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加德
古希臘神話中,塞浦路斯國王皮格馬利翁雕刻一座少女雕像時,投入了全部精力、融入了所有愛戀。最終,愛神被他打動了,賦予雕像以生命。有了愛,就有了蓬勃的生機,就有了躍動的靈魂,“皮格馬利翁效應”正是對教育真諦的生動詮釋。
結合自己從教26年的經(jīng)歷,我深切地感受到教育中只有傾注愛心,三尺講臺才會成為夢想起飛的平臺。只有敢于擔當責任,教育才有溫度。
記得那年高三開學一周后的一天,我班的向同學沒來上學,電話聯(lián)系不上他,也聯(lián)系不上他的父母。無奈,我與我班幾名學生到了校外他承租的房間內,見他床上留下三封信:一封是給他同學的,說自己外出闖世界了,麻煩他們把第二封信轉交他父母;第三封是寫給我的,說自己不想讀書了,感謝老師兩年來的教育和關照。我拿著信,心中有說不盡的滋味。出走的他,如果出了安全問題怎么辦?我深感責任重大,馬上想方設法與他所在鄉(xiāng)下村鎮(zhèn)領導聯(lián)系,然后才聯(lián)系到他的父母,同時,我也給學校作了如實匯報。
從鄉(xiāng)下趕來的向同學父母,心急如焚。向同學出走前,早已做好了準備,手機關機,QQ也不上。心痛的父母也無可奈何,無計可施,只能托人在縣城四周及周邊縣城尋找。失聯(lián)五天后,向同學的家長接到了孩子從省城打來的一個電話,說在省城治病要錢,要父母匯5萬元到一陌生銀行賬號上,當他父親在電話中詢問他具體所在地時,向同學的電話掛斷了。幾經(jīng)周折,失聯(lián)十多天后,向同學在父母帶領下回到了學校。原來,他因心情不好,上網(wǎng)玩QQ,被人騙去省城,在省城被人綁架了。十多天經(jīng)歷,向同學消瘦多了,也被騙子打怕了,一幅疲憊不堪的模樣。作為班主任,我一直盡力聯(lián)系他,每天都在焦急中度過。期間向同學的有些親屬發(fā)難于我,要我負責,說出的話令人心酸。我能理解他們的心情,但我委屈難訴,心中不舒服,十多天來,我壓力很大,一直備受煎熬。按學校紀律規(guī)定,學校建議家長把向同學帶回家去進行教育及心理疏導。學校的決定,我是應該服從的,但就在向同學父子從辦公室出來時,向同學輕聲對我說了一句:“老師,我想讀書?!辈⑶矣脩┣蟮难酃饩镁每粗摇M强释难凵?,我心中一陣酸楚。學生畢竟跟隨我兩年了,只有最后一年就高考了,但想到他的狀況及他的親屬們不中聽的話,我猶豫了,沒有立即答復他。之后向同學的父母也來求情,我該怎么辦? “按學校決定辦,別給自己添麻煩”,有些朋友及其他學生家長勸我。但向同學告別時“老師,我想讀書”的話,以及那期盼的眼神,久久縈繞在我的腦海里。留下他,肯定要付出一定心血和精力;不留他,我是解脫、自在了,但那樣會毀了他的學業(yè),誤了他的前程,甚至毀壞他的家。最終責任心讓我作出抉擇:我不能放棄他,必須挽救他。于是我與他家長又一起來到學校,為了挽救學生,給他一次機會,我與向同學家長、學校政教處老師一起坐下來研究,大家共同商定:先讓他留下來。再與學校心理輔導老師溝通,化解他心理上創(chuàng)傷。又要求向同學的家長進城陪讀,料理他的一些日常生活。向同學“闖社會”經(jīng)歷了苦難,吃盡了苦頭,心理負擔重,怕同學笑話,又擔心老師瞧不起。為消除這些顧慮,我告誡全班同學,誰都不能用異樣眼光看他,要求大家關心他,多與他溝通,多用真情去感化他。向同學復學后,我與學校心理輔導老師多次同他座談。我用親情、同學情、師生情、多角度多方位去化解他,感化他,用人生奮斗的理想目標激勵他,讓他看到希望的曙光。釋壓后,他同往日比,成熟了,長大了,學習態(tài)度大為好轉,自覺遵守校紀班規(guī),積極參與班級活動,給班級帶來了正能量。在他影響下,原來幾個與他關系較好又不太愛學習,總是上課玩手機游戲、升學無望的幾個“頑童”,也相應地發(fā)生了轉變,變得愛學習、守紀律了,從而推動了我班班風、學風的全面提升。高考時這些“頑童”還獲得了本科院校的錄取通知書。
陶行知先生曾經(jīng)告誡,“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里有愛迪生。”一個冷漠的眼神、一句刻薄的話語、一次不公平的對待,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正如一些教育界人士所說:“許多教師不缺知識、不缺方法,缺的是愛心,缺的是責任心。”
“能走多遠,關鍵看你有多愛;愛的光亮能照多遠,關鍵看你責任心有多少?!币幻美蠋?,就要對學生仁愛寬容,就要敢于擔當。
(作者單位:湖南省永順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