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庶民(山西 晉中)
于新澎,字靖之,號質初、涉園,室名摩訶堂,辛酉杏月生于云峰山下。少讀摩崖,長游泉城,居章丘,事柔翰;好古,禮佛;心儀魏晉,拙雅有致?,F為中國書協(xié)會員、山東印社社員、濟南市書協(xié)創(chuàng)委會委員。書法詩文師從張培元先生,篆刻師從西泠賈鵬先生。作品曾獲獎或入展中書協(xié)六屆新人展、十屆國展屆展、單項展七次。
初見于新澎,給人以儒雅溫和、敦厚穩(wěn)重的印象,一經交談,頗見稟賦識鑒,不禁有“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之感嘆!
于新澎是山東萊州人,現居章丘,是一位肯下踏實功夫又勤于思考的青年書家。李萬百先生曾講過:“我曾經問于新澎每天用于書法的時間有多少,他說一個暑假沒動筆墨,正在潛心讀《十三經》。他認為,習書二十載始悟此理,若復于點畫較其根本,徒費年月耳……”(《追尋他們的筆墨——章丘新生代書法群體掃描》載《濟南日報·今日章丘》2011年9月11日第四版)于新澎學書主張“敬畏古人,摩挲經典”,并以為此是書家“一生之事業(yè)”。學書要有定力,要有主見,立志不隨流俗轉,留心學到古人難。他喜歡金冬心的一段語:“拾眾人之所棄,棄眾人之所拾!”書家要入古出新,入古“非于行跡上得,當自精神上求,古人之精神全在創(chuàng)造……”此外尤“應踏實作學問,細處養(yǎng)工夫”。故能遵其師張培元先生教誨:“非復斤斤于臨池,當于詩詞、金石、學術、哲學、修養(yǎng)數種依次著力,方能有所悟……當摒除名利之心,當有和、寬、平、淡之氣質。”于新澎學書,由此識見入,由此識見出,讀書,臨帖,學法,悟道。其書工篆、隸、楷、行、草諸體,其中尤以小楷與行草為佳。小楷由鐘繇,二王得古法,合以明人峻逸冷峭,故所作典雅峻拔。嘗曰:于小楷“最心儀者,唯鐘太傅一人?!T品之中,最喜臨《薦季直》《賀捷》二表?!R《賀捷》悟入古隸之法,覺腕底漸有寬和之氣,能于舒緩處孕以險絕,方是鐘書之妙處?!贝苏\為其近期學書心得,依我之見,若能于識得險絕處復識得鐘書幽渾之妙,則竿頭層樓可見矣!我曾在《書法導報》發(fā)表的一篇關于章丘中青年書法的文章中說過:“于新澎筆墨與情味俱見于筆端,手下技巧密度可見其功力,行筆中側變化從容中道,墨色的濃淡枯濕過渡與結字的欹正開合皆將自己的性情托缽于前賢筆墨情味中。”于新澎近作小楷于魏晉風度中,似多明人意趣,筆下多暢達痛快之勢。點畫精微,起止清爽勁利,若金釵銀簪,珠圓玉潤。結體因字立形,大小錯落自然從容,喜斂左舒右,捺畫強健夸張,于端凝之中形成收放、欹正、剛柔、開合的錯綜變化。尤于字的小空間得疏朗松動之致,此正是《賀捷表》結字的機樞所在。于新澎行草書出于入晉韻宋意間,出手見高致,揮灑見性靈。用筆瀟散峻邁,點畫放意自如,意緒曠達,于悠然中見工力。以其學識滋養(yǎng),專精致誠,故其書文質彬彬,功性兩見,剛屆而立之年,卻已是碩果累累。書法作品先后入選全國第十屆書法篆刻展、中國書壇第六屆新人作品展(獲三等獎)、全國首屆手卷書法展、全國首屆冊頁書法展、“鄧石如獎”全國書法篆刻展……還曾入圍全國第九屆書法篆刻展、全國第二屆隸書作品展等等。
于新澎在博涉經史典籍的同時,還醉心于格律詩與山水花鳥創(chuàng)作。元人趙文曰:“人人有性情,則人人有詩?!保ā肚嘣猿颉罚┐吮居谥袊姼琛耙髟佇郧椤保ā睹娦颉罚?,故“詩發(fā)乎性情,則精神自暢?!保ǚ綎|樹《昭昧詹言》)于新澎詩作多即景生情得來,故清新自然,時有佳句。所作山水花鳥小品,意境清遠,筆墨沖淡,涵養(yǎng)性情見于勾勒點厾的清曠松動中,所謂逸筆草草寫胸中逸氣者也。
于新澎1981年出生,觀其書法、詩文等創(chuàng)作的入展、發(fā)表,可謂少年得志,然其志更在潑墨揮毫志于古而不泥于古,故能于軌輒之中不見蹈襲之跡而出人意表之外,其有志于寄情遣興于詩、畫之間卻未嘗離世教擔當,故于林泉意韻之間見胸襟浩蕩,以其明德抱道,以其聰穎異材,以其好學深思,假以春秋,年與學俱富,才與氣并高,深根厚植,他日必見英聲茂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