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萍
“問題學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每所學校每個班中,雖然他們的比例不大,但是他們的負面影響卻不小,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班主任處理“問題學生”時,總是“感性”打頭陣,“迷信愛”,“工作方法主觀化、情緒化”,“只有管住學生的沖動”,“只會責備別人,不會反思自我”,等等。結果往往是沒有預期的效果,自己心中多半委屈——恨鐵不成鋼。如何有效且高效地處理“問題學生”的突發(fā)事件,有如下幾個方面,值得特別關注。
一、態(tài)度冷靜,遇事不慌
教育學家贊可夫曾說過,“在你喊學生之前,先忍耐幾秒鐘,想到‘你是老師”。處理“問題學生”的突發(fā)事件時,班主任的冷靜十分重要?!皢栴}學生”大多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剛開始氣焰一般會比較囂張,班主任“切記不要與學生當眾發(fā)生沖突,沖突一旦發(fā)生,教師肯定陷入被動”,要學會“避其銳氣”,避免事態(tài)擴大,陷入被動。讓互相都等一等,既可以給學生一個自省自悟的時間,又利于班主任了解情況,避免沖動,冷靜、理性地來處理學生問題。這樣,才能有效地避免工作中“感性”占“頭條”,有利于融洽師生關系,溝通師生感情,對學生心靈深處的教育都起著極大的作用。
二、全面分析,提出假設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提到一個叫巴甫里克的學生。如果沒有對這個孩子的分析研究,他將會在“問題學生”的泥潭里越陷越深?!皢栴}學生”都不會單純的因為某一個原因,往往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產(chǎn)物”,而且有他所特有的特點。班主任應從“問題學生”的年齡特征、心理因素、知識現(xiàn)狀、生活實際等出發(fā),通過觀察(尤其是自然狀態(tài)下)、向同學了解等方式,思考一連串的“為什么”,提出多種假設,全面深入地分析“問題學生”存在問題的原因。這樣,才能避免工作中的“想當然”,從而能夠有效且高效地解決問題。
三、換位思考,學會理解
盧梭說:“當我們愛別人的時候,我們也希望別人愛我們?!爆F(xiàn)實生活中,從學校、社會的角度去看“問題學生”及其“問題”的班主任較多,而換位思考,從“問題學生”的角度來看“問題學生”的班主任很少。班主任要學會換位思考,即站在學生的立場和角度上去思考問題,用學生的眼光去審視,以學生的思維去思考,從學生的角度去體驗。實行角色交換和心理換位,將心比心,才能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和感受,才能體會到學生面臨的種種困難。這樣,當班主任開導“問題學生”時,他便會感受到班主任的關心和尊重,“是為了我好”,“讓學生的‘問題在教師的愛和人文關懷中融化”。
四、及時處理,就事論事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薄皢栴}學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轉化“問題學生”的工作,也就成為一項長期、復雜、艱巨的教育工程?!奥仿湫捱h兮”,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遠。班主任用理性的思維去處理“問題學生”時,既能夠減少“愛而不教”“以罰代教”等簡單的處理方式,也有利于班主任身心的健康,又能夠有效且高效地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