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旋
開學第一天,剛剛?cè)胄5膶W生們像沖出牢籠的小鳥,嘰嘰喳喳地利用課間寶貴的休息時間嬉戲。這時,一個始終低著頭,不笑,不動,甚至看不出眨眼的“乖乖仔”——小鵬,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的“安寧”與周圍的“歡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似乎與我們不屬于同一個星球。上課、下課,他都牢牢地釘在椅子上,既不說話,也不看書、寫字,似乎成了一尊乖巧的“雕塑”。看著其他孩子不斷地推搡他、捉弄他,甚至直接嘲笑他“傻子”,我不禁產(chǎn)生了一種不祥的預感。
臨近放學時刻,我發(fā)現(xiàn)教室外徘徊著一位家長,其焦急的眼睛不時從玻璃窗外投射進來,便迎著她走了過去。她是小鵬的媽媽,剛見面她就對我說了許多懇求的話:“小鵬在4歲時,醫(yī)生就診斷他是智障兒童。求求您接收他吧!不要趕他走,讓他和其他孩子一起學習……”看著這位備受煎熬的慈母,聽著這樣的懇求,我感受到那來自心靈深處的哀痛。我自己的心仿佛被什么拽著,我不知自己當時是如何安撫這位母親的,但我清楚地記得由于我們緊緊握著而炙熱的雙手。
我查閱了大量關(guān)于智障兒童的教育專著,還請教了廣州市兒童醫(yī)院的醫(yī)生。根據(jù)智障兒童的心理特征,結(jié)合小鵬的表現(xiàn),我發(fā)現(xiàn)小鵬的所謂“乖巧”其實是智障兒比較明顯的感知覺障礙;小鵬的少言寡語是智障表現(xiàn)的語言障礙;小鵬的某些“下流”行為竟是智障表現(xiàn)的溝通障礙。面對那一雙空洞無神的眼睛,我想起了一位哲人的話:“寫在紙上的愛,一個早晨就可能讀完,說在嘴上的愛,一轉(zhuǎn)身就能忘記,而惟有老師和母親的愛是寫在大地和天空,永遠藏在心里的。”我決定以這份愛的信賴,去彌補這殘缺的遺憾,努力使它釋放出美麗的華彩。
激勵促進溝通
小鵬的加入,使我有機會了解現(xiàn)在培智教育中的新型模式——全納教育,即我們所說的隨班就讀,改變過去的獨立、專一的分隔式教育觀念。采用“全納教育”,目的就是提早給智障孩子提供一個融入社會,與正常人溝通、合作的環(huán)境。但是“乖巧”的小鵬,怎么都不愿走出自己的世界。我看著傾心于各種獎品的其他孩子,不由冒出以獎勵刺激小鵬感知覺的招。我為他量身定做了“堅持不懈”獎——比比學生中誰能盡量少眨眼,他當然很順利地奪冠了。然而,當我請他上臺領(lǐng)獎時,他突然使勁搖手。這一突變,著實讓我措手不及。于是,我快步走到過激的小鵬面前,將文具袋捧到他旁邊的女同學眼前,說:“瞧!這么漂亮的文具袋,你喜歡嗎?”他似乎還是無動于衷。我轉(zhuǎn)而又對他說:“你真得決定把它送給別人了!”此時,他受到女同學歡欣而“感激”的目光影響,突然,滿懷欣喜地將獎品攬入懷中。隨后,他竟張開雙臂傻傻地擁抱我。這令人意想不到的舉動,使我產(chǎn)生強烈的窒息感,不是因為他痙攣式的擁抱,而是因為這令人欣喜的變化。幾個回合下來,他竟然一見我就纏著要禮物。更令我高興的是,我們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使小鵬有了融入“全納教育”的基本條件——必要的感知覺反應。
環(huán)境催生和諧教育
望子成才是家長們的共同愿望,對于不得不接受殘酷現(xiàn)實的特殊家庭來說,其渴望更是強烈。作為與他們攜手同行的老師,我深知這些與孩子長相廝守,共渡艱難人生的家長對于“成才”的期盼。
但這些家長卻總是關(guān)心孩子什么時候才能學會算術(shù),能寫多少字的作文,能說多少句英語,常常誤認為進入學校學習就是培養(yǎng)或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其實,在隨班就讀的特殊教育中,我們更應立足于促進智障兒童個性、社會性和情感等方面的和諧發(fā)展。為智障兒童所做的努力,不能僅僅局限于“補殘”,而應以教育為突破口,喚醒他們和諧發(fā)展的潛能。
