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榜文
新課程改革以來,筆者發(fā)現(xiàn)化學教學與以前相比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材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
新的化學教材無論是知識體系的編排,還是作業(yè)的布置,以及實驗內容的增加,學與問的設置,科學探究的引入,完全打破了舊教材的只關注基礎化學知識的設定框架,加入了許多與日常生活以及某些簡單的化工生產(chǎn)相關的內容,增大了知識的閱讀量,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注重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允許甚至鼓勵他們進行適當?shù)挠懻摵吞接?。因此對我們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們教師的知識面更加寬廣。教給學生一碗水,那么自己必須要有一桶水。新教材增加了許多精美的圖片,增加了科學視野、科學史話,涉及到了許多化學家、化學史的相關知識?;ち鞒桃郧爸皇浅霈F(xiàn)在考試的實驗題中,現(xiàn)在則作為小字部分出現(xiàn)在頁腳或者資料卡片中。如果我們教師被問及這些相關方面的知識時瞠目結舌,一片茫然,估計會打擊學生對化學這門學科的學習興趣的。反之,如果教師可以侃侃而談,甚至還可以說幾個相關的歷史或者軼事,那么在學生的心目中可以迅速獲得加分,讓學生更喜歡教師,進而喜歡化學這門學科也不是不可能。
二、教師的教學方式有較大的變化。
部分教師對舊教材是相當熟悉乃至倒背如流的,他們也許不喜歡新教材知識的編排體系,或者不熟悉新教材中新增加的某些關于物質結構的以前在大學學習的知識,抱著舊習慣,沿用老辦法,固步自封,不愿意改變,所以心態(tài)沒有轉變過來,教學方式就一點都不改變。試想,當你已經(jīng)習慣于一次性把某個知識點由淺入深的講解完的時候,新教材卻要求按會考要求,不許講那么復雜,只講一點點基礎,結果,當你講到此處的時候,習慣使然,某些更進一步的知識就在喉嚨邊上,不吐不快但是不能吐的時候,那是多么的不適應。
其實整個社會每時每刻都在發(fā)生變化,我們教師也應該與時俱進。以前的粉筆黑板加教鞭的模式會逐步被新的多媒體教學所淘汰。以前的”滿堂灌“,教師講,學生聽,再不停的重復、機械記憶會被合作學習,自主學習,探究學習所替代。探究法、情境教學法、愉快教學法等等新的教學方法層出不窮。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忽略學生作為主體的感受,我們傳授給學生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應該與學生進行情感的交流與溝通。師生形成互動,共同學習,共同提高。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的學校都引入了多媒體,如果還是不能接受新生事物,沒能學會用多媒體教學,不能采取生動、活潑、有趣的教學方式,學生上課聽得沒精打采,估計教學效果也好不了多少?,F(xiàn)在許多的年輕教師教學語言幽默活潑,教學方式靈活多變,兼之又能與學生打成一片,所以很受學生歡迎,當然學生就由喜歡該科老師而喜歡該門學科,自然效果就好。
三、學生的情況有很大的變化。
以前的學生聽話,勤奮,能吃苦耐勞,信息來源閉塞,缺乏主見,比較隨大流,少有菱角。而現(xiàn)在的學生見多識廣,他們可以通過網(wǎng)絡、電視、手機等獲得海量的信息,知識量不比我們教師少,接受信息可能比我們更快。再加上現(xiàn)在基本每一個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導致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十分稀罕,乃至溺愛。在家里是小霸王、小祖宗,好吃懶做,任性妄為,相當有主見。結果在學校就不大聽從教師的教育,加之現(xiàn)在條件好,外界誘惑多,學生自然就一心多用,不如原來那么努力,所以學習效果就不如以前。對于現(xiàn)在的學生,很多教師都很頭疼,打也不敢打,罵也不能罵,如果不招呼學生,聽之任之,紀律無法保證,稍微對學生要求嚴格一點,有些心理脆弱的學生就無法忍受,甚至可能做出一些出格的舉動。稍有情況發(fā)生,一大堆學生的家長或者就來校園里鬧事,或者就在網(wǎng)上發(fā)帖,或者就打教育部門的電話,讓學?;蛘呓處煴粍赢惓?,這類事件在現(xiàn)實里數(shù)見不鮮。
那么,該如何處理這種情況呢?首先,我們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多與家長進行交流、溝通,取得家長的支持和理解。無論發(fā)生任何事情,先要告知家長。對待別人的孩子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尤其要注意那些離異家庭或者單親家庭的學生。這一類學生心理往往比較脆弱,因自卑而自傲,不愛說話,把自己的心封閉起來,稍有不適就走極端。如果能真正走進他的心里,這些學生將會對你敞開全部的心扉。對于那些家庭經(jīng)濟條件較好的學生,則要多鼓勵他們獨立自主,多與同學交流,多參與班集體的活動。
其次,與學生平等對話、交流。不站在一定的高度,居高臨下,讓學生望而生畏。當學生出了問題、犯錯的時候,他們希望得到的是理解,他們渴望的是平等,不因成績的好壞,家庭條件的差異而有所不同。先給他們陳訴理由的機會,然后再根據(jù)具體的情況給出不同的懲戒。只要公平公正的對待每一個學生,家長應該就不可能有怨言。
四、對化學實驗的要求有較大變化。
作為一門實驗學科,化學的基礎就是實驗。以前受條件限制,很多學校干脆就沒開展過實驗教學,練演示實驗都成問題,更不要說學生實驗。結果教出了許多的高分低能的學生。理論上說得頭頭是道,實際動手就不行了。所以新教材加大了對實驗的要求。必修一第一張第一節(jié)課就是實驗,要求學生能夠獨立進行常規(guī)的實驗操作。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五、更接近生活實際。
以前的化學教學脫離了生活實際,學生學來基本沒多大用處,現(xiàn)在加入了許多的生活常識,讓化學溶于生活,生活中處處皆有化學,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加碘食鹽的性質,比如干冰的人工降雨,比如酒精的殺菌消毒,比如鈉鹽的焰色反應等等,相比于數(shù)學的空洞,物理的呆板,化學實在是有趣多了。
【參考文獻】
[1]劉星. 培養(yǎng)健全、獨立、發(fā)展的人——新課程改革的終極目標[J]. 池州師專學報. 2005(04)
[2]劉明.中學化學分層遞進教學模式初探,化學教學,1999,
[3]石酈,朱汝葵.化學教學大綱修行本(試行本)與原大綱的比較研究[J].南寧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