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新刊
【摘要】教學是一種交流性的活動,以培養(yǎng)學生交際能力的英語教學更是如此。英語課質(zhì)量和效率的提高應以順暢的師生交流為基礎(chǔ)。因為老師既要傳授語言文化知識,又要設法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這都需要通過面對面的人際交流來實現(xiàn)。老師除了把注意力集中在教材編寫、教學法探討、個體差異的研究等方面,還應重視分析課堂交流過程,把握全貌,認識交流過程中易出現(xiàn)的問題,從而在教學實踐中做到防患于未然,使師生交流達到最佳水平,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
【關(guān)鍵詞】師生交流 雙語授課 跨文化 障礙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3-0090-01
一、英語課堂中師生交流的特點
1.交流種類、方式、媒介、語言形式呈現(xiàn)出交互性
在英語課堂中,師生的語言交流大致分為兩種:對話和演說。對話是老師與學生之間雙向性的交談,老師與學生一對一地討論問題就屬于對話交流;演說是老師面對學生以獨白形式傳遞信息,具有單向性。在課堂教學中老師不是使用單一的方法,而是多種方法并用。如:有時提問一個學生(對話),有時對全體學生講解(演說),有時與一組正在討論的學生交談,有時向全班發(fā)出教學指令,有時口說,有時板書,有時說英語,有時說中文。
2.雙語授課
英語課原則上要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以創(chuàng)造英語氛圍,強化英語思維。英語在課堂信息交流中起著重要的媒介作用。同時它也是學生要掌握的對象,應盡可能用英語向?qū)W生發(fā)出教學指令,說明練習要求、教學課文等。但初中生的語言知識、技能十分有限,完全用英語講授語言知識會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難,因此,老師講課時盡可能用英語,英語實在講不清的地方用中文。
3.跨文化性
英語代表外國文化,老師在授課時不自覺地按照英語文化的規(guī)則行事,而中國學生則早已習慣中國文化,不僅如此,老師是中國文化的一員,但教的、講的卻代表英國等西方文化,因此,英語課是具有一定的跨文化性的。
二、師生交流中存在的障礙
1.交流時思維混亂,表現(xiàn)為語無倫次,前言不搭后語
分心是造成這個障礙的主要原因,而造成分心的原因有主觀和客觀兩種??陀^原因如課堂有人小聲講話,遲到學生的干擾等,這些都會使老師和學生分心;主觀原因如老師的批評、表揚、心不在焉等。
2.雙語講解的障礙
老師在上課過程中要處理好教學對象的語言水平和雙語講解的比例問題,在中文講解比英語講解更適宜的時候,就應用中文講解。如在講詞匯時,為了使學生深入地掌握詞義、用法及其文化內(nèi)涵,適當?shù)闹形氖潜匾?。英語教育心理學認為,人們掌握的英語詞匯完全不與本族語聯(lián)系是不可能的,而且并非任何性質(zhì)的英語課都非要用英語上課,用本族語解釋是可以的。如果為了創(chuàng)造英語教學的課堂氛圍,置學生的語言水平于不顧,一味地用英語授課,結(jié)果適得其反,使學生產(chǎn)生畏難情緒。
3.學生在接受、解釋、記憶和記錄信息時帶有主觀選擇性
這種主觀選擇性是信息準確傳遞的障礙。學生在課堂上對老師講的同一內(nèi)容做的筆記各不相同便可以證明這一點。年輕的老師常抱怨在課堂上講過的東西還是犯錯,而有經(jīng)驗的老師對重要的地方總要反復強調(diào)幾遍。
4.交流者的心理受到傷害會阻礙交流的順利進行
在課堂上出現(xiàn)學生未能及時回答老師的提問、對提問不能做出正確的回答或者不遵守教學指令時,面對這些情況缺乏耐心的老師會做出消極的舉動,說一些使學生產(chǎn)生自卑感的話,不敢、不愿同老師交談。有時一些學生甚至會因為老師欠妥的批評與老師發(fā)生沖突。
5.忽視信息反饋會阻礙交流的順利進行
當老師忽略了學生的反饋信息時,不管學生是否聽懂一直講下去,課堂的效果可想而知。在中國文化里,“面子”意識強烈,老師在講臺上講課,學生即使不懂也不敢說,怕一說出來丟自己的面子,這種心理也妨礙了師生在課堂上的交流。有經(jīng)驗的老師常常根據(jù)學生的目光,頭部動作、如點頭、搖頭、眉心舒展和緊皺等來判斷學生是否理解。
6.學生個體差異也會給交流帶來障礙
老師的交流對象在大多時候是全體學生。由于學生個人的理解力、情緒、注意力等不同,總有部分人在別人都理解的情況下還不能理解。老師一是重新講解,二是忽略這個差異繼續(xù)講新內(nèi)容。多數(shù)老師不得不采用第二種選擇。因為多數(shù)人已經(jīng)理解,時間有限,這種無法消除的個體差異客觀上也是師生交流的一種障礙。
雖然,有些因素是無法控制的,如學生的個體差異、對老師的偏見等,但是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來間接地排除障礙,比如主動接近、關(guān)心抱有偏見的同學,消除誤解,對課堂上沒有聽懂的同學下課后多問一下,看他們是否聽懂。這些障礙因素并非能一下就減少或消除。語言、心理方面的障礙因素需要長期的努力方能見效。英語老師在這方面應做到堅持不懈。老師在上課過程中,不僅要注意傳授知識,而且應注意用語言調(diào)節(jié)人際關(guān)系——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如果多一點鼓勵,多一個會心的微笑、多一個由衷的贊賞,就可以消除不少障礙。