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春
【摘 ? ?要】進入高中以后,各個學科的知識變得更加靈活、廣泛,學生學習壓力漸漸增大。高中英語教學為了體現(xiàn)素質教育“培養(yǎng)成功的人格、培養(yǎng)優(yōu)秀的人才、全面發(fā)掘學生潛力”的教學目標,教師應該運用一定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的形式,提高學生的興趣,營造一種學習競爭的氛圍,推陳出新,貫徹落實教育改革的理念。
【關鍵詞】高中英語 ?教學方式 ?改革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0.064
“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云推動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苯逃秊榱嗣恳粋€生命的激揚,為學生的成長提供精神的養(yǎng)料、平等的發(fā)掘每一個人的學習潛力。同時,培養(yǎng)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是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語言和文字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一種文化的傳承,和中文一樣,英語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tǒng)一的特點。學好英語,鍛煉用非母語進行閱讀、寫作、自我表達、交流和溝通的能力,培養(yǎng)英語的思維,學會從中汲取養(yǎng)分,不僅為了解另一種文化打開了大門,豐富自己的知識和經驗,而且擴寬了學生的視野,為今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英語作為國際語言在社會中扮演著越來重要的角色。
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在《愛的教育》中寫過這樣一句話:“如果黑板就是浩淼的大海,那么,老師便是海上的水手。鈴聲響起那刻,你用教職工鞭作漿,劃動那船只般泊在港口的課本 ?!苯處熓菬羲?,指引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找到方向,品味知識的奧妙,享受獲得知識帶來的樂趣,因此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其導向作用,將課堂的主導權讓渡給學生,運用一定的教學方法,組織新的課堂教學的形式,以提高學生學習的激情,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的能力。
教育呼吁著改革,但是改革不能一蹴而就,關鍵在于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落實教學改革的實質。那么,高中英語的教學方式應該如何推陳出新呢?我們來看看高中英語的教學現(xiàn)狀,找出問題。
1.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眾所周知,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扮演了主要的角色,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老師講,學生聽。學生很認真的聽講、忙于做筆記,但是學習成效并不大?!疤铠喪健钡闹R沒有被記住,不能被學生很好的理解和應用,學生沒有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只是一味的接受。例如,講解到短語“apart from”的含義為“除此之外”,學生可以聯(lián)想到besides、except和except for,without這幾個單詞和短語,并且加以歸納和整理,理解不同的詞組在語境中的區(qū)別。Apart from the cost,it will take a lot of time.這個例句的意思是:不止花費大,還需要很多時間。其中apart from和beside可以互換,如果學生缺乏主動、積極思考的習慣,老師反反復復講了很多遍,也總是記不清。
2.教學形式單一,教學內容枯燥乏味。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形勢了,教師照本宣科,將知識點一五一十的灌輸給學生,學生沒有時間思考、提問,導致課堂氛圍沉悶,不能激發(fā)思想的火花,這樣的教學模式單調乏味。教材的編排其實是非常豐富實用的,但是由于應試教育的壓力太大,課堂上“言簡意賅”,省略了很多有趣的情境和活動,造成學生對英語的學習提不上興趣。
3.教師普遍重知識,輕應用。教師重視知識的傳授,大力抓詞匯、閱讀、寫作,忽略了口語交際。啞巴式英語說的就是那些高分低能、能聽能讀能寫但是不能說的英語學習情況。這與英語教育的關系很大。中國人學習英語,并沒有語言環(huán)境,普遍認為學英語就是應試,語法、單詞、短句積累了很多,心中有話卻苦于表達,而語言就是用來交流的,沒有用的知識都是“紙上談兵”。
教育改革的目的是“發(fā)展人”,處于青少年時期的高中生作為獨立完整的個體,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撃?。改革求新,如何貫徹課程管理新理念,落實課堂教學方式的改革?就此問題,結合我的教學經驗,提出幾點建議。
1.教師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和定位。由課程的執(zhí)行者變?yōu)檎n程的設計者,開發(fā)者,教師是教育的研究者、文化的傳播者、潛能的開發(fā)者、學習的促進者、發(fā)展的伴隨者、教育的探究者。俗話說,“教無定法,教學有方”,教師應該精心的參與課程設計,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營造出豐富、開放、有趣的課堂氛圍。例如:在講到《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這篇課文時,它的主題是:festivals,為了讓學生了解世界上各國的節(jié)日和文化的差異,我準備了一些小的視頻短片和圖片,介紹美國的圣誕節(jié)、感恩節(jié)、母親節(jié)等節(jié)日,與大家熟悉東方傳統(tǒng)節(jié)日相比較,分析亞洲國家的節(jié)日特點:China and Japan have mid-autumn festivals, when people admire the moon and in China, enjoy ?mooncakes.(中國和日本都有中秋節(jié),這時人們會賞月。在中國,人們還品嘗月餅。)豐富了學生對知識和文化的直觀體驗。此外,還教師應該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重構課堂教學;改善自身的知識結構,掌握更多新的教學技能,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2.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合作探究,發(fā)揮集體學習的優(yōu)勢。鼓勵學生通過體驗、討論、合作,發(fā)展綜合語言技能。教師應指導學生學習,增進學生合作競爭意識,關愛學生的成長,培養(yǎng)學習的能力,多多尊重、贊賞、鼓勵學生,做學生成長和發(fā)展上的引路人和好朋友。
3.開展豐富的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學目標多元性,教學方法靈活性、教學形式多樣性是我們教學過程中追求的目標。教師可以利用有趣的方式活躍教學氣氛、導入新課。例如,在講課文《music》的時候,據(jù)了解,很多學生都很喜歡音樂,這個話題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熱情,因此,我利用課間播放幾首國外流行的藍調、靈樂、爵士等各種風格的歌曲,既能使學生在繁忙的學習中釋放壓力,舒緩心情,又能練習聽力。然后,我采用“頭腦風暴法”,導入新課,提出問題“What kinds of music do you know?”要求學生盡可能多地說出自己所知道的音樂形式,活躍課堂氣氛。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不僅能夠學習到新的詞匯、語法,而且能夠豐富自己的知識拓展。另外,開展“課前五分鐘”的英語自由演講,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學生通過演講克服當眾說話的緊張情緒,練習標準的咬字發(fā)音,訓練演講的語速、語調和表情姿態(tài),培養(yǎng)連貫順暢的英語思維。
由于高中學生應試壓力大,學習相對枯燥,而且高中英語課的知識點繁多,結構性不太強,因此教師的作用顯得舉足輕重。老師需要作出努力,使枯燥的課堂變得充滿生氣,幫助學生展示出青少年的激情和活力,結合學生在高中時期的身心成長和智力發(fā)育的特點,探索“新”的課堂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因材制宜的發(fā)展學生個性、培養(yǎng)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