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鑫 劉期努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發(fā)展,世界各國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越廣泛,各國之間交流的廣泛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各國文化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尤其是對于武術文化的傳播,成為了我國當前文化傳播的主要形式,在體育項目的傳播當中,跆拳道、空手道、柔道的傳播比較成功,為我國的武術文化傳播提供了相應的借鑒[1]。
【關鍵詞】跆拳道 空手道 柔道 武術傳播
在世界武術的傳播過程當中,跆拳道、空手道、柔道在世界范圍的傳播越來越廣泛,并且受到了世界范圍內的認可。從這三種體育活動的發(fā)展來看,這三種體育活動在發(fā)展的時候都或多或少受到了中國武術的影響,但是與這三種體育活動相比,中國的武術傳播卻沒有獲得應有的盛名,因此,這三種體育形式的傳播方式可以對武術的傳播提供相應的借鑒。
一、跆拳道的傳播方式思考以及對武術傳播的借鑒
跆拳道作為一種體育活動,是將中國的武術和日本的武技進行相應的結合,并根據朝鮮民族自己的格斗技術的發(fā)展特點,形成的朝鮮民族的一種主要的搏斗形式[2]。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韓國為了傳播自己的文化,開始對跆拳道進行在世界范圍的推廣傳播活動,經過幾十年的發(fā)展時間,跆拳道已經在世界獲得了極大的傳播。
在跆拳道當中,跆拳道大體上主要分為競技跆拳道和傳統(tǒng)跆拳道。眾所周知,競技跆拳道是根據傳統(tǒng)跆拳道進行的創(chuàng)新的一個項目,競技跆拳道創(chuàng)立的目的是為了在一定程度上適合奧運會的競技比賽標準,推動跆拳道被納入奧運會的主要措施。在對競技跆拳道改革的過程當中,更加注重對安全性和觀賞性進行相應的改革,使跆拳道符合奧運會的比賽標準需求。經過一系列改革后,跆拳道成功地進入奧運會比賽當中,使跆拳道更能夠適應世界發(fā)展的需要。
奧運會作為世界的盛會,每四年召開一次,在奧運會召開的過程當中,幾乎世界各地的大部分國家都會派出代表進行參與,因此,奧運會是一個世界性質的盛會,此外,幾乎世界上的大部分國家都對奧運會賽事進行轉播,可以說,奧運會賽事的觀眾具有世界性。因此,一旦一項活動進入奧運會,將會具有世界范圍的影響力,這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體育活動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因此,中國武術要想成功在世界范圍內進行傳播,首先就需要讓中國武術成功成為奧運會的一項比賽項目中。當然中國武術博大精深,種類比較繁多,為了成為一種比賽項目,首先就需要統(tǒng)一出一套具有代表性的比賽內容,以及比賽制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對武術招數進行調整,增加武術招數的觀賞性。
二、空手道的傳播方式思考以及對武術傳播的借鑒
在空手道的發(fā)展過程當中,空手道源于中國[3]。然而,與中國武術相比,空手道的招數和內容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因此在傳播過程當中,空手道能夠被普通大眾所接受。在空手道的傳播過程當中,日本也形成了具有空手道自己傳播的獨特傳播方式。在空手道的傳播過程當中,日本采取了以學校傳播為主要陣地的傳播方式,在日本的教學過程當中,空手道成為了學校體育教學過程當中的必修課,通過學生的練習,空手道很快在日本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因此,在中國武術的傳播過程當中,中國武術也應該學習空手道的特點,盡量簡化武術的招數,使武術能夠被大多數人所接受,除此之外,中國武術應該向空手道學習,讓武術成為中國學校的必修課,通過在學生當中傳播,使學生可以影響家庭,從而使中國武術能夠在整個社會進行傳播。
除此之外,在空手道的傳播過程當中,空手道的一些著名人物也能發(fā)揮自己的影響力,通過國際交流等方式,使空手道在世界范圍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因此,對于中國武術來說,在武術的傳播過程中,也應該讓一些杰出的武術大師在世界范圍內加強交流,促進武術在世界范圍內的發(fā)展。
三、柔道的傳播方式的思考以及對武術傳播的借鑒
柔道作為日本的一種體育活動,在世界的傳播中獲得了極大的盛名。在柔道的傳播過程中,日本也形成具有日本特色的傳播方式[4]。在日本,柔道成立了自己的研究機構,在柔道的研究機構當中,聚集了日本頂尖的醫(yī)生、心理學家、體育家,他們對柔道的相關價值進行一系列研究,并對柔道進行相應的改進,使柔道能夠更加適應社會的傳播。因此,在中國武術的傳播過程中,中國武術也應該借鑒日本柔道的傳播方式,設立相應的研究機構,并組織相關專家對武術進行研究,使武術不斷進行改進,并使之有利于自身的傳播。
在柔道的傳播過程當中,日本還采取教練輸出的方式對柔道進行相應的傳播,通過向海外派遣教練,一方面可以保證柔道傳播的正確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激起其他國家對柔道學習的熱情[5]。因此,在中國武術的傳播過程當中,中國也可以采取向國外派遣教練的方式進行傳播,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派遣教練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注意派遣的教練的素質和數量,保證中國武術傳播的質量。
結束語: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不斷深入,“走出去”戰(zhàn)略在國家發(fā)展當中獲得了相應的重視,為了適應我國“走出去”戰(zhàn)略,武術作為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也應該順應時代的發(fā)展,實施“走出去”戰(zhàn)略,而跆拳道、空手道、柔道的傳播方式為我國武術的傳播提供了借鑒。
【參考文獻】
[1]郭玉成.跆拳道、空手道、柔道傳播對武術傳播的啟示[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4,28(2):44-48.
[2]劉海閣,易新明.武術與國外同類項目禮儀的比較研究[J].東京文學,2011(8):318-320.
[3]張艷明.傳統(tǒng)武術在國際傳播中的問題研究[J].運動,2013(9):143-144.
[4]辛治國,孫維國,呂小慶等.武術的傳播“容量”對其國際化傳播影響的探討[J].湖北體育科技,2011,30(5):607-608,616.
[5]呂小慶,辛治國,劉科等.武術的“容量”和武術國際化傳播研究[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版),2011,08(8):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