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紅
內容摘要:平等對話是指教師與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語言對話和傾聽而進行的一種雙向互動溝通、共同學習的教學方式。在改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上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對話就是一種溝通,要盡量讓學生自己做、自己想、自己說,從而實現師生互動,相互補充,達到教學提高的目的。
關健詞:平等 自由 對話教學
一.教師與學生的平等對話
平等對話是指教師與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語言談話和傾聽而進行的一種雙向溝通、共同學習的教學方式。對話教育認為,師生的關系應該是互為主體的平等關系。談話時,表揚的話不宜過頭,要有分寸;批評的話不宜過火,要有分量;大道理不宜多說,要講究實際;諷刺挖苦的話切不可講,要以誠相待。從談話方式來講,還要注意:批評個別學生的話不宜當著眾人講,要愛護學生的自尊心。
1.做一個忠實的聽眾。在與學生對話時,教師首先要放下架子學會傾聽,不要我是一名老師,有凌駕于學生之上的思想,老師要做孩子們忠實的聽眾,認真地傾聽他們發(fā)自內心的見解,營造一個自由、寬松的學習氛圍,讓孩子們自由交流,或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或補充同學的發(fā)言,或互相啟發(fā),或自由組合……教師要以欣賞的眼光看、聽,適當地作些點撥。
2.做一個友好的伙伴。教師要敞開心扉與學生進行對話,要與學生友好相處,這樣孩子們才能全身心地投入交往中。老師態(tài)度要親切。不要吹胡子瞪眼睛,要消除學生的害怕心理,讓學生體會到老師找其談話是關心自己、一種愛護;老師在談話時情緒要冷靜,不能和學生吵鬧,甚至拍桌子,推拉學生,否則,會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就會失去學生對老師的信任與尊重,學生很容易產生對立的情緒,根本不會和老師說真話;和學生談話時用語要文明,要尊重學生人格,不要挖苦諷刺,不要翻舊賬,不要說過頭話;個別談話時要注意場合,不應在人多的地方進行,要充公理解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要認識到犯了錯誤甚至嚴重錯誤的學生同樣也有自尊心、榮譽感。
二.學生與學生平等對話
“平等對話”絕對離不開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這是因為學生之間在年齡、思想等方面較為接近,交談時最放松,沒有抵觸感;而且,在平時交往中發(fā)生碰撞,在爭論中得到啟發(fā),最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為此,在學生“平等對話”中倡導以下交流互動方式:
1.互相討論。要讓孩子有獨立的人格,就要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對話意識和對話能力。肖伯納說過:“我有一個蘋果,你有一個蘋果,互相交換,各自得到一個蘋果;我有一種思想,你有一種思想,互相交換,各自都得到兩種思想?!睂W生之間的合作就是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在一年級下冊教材中,有很多的觸角延深到生活中。
2.共同體驗。語文教學,應當是一次次精彩的對話,是少年兒童內心情感的真實流露,是學生個人見解和智慧的展現。因此,我們應該重視語文教學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學習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體驗。
三.師生與教材平等對話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往往只是對課本上的知識進行系統(tǒng)地傳授,而忽略了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自我感應”以及學生的教學主體意識和成效失敗原因的具體分析。因此,教師既要鉆研教材,又要超越教材本身,從而實現教師與教材之間的平等對話,并慢慢引導學生在實現中超越自我。
1.讓學生融入教材情境。在上《不給鄰居添麻煩》一課時,組織學生討論課文中的一個問題:“你平時在家里的哪些活動影響了鄰居的生活?”本以為學生有話可說,可沒想到大家都沉默了,沒有一個學生發(fā)言。是孩子們平時沒有給鄰居添麻煩,還是學生不好意思回答。我經過考慮,決定變換一個角度提問:“鄰居家的哪些情況影響到了你的生活?”這時孩子們一個個把小手舉了起來,爭先恐后地說:“鄰居在家里辦生日會”、“節(jié)日放煙火”、“樓上住戶往樓下扔垃圾袋”、“小孩在家里玩躲貓貓”……我看學生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基本到位,就話鋒一轉“鄰居的這些活動影響到了我們的生活,給我們帶來了煩惱和不便,其實我們的有些活動平時也會影響到鄰居的生活,你們說是嗎?”學生們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澳敲次覀円院笤谏钪幸⒁庑┦裁矗拍懿挥绊懙洁従拥纳钅??”通過精心設計問題情境,讓學生能說、愿說、會說、想說,引導學生融入教學內容,才能起到教育的目的。
2.讓學生探究教材的特點?,F代教育理論研究結果表明,課堂應該是孩子們自我學習和能動探究的教育場所,所以,應該讓他們自由自在地探究他們認為有趣的知識。自主探究,重在信任每個學生的主體閱讀能力,尊重學生閱讀個性化行為,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一年級學生更是喜歡游戲,引導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游戲中識字,寓教于樂,讓學生真正喜歡漢字,對識字產生濃厚的興趣。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大興趣,乃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
總之,對話教學使課堂充滿生機,使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關系更實在,真正實現了教學目的。
(作者單位:江西豐城市榮塘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