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素玄
也許,只是昨夜的一場杏花雨濕了她的心,她凝坐軒窗,想起一些仿佛很久以前的事。
那還是青春年少時,她家雖不是鐘鳴鼎食,但也算書香門第。她從來都是旁人口中知書達理的好女兒,如同她的名字一般一唐婉,溫婉靜秀。
女兒家最怕的便是嫁了個不如意的郎君,在家時千好萬好,可錯嫁的這一個不好,便足以讓一顆珍珠變成魚眼珠子。但她似乎很幸運,與表哥陸游青梅竹馬,兩家原就親近,都愿親上加親,于是一拍即合,定了這場姻緣。
婆婆唐氏本是她的姑母,一直對她呵護有加,婚后她與陸游亦是琴瑟和鳴。這場姻緣里,她過得很幸福。然而不知從何時開始,這種和美就漸漸離她遠去了。陸游的感情未變,變的是唐氏的態(tài)度。她在唐氏眼中成了整日與丈夫兒女情長的妻子,是她的不守本分讓陸游荒廢了學(xué)業(yè),減損了志氣,更重要的是,她—直未生兒男。
一開始,唐氏對她只是指責(zé)訓(xùn)誡,但情況未有任何改善,她終于忍無可忍,命陸游休妻。
父母之命大過天,陸游無力抗?fàn)帯K鸪踹€不甘心,悄悄將唐婉置于別院。然而暗藏并不能過一生,唐氏發(fā)現(xiàn)了他的秘密,為他定了另一門親事,生生斬斷了他的奢望。
唐婉終是回了娘家。梧桐月照,露冷夜寒。一開始,她也不知這相思苦,要用多長的時間來負擔(dān)。很快,唐家也為她尋了一門親,是同郡士人趙士程。趙士程出身名門,飽讀詩書,且絲毫沒有嫌棄再嫁的唐婉。他懂她,憐她,體貼她,希望用柔情去填補她心里愛情的缺口。
這么多的真心與誠意,她都感受到了。她感激且敬重,日復(fù)一日間,往昔如云淡,當(dāng)初心里的苦與無奈開始模糊,那個缺口似乎也真的補上了。以為日子就這樣,她重拾一份愛,從此與舊人咫尺天涯,了無瓜葛,于是她試圖放下心頭說不出的一絲空白,在這個春天,與趙士程去沈園賞景。
沈園里舂水綠依依,楊柳青如故。同樣到沈園遣懷的陸游正嘆息春光,忽然就看見對面攜手而來的兩人。
人生何處不相逢。然而對面數(shù)步,卻如屏障千里,他說不出其中酸苦滋味。哪怕曾經(jīng)有過那么多對于重逢的描想,如今不期而遇,他也只能遠遠看著,看著她與趙士程雙手緊攜,而他依柳獨坐,邀花同嘆。
唐婉也看到了他。本以為天南地北相思絕,可偏偏又意外相逢。身為他人妻,她此刻是眼不能瞅,淚不能流,步也難走,話難出口。
她能做的,只是備下一杯黃滕酒。宋代的官酒以黃紙為封,黃封的酒皆是美酒。酒美,奈何世間多碎裂,情意不完美。所有的情意,所有的哀戚與無奈,都在這最后一杯酒里。
酒水入杯作響,聲聲貫耳,敲醒了她沉睡多年的記憶。曾經(jīng)他們含淚告別,情到深處無言訴時,也說過“百年為期”這樣癡傻的摯語山盟,以為還有重逢與再續(xù)。現(xiàn)在想來,百年已是上窮碧落下黃泉的約了。這輩子,她生不再是陸家的人,百年后亦難為陸家的鬼。
在清亮的酒水里,她終于看透愛情善意的謊言。以往隱藏的那點盼望與期待,不過紅塵迷醉一場夢,遞出這杯酒,就該醒來了。
酒被擺至陸游面前,他看著它呆愣片刻,隨即一飲而盡。這一飲,他飲下了所有盼想、等待與絕望。初時,他還盼著母親能回心轉(zhuǎn)意,允他接回唐婉,盼著有生之年還能與唐婉再續(xù)前緣。日夜流去,他以為他熬得過,可是在得知唐婉再嫁的那一瞬,他突然覺得光陰漫長得流不動了。那時他多想去質(zhì)問她,為何他們多年相知抵不過不得已的分離,想去打探她生活得如何,趙士程待她好不好。
他想做很多事,可是又怕見她。哪怕時至今日,他能做的也只是隔著這一杯酒,自顧憑吊己身的哀楚,以及寫下那首流傳千古的遺愛之詞《釵頭鳳》:
“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fēng)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沈園偏多無情柳,落絮滿地,沾泥總傷懷。總有許多事是不可碰觸的傷。傷在最深處,一杯愁緒,幾年離索,他皆無從與人說。
不能說的都留在了心底,這杯酒是兩人對愛情的無言。只是一杯酒盡,便是兩樣命運。她送來這杯酒,從此便與過去一刀兩斷;他飲下這杯酒,卻永遠與過去一起畫地為牢。
她是真的斷得干凈,之后不過數(shù)月便郁疾而逝,香消玉殞。或許,那時在沈園她就已有預(yù)感,要把這性命與酒一起送出。那么多年的壓抑、辛苦、眷戀,都借著這杯酒清理徹底了,只是薪盡火滅,情去人枯,她清理情感的方式便是把自己生生剝離出有記憶的世間。
得知消息的陸游此時才知,她遣人送來的酒,其實是她的割,她的斷,斷腸蝕骨。
陸游在沈園寫下《釵頭鳳》時,還是風(fēng)華正茂的年紀,轉(zhuǎn)瞬就過了四十載光陰。彼時唐婉已逝去多年,他觸景生情,留下兩首名為《沈園》的小詩。五年后,他又題詩“年來妄念消除盡,回向蒲龕一炷香”,可小序卻云:“禹跡寺南,有沈氏小園。四十年前,嘗題小闋壁間。偶復(fù)一到,而園已三易主,讀之悵然。”
讀之悵然,也不知是否真的除盡了妄念。
75歲時,陸游舊地重游,他那樣懷念她,為她落筆“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終于只能是讓愛成為往事。81歲時,他的身體已不能行,仍在夢里行至。醒來后,幾多悲涼與無奈:“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梅花不見人。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p>
陸游辭世的前一年,他顫顫巍巍地又去了一次沈園。沈園里花簇如錦,只是不見當(dāng)年人。月色郁郁,幾多蒼涼。這句詩一定是他說給自己聽的: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
有時真覺得這一生太漫長,以至于走著走著就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當(dāng)年一杯黃滕酒,入了陸游的愁腸,化成他心里的結(jié)。他不是想不明白為何相愛卻別離,他是想得透卻放不開。他所珍惜的那段情,那個人,是他生命,里的皎潔白光,浩浩余生意猶未盡,伴著他從天光初明,到霞色染透。他放不下,做不到關(guān)上門擋住光。
所謂智覺容易,情覺卻難。做不到薄情,便只能痛。有時真羨慕唐婉,早早辭了世,將無期的相思全余給陸游一人飲盡。年少的分離成了一生的遺恨,但最美的華年卻亦是年少。那錦煙微嵐的時光,沾滿了彼此的身影與笑語。
而今舊人不再,舊事難逢,沒了愛恨糾葛,心亦空了。不如當(dāng)時園中酒,至少,還見夢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