銅原子64,減少了8。所以應選C。
二、看到“信息”,想到“陷阱”
有些信息可能是“殘缺”的,如果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其中的“陷阱”,那么就會“上當受騙”。如看到“串聯(lián)”,想到“電流一定相等”是正確的,但是,看到“電流相等”,想到“兩導體一定串聯(lián)”就不一定可靠,因為兩導體電阻相等時,不論是串聯(lián)還是并聯(lián),接入電源后,通過這兩個導體的電流都相等。
圖3【例3】如圖3所示,試分析靜止在傳輸帶上的物體受到的摩擦力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 。
分析:看到的信息是“摩擦力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想到“相反”。這里的“信息”中其實有一個陷阱,那就是“摩擦力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與“摩擦力方向與物體運動趨勢”學生不是很清晰。因為本問題中物體不是受到滑動摩擦力,而是受到靜摩擦力,靜摩擦力的方向是用相對運動趨勢來解釋的。由于物體在傳輸帶上有一個向下的運動趨勢,因而受到一個向上的、與物體運動方向一致的摩擦力,所以才能保持相對靜止。
圖4【例4】如圖4,物體A在拉力F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已知斜面長為L,高為h,物體A重為G,則物體A受到斜面的摩擦力是 。
分析:看到的信息是“勻速直線運動”,學生自然就想到“二力平衡”,答案是摩擦力f = F。
由于這個“勻速直線運動”或“勻速運動”與“二力平衡”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也就是說,條件是“殘缺”的,完整的條件應該是“水平勻速直線運動”,題中信息少了一個重要的子條件“水平”,結果造成部分學生作出錯誤的判斷。同樣“勻速圓周運動”也是一個“二力平衡”的“殘缺”條件,同樣不能推出“平衡力作用”,而是非平衡力作用的運動狀態(tài)。
三、看到“命題”,想到“逆命題”
在物理學有一些問題既可從條件推出結論,又可從結論推出條件,而有的可從條件推出結論,但不可從結論推出條件,既逆命題不成立。如“一個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改變,一定受到力的作用,但物體受到力的作用,其運動狀態(tài)不一定改變”。我們知道,如果這個“力”是平衡力,則運動狀態(tài)一定不改變;如果是非平衡力,則運動狀態(tài)一定改變。
【例5】判斷下列各小題。
(1)物體溫度升高,它的內能一定增加;物體內能增加,它的溫度一定升高()
(2)物體溫度變化,它一定吸收或放出熱量;物體吸收或放出熱量,它的溫度一定變化()
(3)溫度高的物體內能一定大,溫度低的物體內能一定?。?)
分析:(1)正確。因為在分子數(shù)不變的情況下,溫度高低是內能多少的標志;(2)錯誤。如晶體在熔化時需不斷加熱而內能增加,但是溫度不變。(3)看到的信息是“高溫物體”和“低溫物體”,想到內能大小。內能是所有分子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所以內能大小不僅與物體的溫度有關,還與物體內分子數(shù)量多少有關。如一滴熱水溫度高,一座冰山溫度低,但一滴熱水的內能必定小于一座冰山的內能。
從上述分析可以知道,物理教學中應重視概念的本質。 如對壓強公式p=F/S的教學,學生是否對“受力面積”真正理解,我們可以用圖5進行檢測。如圖5中,將同樣一個長方體分別放在甲乙丙三個桌面上,長方體對桌面壓強最小的是(正確答案是甲、乙)。
圖5
教學中,如果學生學會用自己的語言“相互直接接觸的面積”來表述“受力面積”,那么,不論試題如何變化,“相互直接接觸的面積”這一關鍵特征是無法改變的。這樣就可以不變應萬變,輕松解答相關問題。
(責任編輯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