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彪
摘 要:微信軟件作為一種新興的信息交流工具,已經(jīng)在大學生群體中普及。本文結合高職院校的學生實際情況,分析微信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高校思政政治教育工作者特別是輔導員要因勢利導,合理利用微信軟件,積極探索新形勢下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和新方法。
隨著網(wǎng)絡技術的發(fā)展和智能手機的普及,微信軟件以其實時對講、隨拍隨傳及手機群聊等功能,越來越受到“90后”大學生的熱捧,逐漸成為他們手機中的必備通信軟件之一。在豐富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同時,也給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啟示和挑戰(zhàn)。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2013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全面提高教師運用信息化手段進行教學、科研、服務的能力。”[1]
一、高職院校的學生微信使用情況分析
隨著注冊入學等錄取模式的試行,更多的學生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緩解了部分高職院校的生源壓力,但也帶來了生源素質(zhì)參差不齊的實際情況。這批學生文化基礎相對較差,自主學習意識不強,但思想活躍,易于接受新鮮事物,具有追求新奇、時尚的個性,且具有較高的網(wǎng)絡應用能力。微信軟件的出現(xiàn)正迎合了高職院校的學生特點。通過對筆者所在院系學生使用微信軟件的調(diào)查了解,學生使用手機微信軟件的比例已超過90%,其中,打發(fā)無聊時間、節(jié)省話費、滿足自身娛樂需求和及時了解朋友動態(tài)及外部信息是其使用的主要原因,微信的朋友圈功能已成為學生發(fā)布或接收信息的重要渠道。
二、微信給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帶來的影響
面對“微信文化”在校園中的廣泛盛行,輔導員已開始嘗試利用微信開展各類學生互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這既給學生思想教育工作帶來了諸多機遇,也對傳統(tǒng)的思想教育工作帶來了挑戰(zhàn)。
1.積極影響
(1)微信改進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傳統(tǒng)的思想教育模式多采用面對面的理論灌輸,比較直接,見效快,但也存在流于教條、空洞無味的缺陷,而微信改變了教育雙方必須面對面的尷尬,又滿足了大學生對時尚、趣味的追求,可以通過 “一對一”“一對多”,甚至“多對多”的網(wǎng)格狀溝通方式彌補傳統(tǒng)教育的不足,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學生愿意接受的環(huán)境中進行,模糊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的界限,凸顯了學生的主體性,從而易于被學生所接受。
(2)微信實現(xiàn)了全天候、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生在使用微信時,喜歡隨時隨地將自己的所思所想用微信的方式發(fā)表出來,這樣他們的困惑、追求及熱衷的事物自然就展現(xiàn)出來,這必然給輔導員提供了一個了解、溝通的平臺,便于輔導員及時了解學生思想動態(tài),有利于思想教育工作者對癥下藥,提高了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時效性。
(3)微信利于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的群體性育人效果。微信通過轉發(fā)、評論、分享等方式傳播相關信息,其交流對象多以手機通訊錄和QQ好友為主,其興趣愛好、心理契合度較高,克服了相互之間缺乏信任的弊端,從而更易被對方所接受。同時,傳播重復性強,一個典型的事件或育人案例經(jīng)微信朋友圈交叉重疊傳播,輻射面很廣,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了思想教育工作的群體性效應。
2.消極影響
(1)微信中各種信息良莠不齊,影響大學生的是非判斷,易引起大學生價值觀的偏離。微信中大量的信息并非全部都是事件的本來面目,一定情況下與校園中宣傳正能量截然相反,特別是一些享樂主義、低級趣味等負面信息以“裂變式”進行擴散,如果不及時進行引導、教育,極易對大學生的成長成才產(chǎn)生影響。大學時期正是青年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形成的重要時期,缺乏理性判斷能力,但又有著很強的好奇心和表達欲望,容易被虛假等信息誤導,甚至成為傳播者或受害者。
(2)抑制了傳統(tǒng)思想教育工作效果。大學校園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由輔導員及兩課老師進行,主要途徑還是面對面的談話、主題班會或課堂授課模式,這種單方面的信息傳播與微信軟件圖文并茂等形式信息傳播相比,缺少吸引力,甚至易造成學生一定的抵觸心理?!叭绻枷胝谓逃?jīng)典理論沒有占據(jù)大學生群體的大腦,那么他們的頭腦便會被大量的微信網(wǎng)絡信息及這些信息背后的理念所占據(jù)?!盵2]
(3)造成與現(xiàn)實人際交往的脫節(jié)和疏遠。微信軟件的出現(xiàn)給大學生提供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全方位、多維度的立體感受,在享受視聽文件的愉悅、宣泄不滿情緒、放松壓抑身心的同時,也使自控能力差的學生對微信產(chǎn)生過分依賴,一旦沉迷于這種虛擬的社交方式,一定程度上會忽視現(xiàn)實中的人際交往,造成現(xiàn)實生活中人際交往的疏遠,影響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和發(fā)展,進而影響大學生的身心健康。
三、微信應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
高校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實施者,利用微信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已成為思想政治工作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對學生使用微信進行合理引導和管控,對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有著重要意義。
(1)轉變傳統(tǒng)教育觀念,提高新媒體應用能力。面對新媒體文化的沖擊,高校輔導員不能固守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經(jīng)驗和模式,而要主動學習并掌握運用微信這一新媒體,遵循其客觀規(guī)律,用先進的文化引領微信領域。教育部高度重視微信的使用技能,明確提出“微信寫作”為高校輔導員的職業(yè)技能之一。要想讓微信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效運用,就必須讓教育者對微信的特點與功能充分了解,合理利用微信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平臺和新載體,搶占網(wǎng)絡思想教育陣地。
(2)關注學生學習生活,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內(nèi)容。高職院校學生一定程度上理論學習能力不強,但有較強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社會上發(fā)生的事件往往會成為他們?nèi)粘jP注的焦點。紛繁蕪雜的社會現(xiàn)象不是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夠完全解決的,但微信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內(nèi)容更貼近生活,豐富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不足?!拜o導員可以通過微信關注學生的所思所想,并將黨的路線方針和科學理論用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宣傳,寓教于樂。”[3]
(3)因勢利導,培養(yǎng)學生理性使用新媒體。面對微信等新媒體已融入學生生活的實際,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將新媒體素養(yǎng)教育即理性使用作為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提高學生認知判斷能力的同時,重點是引導他們合理健康地使用微信這一新興工具,充分發(fā)揮其優(yōu)點為自己的成長成才服務,切記不要沉迷于微信等新媒體,養(yǎng)成諸如“手機病”等不良習慣,浪費寶貴的學習時光。同時,輔導員還應引導學生在“虛擬世界”也要自覺遵守現(xiàn)實生活中的行為規(guī)范和道德操守,主動凈化朋友圈的微信環(huán)境,自覺和利用微信傳播反社會、反人民的不良現(xiàn)象作堅決的斗爭。
微信等新興媒體技術的出現(xiàn),是信息時代形勢發(fā)展的需要,思想教育工作者要用好這把“雙刃劍”,充分利用大學生思想活躍、樂于接受新鮮事物的優(yōu)勢,多途徑探索思想教育的途徑,只有始終走在信息時代潮流前沿, 才能真正使思想政治教育與時俱進,擁抱青春和活力。
參考文獻:
[1]史迎霞.自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工作媒介論析[J].中國電力教育, 2013(32).
[2]高 瑩.微信對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影響[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08).
[3]李華瓊.微信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芻議[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13).
(作者單位:常州建東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