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入學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領導者,是班級的靈魂?!耙粋€任課教師不合格,影響的是一門學科;而一個班主任不合格,影響的卻是整個班級所有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做一名優(yōu)秀的班主任是每位年輕班主任的共同夢想,那么,如何做好一名班主任就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筆者認為在班級管理中巧妙運用辯證法是提高工作成效的有效途徑。
一、運用辯證法,處理好嚴與愛的關系
馬卡連柯說:“如果沒有嚴格的要求,那就不可能有教育?!蹦贻p班主任需要時刻牢記“無規(guī)矩無以成方圓”這一道理,“嚴”是鑄造良好班集體的必要條件,只有嚴格的管理學生,才能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但是,“嚴”要有度,不能把“嚴”變?yōu)轶w罰和變相體罰。年輕班主任應注意一定的尺度,要制定嚴明的規(guī)章制度,讓犯了錯誤的學生有章可循。
嚴與愛是對立統(tǒng)一的,我們在“嚴”的同時,還必須要有“愛”。年輕班主任要充分認識到,教育是播撒愛的種子,人只有在感情的不斷交流中才能引起感情的共鳴,達到心靈的溝通。但愛絕不是溺愛,不是姑息遷就,愛要注意方法和要求。
二、運用辯證法,處理好放與抓的關系
魏書生認為:“教是為了不教,管是為了不管。”這是管理的一種境界,關鍵是要處理好“放”與“抓”的辯證統(tǒng)一的矛盾體。年輕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放手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教師在一旁進行引導,協(xié)調(diào),糾正。只有掌握了“放”的尺度,才能有利于班級建設和發(fā)展,有利于學生個性的完善與能力的提高。
但是,在班級管理中,“放”是要有條件的,放而不抓,完全讓學生“自主”管理,工作就會亂套,放中要有“抓”的辯證思想。對于班級管理的大方向,比如班級制度的建立,班風的建設等,這些需要班主任常抓不懈。班主任要讓學生知道什么事情應該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從而養(yǎng)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年輕班主任只有做到“放”、“抓”自如,才能做一名優(yōu)秀的班主任。
三、運用辯證法,處理好熱與冷的關系
班級管理中的“熱”與“冷”需要我們辯證地看待。年輕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在與學生個人相處時不妨放輕松點,與學生尋找共同語言,消除師生之間的距離。另外,班主任有時不妨充當一下家長的角色,問問他們最近的生活情況,以此來聯(lián)絡跟學生之間的感情。
但是,年輕班主任們也不應忘記“距離產(chǎn)生美”。教師和學生是兩種不同的社會角色,一名優(yōu)秀的班主任既要對學生體貼入微,更要嚴格要求,二者缺一不可。保持一定的距離,不僅能擴大自己的視野,更能便于教師指導、矯正學生。
四、運用辯證法,處理好多與少的關系
作為一名年輕班主任需要正確看待“多”與“少”之間的關系。長期的教育實踐證明了這樣一個事實,教師的“言傳身教”對學生良好習慣與高尚品德的培養(yǎng)能起到潛移默化的積極作用。但是,如果在學生的教育中班主任總是“苦口婆心”的說教,時間一長學生就會感到厭煩,甚至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因此,在班級穩(wěn)定后年輕班主任應更多地給予“身教”,因為這種教育力量遠比任何說教的力量都要來的大。
莎士比亞曾經(jīng)說過:“贊美是照在人心靈上的陽光,沒有陽光,我們就不能生長”。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類本質(zhì)中最大的需求是渴望肯定。因此,在班級管理中年輕班主任應更多地給予學生表揚,特別是當學生犯錯誤后,班主任不要一味地批評和處罰他們,有時言之有理的“和風細雨”或是旁敲側(cè)擊、引經(jīng)據(jù)典更能讓學生認識到錯誤,更能讓學生所接受。
五、運用辯證法,處理好大與小的關系
處理好大與小的關系,就是要處理好集體和個人之間的關系。班集體是學生重要的成長環(huán)境,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它需要班主任們花費很多的心血。班級管理“紛繁復雜”,什么事都要靠班主任肯定不是明智之舉。因此,在班級管理中年輕班主任要從宏觀的層面上掌握“大”局,把每位學生的個人目標同集體目標結(jié)合起來,引導全班同學沿著正確的、科學的、合理的軌道不斷前進。
美國著名成功學教育家卡耐基曾經(jīng)說過,“一個人的成功,往往是從小事做起,注重細節(jié)的人更容易成功”。年輕班主任在把握好“大”方向后,還必須要處理好“小”的方面,從細微之處入手。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善于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發(fā)現(xiàn)并充分挖掘“小事”中所蘊含著的教育資源,并以此為契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
總之,將辯證法運用到日常的班級管理中是一種教育智慧,年輕班主任應巧妙運用,這樣才能運籌帷幄,才能使班級事務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