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剛軍
新課程對小學數學有了“生活化教學”的高要求和高標準。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將數學和學生的生活、學習緊密結合在一起,讓他們通過活生生的數學學習,能夠充分理解、應用數學,并體會到數學的真正實用價值。教師可以多利用學生感興趣的事物或熟悉的情景等生活資源,為他們提供一切能觀察、操作、動手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充分體會到數學的作用和樂趣,并領悟到數學源于生活、數學就在身邊,進而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一、從實際生活問題中啟發(fā)學生
小學數學教師要堅持啟發(fā)式的教學原則,合理地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大膽猜想,培養(yǎng)他們的求異思維能力。例如,教師在教授條形統(tǒng)計圖這部分內容時,可以給學生提出一些諸如:“哪張統(tǒng)計圖是用于羊毛衫銷售的”或“哪張統(tǒng)計圖是用于泳衣銷售的”等問題,然后引導學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去思考,學生就會得出結論:羊毛衫一般在冬季銷售,而泳衣一般在夏季銷售,他們就能快速準確地找到答案。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能讓學生利用生活經驗進行思考,更好地發(fā)展他們的自我學習能力。
二、讓學生通過實際生活經驗感受數學知識
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是數學的源泉。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和生活實踐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如此不但能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還能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實踐性。小學數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還要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的機會,并引導學生通過學到的知識、方法去研究、探索和解決實際生活中碰到的一些問題。一方面,不但可以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還能讓他們感受到知識的價值;另一方面,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和運用數學知識的自信程度。例如,教師在教學生認識人民幣后,可以引導學生在班上展開“購物游戲”讓學生自愿拿出自己的學習用品等,讓其中一部分學生扮演售貨員,然后讓剩余學生扮演顧客去購買。這一環(huán)節(jié)結束后,兩方學生再互換角色。這樣的游戲對學生掌握人民幣的知識有很大幫助。在此游戲中,學生所學到的數學知識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并能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此類實踐能讓學生深刻體會到生活中處處離不開數學、處處都有數學存在,進而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
三、再現(xiàn)實際生活情境
由于數學的基本概念、定理都是無數次、反復地從生活現(xiàn)象、生產現(xiàn)象的試驗、研究中抽象形成的,讓學生理解這些抽象的知識點有一定難度。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就要對此進行二次處理,可以通過再現(xiàn)相關的生活情境,啟發(fā)學生獲得大量感性認知,進而為他們充分理解和掌握知識內容奠定夯實基礎。例如,教師在教授循環(huán)小數時,若只進行傳統(tǒng)講解,學生就會感到枯燥無味和難以理解。此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通過其強大的模擬現(xiàn)實功能為學生播放紅綠燈的動態(tài)畫面,借此喚起學生的生活記憶,然后再要求學生對紅綠燈的變化情況進行認真觀察,教師再加以引導,學生就能總結出紅綠燈的變化規(guī)律,即按順序重復出現(xiàn)。如此一來,學生對循環(huán)小數就比較容易理解和掌握了。這種教學方式擺脫了枯燥式講述和機械式灌輸,利用學生的相關生活經驗總結出數學概念,從而讓他們理解得更為透徹。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學必須樹立“生活化教學”的教學理念,并始終遵循“生活化教學”的教學策略,為最終實現(xiàn)“人人學有用的數學和有用的數學應為人人所學”這一數學教學目標而努力。此外,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合理應用,給原本枯燥無味的數學教學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豐富多彩,進而有效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卓.論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改革[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2]王彬.淺析小學數學課程評價的多元化處理[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03).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