我不知如何向小鵬的家長解釋,成人比成才更重要,能力比知識更有用。小鵬媽媽常常為孩子總是記不住某個字,讀不出某個句子而致電給我。一次,小鵬媽又在校門口將我攔住,向我請教如何提高孩子的語文成績。我思量了一會兒,以盡可能通俗的方式與她分享了我對教育的理解:“旅游時,不是看我們?nèi)チ四睦?,而是看我們和誰一起去,人生何嘗不是如此?人生不看是否活得如何光鮮,過得如何精彩,而是看我們是否愉快地度過?!毙※i媽媽似乎明白了什么,不時地點頭,并對我投以許可的目光。我試探性地將我的“緩成績,急生存;輕知識,重能力”的輔導計劃與小鵬媽媽溝通,沒想到她竟一把扯著我的衣角抽泣了。起初,我以為我的話刺傷了這位慈母的心,原來卻是她怕小鵬考分太低,影響了我們班的成績,丟了我的臉。當時,我為小鵬媽的這份惦念所震撼。這不幸的母親,不僅堅強地面對著孩子不夠完美的人生,還總是惦念著給別人造成的麻煩。我感到這信賴沉甸甸的。我為能有這樣支持我的家長而感到高興,更為我的特教計劃能得到家長的配合而受到無限的鼓舞。
雖然得到了小鵬家長的支持,但是班里的其他家長和孩子一直把小鵬看作異類。如何給小鵬一個相對寬松的教育環(huán)境,是擺在我面前的緊迫問題。智障孩子由于受心智影響,常常會呈現(xiàn)出令人無法想象的怪異行為。在二年級時,有一天許多女生突然涌進了我的辦公室,有的邊說邊抽泣了起來。聽完孩子們“可怕”的遭遇后,我才知道小鵬竟然“強吻”女同學。這下可把我難住了。本來,其他家長對隨班就讀的小鵬就很排斥,我常常聽班里學生說“我媽媽不讓我和他玩”。我一想,這下麻煩大了。這一敏感行為,帶來多么大的風波,確實讓我始料未及:有聯(lián)名寫信的家長,有電話質(zhì)問的家長,有當面提出嚴正聲明的家長,等等。甚至一向支持老師工作的小鵬家長這次也表示強烈不滿:他們認為小鵬抱抱親親只是表示友好,堅決不同意其他家長認定的流氓行為。這多方爭執(zhí)真是讓我應接不暇!
就在我處于進退不得的窘境之時,美國著名兒童教育家、有著豐富特殊教育經(jīng)歷的教師桃莉·海頓(美國教育界推崇為“愛的奇跡天使”)所著的《圍墻上的孩子》一書,給予了我新的靈感:為什么不借此機會,向所有孩子進行感恩教育,讓所有家長來一同用心體會、用愛聆聽那拋去塵埃的天籟之音呢?
于是,我請來一位醫(yī)生家長,請她介紹了不起的“我”(講人類孕育生命的艱難旅程);請孩子贊美強大的自己,對給予自己生命的父母表示感激。我請小鵬媽講小鵬生活中的趣事,講他們一家?guī)卓谌说奶靷愔畼??;顒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竟然頃刻間偃旗息鼓了。這真是柳暗花明、峰回路轉(zhuǎn)呀!
此后,四年以來,再沒有家長要求自己的孩子不和小鵬同座位,值日不和小鵬同組,而更多的是協(xié)助老師向孩子解釋:小鵬不傻,他只是生病了,發(fā)育慢,等病好了,他可能比其他孩子更棒呢!小鵬在友善的環(huán)境中也越來越有禮貌了,和同學、老師、家長的關(guān)系也越來越和諧了。那個暴躁的孩子,變得平和了。
合力鑄就健全人格
人生的路會有老師的幫助和家長的照顧,但更長的人生路要靠自己去行走,小鵬也不例外。我和小鵬家長溝通后,決定通過“任務(wù)式”驅(qū)動,使小鵬向完美健全的人格進發(fā)。
有了本班同學的包容和家長、老師的呵護,小鵬就像溫室里的花朵——經(jīng)不起風吹雨淋,雖然成長順利,但卻柔嫩脆弱。我發(fā)現(xiàn)小鵬漸漸地喜歡像別的男孩子一樣運動了,就努力借助體育老師的力量,破格吸收小鵬參加學校的體育興趣班。沒想到小鵬在所選的網(wǎng)球、籃球班里,與別班的同學成為了好朋友。教小鵬的三任體育老師都是堅持絕不“一視同仁”的原則,當其他同學進行跳跳球、竹竿舞時,小鵬有特殊的待遇。看著小鵬執(zhí)著地持球,看著他帶著幼兒般所特有的笑容,再看看其他同學憤憤不平的抱怨,我們幾位老師一邊偷著笑,一邊給予其他孩子心理的安慰,讓他們在愛和包容的氛圍中,接受小鵬的成長。
雖然小鵬的成績?nèi)匀贿_不到合格,但是這點點滴滴的進步,只有一路走來的老師、家長們才知道其中蘊含著多少期許與愛戀。有缺憾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在這里,我想向所有堅持在特殊教育一線的老師和家長朋友們說,我們需要用激勵鼓舞,用環(huán)境熏陶,借助教育合力來為智障兒童繪出一片蔚藍天空。
完美的人生令人陶醉,而殘缺的人生更令人心生感恩。幸福是你決定去接受的東西,它與財富無關(guān),與地位無關(guān),也與天賦無關(guān)。這世間“缺陷的美”有時比“完美”更美。有了家庭、老師和同學“三位一體”的愛的契約,一定能讓這殘缺的遺憾,幻化成美麗的彩虹。
(作者單位:廣州市越秀區(qū)東風東路小學)
責任編輯 黃佳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