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翠麗
【摘要】為保證我國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促進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我國制定出了許多針對土地管理問題的法律法規(guī),但是由于農村土地復雜的產權情況和相關主體對農村土地流轉收益分配的不同訴求,致使我國當前農村土地確權登記中會遇到很多的問題,所以,我們必須采取一定的對策來推動確權登記工作的有序進行。本文對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闡述,并提出一些合理的對策。
【關鍵詞】農村土地;確權登記;內容;意義;問題;對策
引言:
我國在2010年就在1號文件中提出了農村土地確權登記工作,這項重大決策關乎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和維護農民權益。明確劃定農村個人用地和集體用地的使用權以及所有權,從而為建設新農村做好基礎工作,使農村土地改革得以深化是推行土地確權登記制度的目的所在。保障農民的土地所有權,能夠使貫徹落實黨中央相關政策的客觀要求得到滿足,同時能夠維護農民權益,促進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發(fā)展。因此,為了推動農村經(jīng)濟以及我國經(jīng)濟的進一步發(fā)展,就要做到使土地的所有權問題得到明確,加大集體土地確權登記工作的實施力度。
1.農村土地確權登記中遇到的問題
1.1 受眾對土地確權登記認識和了解不夠。由于群眾在思想上對土地確權登記認識不到位,導致在進行確權登記過程中,出現(xiàn)了農民不配合的現(xiàn)象,所以會給確權登記工作的進行帶來一定的難度。
1.2 土地所有權不明確。土地確權登記檔案管理工作經(jīng)?;靵y不清,導致農村土地所有權不明確。這就要求地方和政府部門在開展實地調查工作時,必須對農村土地資源所有權情況有所明確并進行充分的調查論證,在此基礎上作出科學合理的決策。
1.3 政策制定缺乏群眾基礎。相關部門在開展工作時,沒能做到成分依靠群眾,了解群眾需求,導致政策脫離群眾,因而得不到群眾的支持,這種不合民意、不符民情的決策缺乏必要的群眾基礎。相關部門必須認識到制定政策必須深入群眾當中去,讓農民參與政策的制定,自下而上才能保證土地確權登記的順利進行。
1.4政府、集體和農民利益沖突明顯。農村土地確權登記是能夠得到強大的行政推動力以及滿足群眾需求的政府、集體和農民都很期待的新政策。新出臺的農村土地確權登記政策所涉及的范圍更廣,且力度更大。政府比較看重農村土地確權登記的收益分配問題,而農民群眾與集體也很關心,彼此都希望在確權登記中多分些利益,同時,農民也希望在確權登記中對土地的所有權年限更長久些、更穩(wěn)定些。目前,土地確權登記工作在收益沒有明確規(guī)定的情況下已經(jīng)全面展開,這將給日后政策的實施帶來一定的隱患。
1.5確權登記工作的流程設置存在缺陷。土地確權登記工作的程序設計即確權、頒證、流轉等表面上看銜接的很到位,但在實際操作上還是存在諸多問題,必須將其關系進一步理順。其中包括首次確權與原土地審批間存在的銜接不到位問題,一旦出現(xiàn)房屋被農戶擴建或改建等,就會導致首次確權中按實際面積確權的意義丟失。其次是土地整理前后多次確權的銜接問題,土地整理工作完成之后,便會改變土地的基本情況,會造成之前的土地使用權的證明失去依據(jù),所以,土地整理后應進行再次確權。
2.當前農村土地確權登記中問題的對策
2.1 加強宣傳與培訓,提高各級干部以及農民群眾的思想認識。應通過媒體等渠道和途徑,大力宣傳農村土地確權登記的重要性,讓各級干部特別是基層干部和人民群眾的思想統(tǒng)一到中央的正確決策上來。
2.2權屬主體要明確。處理好并明確權屬主體是農村土地確權登記工作的重要內容,能夠使大局得以穩(wěn)定。確定權屬主體,對于集體土地而言,所要確定的有鄉(xiāng)鎮(zhèn)集體土地所有權,農民及土地所有權以及集體建設用地等權屬主體。要確保將土地所有權確給真正具有所有權的農民集體。首先要注意不能將土地所有權確給非農民集體經(jīng)濟組織,而應確給農民集體。因為很多農村沒有設立農民集體經(jīng)濟組織,即便農民設立了農民集體經(jīng)濟組織,也無法在當前法律地位尚不明確的情況下獲得法律支持。其次,確給鄉(xiāng)鎮(zhèn)農民集體的是屬鄉(xiāng)鎮(zhèn)集體所有土地,確給行政村農民集體的是屬行政村集體所有的土地,確給村民小組農民集體的應是屬村民小組所有的土地。
2.3以出臺針對性的全國性指導意見來解決農村土地確權登記中遇到的具體問題。這些具體做法包括可通過有償使用或補繳相關費用等辦法將超占宅基地登記為合法面積;若土地所有權單位能認可宅基地私下買賣與流轉行為,可將其登記為合法宅基地;實測面積無論是多還是少,新版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證按實測面積登記;對私自強占新開墾的耕地,確權登記頒證必須在重新發(fā)包的前提下進行。
2.4做到合理分配工作經(jīng)費。除堅持“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經(jīng)費納入地方財政預算,中央財政予以補助”總原則外,中央和省級政府要向社會公開統(tǒng)一的確權登記頒證經(jīng)費測算公式,確保工作經(jīng)費有保證,使縣鄉(xiāng)政府和干部不再糾結于“先干是否會吃虧”。由于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非常特殊,因此,分配其經(jīng)費時必須保證實地測量經(jīng)費以及矛盾和糾紛調處經(jīng)費科學合理。農地確權流轉的核心和關鍵是關系到國家、集體和農民三方經(jīng)濟利益的農地流轉收益分配問題。首先,地方政府不應直接參與集體建設用地流轉收益分配。其次,農民集體主要參與建設用地初次流轉的收益分配。再次,農民參與集體建設用地每次流轉的收益分配。
2.5明確農村土地確權流轉的基本原則。保護農民權益、促進健康流轉是農村土地確權的主要目的,因此必須掌握其基本原則。包括必須堅持統(tǒng)一的申請、確權、流轉的原則標準;審批堅持“面積法定”的原則;流轉堅持“兩證捆綁”的原則,規(guī)范土地整理前后的手續(xù)銜接。
3.結語
農村土地確權登記工作對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和維護農民權益具有重大意義。推動確權登記工作的有序進行是十分必要的,通過還權賦能,最終使農村土地產權制度達到產權明晰、權能明確、權益保障、流轉順暢、分配合理。進而推動城鄉(xiāng)統(tǒng)一土地市場的建設,促進農村經(jīng)濟社會的健康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邵霞珍.新時期農村土地確權登記發(fā)證面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環(huán)境與生活,2014,(16).
[2]張玉蓉.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辦法.北京農業(yè),2014,(15).
[3]周其仁.土地確權需要一場奠基性的戰(zhàn)役.中國房地產業(yè),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